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字季高,湖南湘陰人,號湘上農人,清朝大臣,著名湘軍將領。一生經歷了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鎮壓陝甘回變和收復新疆等重要歷史事件。左宗棠少時屢試不第,轉而留意農事,遍讀群書,鑽研輿地、兵法。後竟因此成為清朝後期著名大臣,官至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封二等恪靖侯。
生平
宗棠生於清仁宗嘉慶十七年(1812年),早年就讀於長沙岳麓書院,清宣宗道光十二年(1832年)成為舉人。
后入兩江總督陶澍幕府,並與陶結為親家。1851年起先後入湖南巡撫張亮基、駱秉章幕府,為平定太平軍籌劃。清文宗咸豐六年(1856年),升任兵部郎中。
清穆宗同治元年(1862年)由曾國藩舉薦由太常卿升任浙江巡撫,並組成中法混合軍和擴充中英混合軍與太平軍作戰,克金華、紹興等地,升任閩浙總督。
1864年克杭州,並受封一等恪靖伯。之後致力於剿滅東南太平軍殘部。
1866年在福州馬尾辦船廠,也就是後來的福建船政局,並創辦求是堂藝局,培養海軍人才。同年,改任陝甘總督,其間創辦蘭州製造局。后創辦甘肅織呢總局。此為中國第一個機器紡織廠,然而該廠從未盈利。
1867年2月授欽差大臣督辦陝甘軍務,定「先捻后回」方略,次年參與平定捻軍。
1873年12月14日授協辦大學士,次年9月18日授東閣大學士。
清德宗光緒元年1875年5月奉命以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
1876年定「緩進急戰」方略,指揮劉錦棠、金順諸軍討伐阿古柏、白彥虎,次年收復除伊犁地區外的新疆全部領土,併為新疆建省開發等預作規劃。
1878年3月由一等恪靖伯,晉二等恪靖侯。
1881年2月入京任軍機大臣,10月改任兩江總督。
1884年6月入京任軍機大臣,9月以欽差大臣督辦閩海軍務。次年9月病故於福州,諡文襄。后歸葬于長沙石門鄉相竹村。有《左文襄公全集》行世。
收復新疆始末
主條目:清軍收復新疆之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示意图
清軍收復新疆之戰示意圖
1864年,正值太平天國運動和同治陝甘回變波及新疆,新疆各地豪強趁機而起,出現了割據紛爭,各自為王的混亂局面。
喀什噶爾由伊斯蘭教白山派首領馬木提艾來木佔據稱王。不久,柯爾克孜族部落頭目司迪克,聯絡回族封建主金相印,混亂中奪取了喀什噶爾,並稱王,逐馬木提艾來木。
馬木提艾來木致書中亞的浩罕汗國,欲借助外部勢力驅逐司迪克。司迪克也派出金相印親自到浩罕進行聯繫,想把流亡浩罕的黑山派和卓後裔請回喀什噶爾,對抗馬木提艾來木。由此引來阿古柏,其于1867年建立「洪福汗國」盤踞新疆。
同治十一年(1872年)七月,清廷尚在爭論討伐阿古柏之事,左宗棠認為「既事關君國,兼涉中外,不能將就了局,且索性干去而已」,率師進駐蘭州,準備收復新疆。
左宗棠深思後,採用「緩進速決」的戰略,要打算展開積極而迅速的戰鬥。
「緩進」,就是積極治軍。左宗棠用一年半的時間籌措軍餉,積草屯糧,整頓軍隊,減少冗員,增強軍隊戰鬥力。即使是自己的主力湘軍,也剔除空額,汰弱留強。他還規定,凡是不願出關西征的,一律給資,遣送回籍,不加勉強。
「速決」,就是考慮國庫空虛,為了緊縮軍費開支,大軍一旦出發,必須速戰速決,力爭在一年半左右獲取全勝儘早收兵。因此,在申報軍費預算時,左宗棠親自做了調查和精微的計算,他從一個軍人,一匹軍馬,每日所需的糧食草料入手,推算出全軍八萬人馬一年半時間所需的用度。然後,再以一百斤糧運輸一百里為 —甲—位,估算出全程的運費和消耗。甚至連用毛驢,駱駝馱運,還是用車輛運輸,哪種辦法節省開支也做了比較。經過周密計劃,估算出全部軍費開支共需白銀八百萬兩。為防止意外開支,留有餘地,宗棠向朝廷申報一千萬兩。
當時主管財政的大臣沈葆禎,一見西征軍費的預算報告,金額甚鉅,欲攤派給各省,從地方財政收入里抽調,可是這樣一來則不易一時湊齊,有貽誤戰機之虞。軍機大臣文祥過問,宗棠親自去找皇帝和攝政的西太后陳述利害關係。皇帝御批道:「宗棠乃社稷大臣,此次西征以國事而自任,只要邊地安寧,朝廷何惜千萬金,可從國庫撥款五百萬,並敕令允其自借外國債五百萬。」
左宗棠同時在蘭州建立「蘭州製造局」(亦稱「甘肅製造局」),為西征軍修造槍炮。為了對付阿古柏軍的洋槍洋炮,並由廣州、浙江調來專家和熟練工人,在蘭州造出大量武器,還仿造了德國的螺絲炮和後膛七響槍,改造了中國的劈山炮和廣東無殼抬槍。
新疆收復后,上海「泰來洋行」的德國技師福克曾在哈密與左宗棠會面,觀看了部隊的演練,見湘軍紀律嚴明,操練得法,軍火槍炮也不落後,於是說:「清軍若與俄國交戰于伊犁,必獲全勝。」左宗棠同時又建「甘肅織呢總局」(亦稱「蘭州機器織呢局」),這是中國第一個機器紡織廠。
光緒元年(1875年),朝廷上爭議出兵收復新疆,引起「海防」與「塞防」之爭。李鴻章等人力主海防,以日本為主要假想敵,主張放棄塞防,將「停撤之餉,即勻作海防之餉」。左宗棠則是塞防派,並力表異議,指出西北「自撤藩籬,則我退寸而寇進尺」,尤其招致英、俄滲透。
李鴻章等認為:自從乾隆年間平定新疆一百多年以來,每年都要花費數百萬兩餉銀,這是一個填不滿的無底洞,現在又要竭盡天下的財力去贍養大軍西征,還不如依從英國人提出的條件,允許阿古柏政權獨立,只要他答應稱臣入貢就是了。
左宗棠力駁李鴻章,他認為:如果丟失新疆,則這塊土地不是被西方的英國勢力,就是被北方的沙俄鯨吞,中國隨即失去西北邊防的關卡要塞和重鎮,使西北邊防無以屏障,到時中國邊防的兵力不但不能削減,反而會大大增加。從全局來看,不戰而丟新疆的後果,對內必將嚴重有損國威,喪失民心;對外也必將助長列強的侵略氣焰,不利於海防。以李鴻章的主張乃是誤國,絕不可行。
當時的軍機大臣文祥為左宗棠所說服,全力支持之:「老臣以為宗棠之言深謀遠慮,上承先皇高宗之遺志,下惠子孫萬代,請陛下決策。」於是光緒皇帝和攝政的西太后下詔授左宗棠為欽差大臣,全權節制三軍,以將軍金順為副帥,擇機出塞平叛新疆。
左宗棠收復新疆的戰略是先安定新疆回部,「欲收伊犁,必先克烏魯木齊」。如果烏魯木齊城克服,「我威維揚」,再大興屯田以保證長期後勤供應,安撫新疆各部族耕牧如常。如此,「即不遽索伊犁,而已穩然不可犯矣。烏城形勢既固,然後明示以伊犁我之疆索,尺寸不可讓人」。
在戰術上,左宗棠分析:「俄雖國大兵強,難與角力,然苟相安無事,固以度外置之。至理喻勢禁皆窮,自有不得已而用兵之日,如果整齊隊伍,嚴明紀律,精求槍炮,統以能將,豈必不能轉弱為強,至此勞師襲遠之寇乎?」因此,「不在先索伊犁,而在急取烏魯木齊。」左宗棠事先命西征軍前鋒部隊統帥張曜,駐軍哈密興修水利、屯田積穀。1876年一年就收穫糧食五千一百六十余石,基本上可以解決該部半年軍糧所需。
為運輸軍糧,左宗棠又建立了三條路線:一是從甘肅河西採購軍糧,出嘉峪關,過玉門,運至新疆的哈密,二是由包頭、歸化經蒙古草原運至新疆巴里坤或古城(今奇台),三是從寧夏經蒙古草原運至巴里坤。
到1876年4月出兵時,左宗棠指揮的西征軍有劉錦棠所部湘軍25個營,張曜所部14個營和徐占彪所部蜀軍5個營,包括原在新疆各個據點的清軍,共有馬、步、炮軍一百五十余營,兵力總數近八萬人。但真正開往前線作戰的只有五十余營,二萬多人。
因行軍其間要經過著名的莫賀延磧大沙漠,流沙數百里。糧草可以馬馱車載,長途運輸,「惟水泉缺乏,雖多方疏浚,不能供千人百騎一日之需,非分期續進不可」。大部隊行軍遇到的最大問題,是人畜飲水難以解決,所以只有分批分期地行進。左宗棠坐鎮肅州,命劉錦棠、金順分兵兩路,先後率師出關。他把大軍分作千人一隊,隔日進發一隊,劉錦棠走北路,金順走南路,到哈密會齊。劉錦棠率領西征軍主力自肅州入新,至哈密行程約1700里,很順利地進入哈密。部隊各營到達哈密后,把從肅州等地陸續運往哈密的軍糧再輾轉搬運,翻過東天山九曲險道,分運至巴里坤和古城(今奇台)。很快,劉錦棠的前鋒部隊,已佔據了距離烏魯木齊只有不足三百里的濟木薩(今吉木薩爾縣)。
5月,兩路會合。9月,首先攻下烏魯木齊。阿古柏軍二號首領白彥虎逃到托克遜。又攻克瑪納斯城,從而北路蕩平。接着集結兵力轉攻南路。第二年3月,又先後收復達板城和托克遜城。阿古柏逃往焉耆,留下他的小兒子駐守庫爾勒為其墊后。不久,左宗棠軍又收復吐魯番,阿古柏一看通往南路的門戶打開,自知大勢已去,乃服毒自殺(一說被毒殺)。阿古柏的長子胡里為爭權奪位殺死其弟,率領殘部逃往喀什。白彥虎率領余眾逃竄到開都河一帶。
這時,李鴻章等海防派,又運作朝廷,發出敕令:「廷臣聚議,西征耗費巨款,今烏城、吐魯番既得,可以休兵。」左宗棠看罷大不以為然,於是又上疏抗旨,據理力爭。攝政的西太后看罷他的奏章,被說服,於是才繼續新疆收復戰。
此時,沙俄又和土爾其發生戰爭,金順建議乘虛襲取被沙俄霸佔的伊犁。左宗棠認為師出無名,反遭其謗,留下不打。同年八月,大軍從正道向西挺進,先收復南疆東四城:焉耆、庫車、阿克蘇、烏什;接着收復西四城:喀什、英吉沙、葉爾羌與和田。阿古柏的長子胡里與白彥虎逃往俄國。至此,這場由英、俄兩國支持的阿古柏之亂乃告平息。見此情景,住在山中的布魯特(今柯爾克孜族)十四個部落,也爭相內附。
僅一年多時間,左宗棠就指揮西征軍,攻克了被外寇侵佔的南疆八城,收復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領土。事畢,左宗棠上表申奏朝廷,光緒帝和攝政的西太后嘉其功,詔封二等侯爵。新疆各地也于大小村鎮建立左公祠,燒香禮拜。
新疆正式建省
左宗棠于光緒四年(1880年)正月上書朝廷,力陳在新疆開設行省的主張。並建議朝廷派員與俄國會談歸還伊犁,引渡胡里、白彥虎等事宜。朝廷採納了他的意見,派遣崇厚為全權大臣出使俄國進行談判。
1871年,沙皇俄國乘阿古柏侵佔新疆之機,派兵侵佔了伊犁,宣布「伊犁永遠歸俄國管轄」,但沙俄當時實力並不強大,已在爭奪克里米亞的俄土戰爭中大敗,其駐華公使不得不在照會清朝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時說些外交辭令,稱佔領伊犁是為了「安定邊疆秩序」,「只因回亂未靖,代為收復,權宜派兵駐守,俟關內外肅清,烏魯木齊、瑪納斯各城克服之後,當即交還」。但不料清軍果真收復了烏魯木齊、瑪納斯等城,被落了口實。左宗棠利用這個口實,強調俄方有歸還許諾在先,所以要先通過外交途徑和平解決伊犁問題。
沙俄表示,在獲得中國在通商、割地、賠款和再次調整天山以北邊界等方面做出讓步后,才能交還伊犁。沙俄一邊談判,一邊白彥虎和伯克胡里不斷武裝侵擾中國邊境。沙俄稱,如不滿足要求,「就宣布條約被撕毀,不交還伊犁」。而後,崇厚在沙俄提出的「通商、劃界、賠款」三項要求的條約上籤字。
左宗棠向朝廷奏明:「此次與俄人談判,沙皇包藏禍心,我今索還失地,方要我賠償軍費,趁我多事之秋,欺我少爭戰之志,多求合之意,妄圖訛詐。伊犁乃我國之領:亡,俄軍乘虛入侵,蹂躪我邊民,掠取我財物。我今索還土地,俄方竟然要我賠償軍費,如此強盜行徑,乃國際公理所不容也,此其一。俄方以劃定兩國邊界為名,行掠奪土地之實,雙方並未陳戰,一彈未發,我朝公然割地與人,此乃外交所不許也,此其二。俄方之所謂通商,其商人志在謀利,其政府意在廣設領事,深入我腹地,坐探虛實,此種通商,為我所不取也,此其三。臣以為如今之計,當先禮而後兵。我朝可更換使臣,與俄方重開談判。如沙皇一意孤行,應訴諸于武力。臣雖不才,願當此任。」 攝政的西太后被說服,於是治崇厚罪,派曾紀澤出使俄國,重議條約。
左宗棠稱:「壯士長歌,不復以出塞為苦也,老懷益壯。」自願請行率軍屯哈密,為曾紀澤做後盾。然後,兵分三路向伊犁方向挺進。命金順部出精河為西路;命張曜部駐特克斯河畔為中路:命劉錦棠部出布魯特遊牧地為西路;左宗棠坐鎮哈密親領後路聲援,號稱王師四萬,對中俄談判的中方代表是一個巨大的支持力量。同時,左宗棠將其棺材從肅州運到哈密,借以表示收復伊犁血戰到底的決心。
這一舉動,令沙俄聞訊火速增兵堅守伊犁,並派出艦隊游弋在海上,中國沿海省市天津、奉天(今遼寧)、山東先後警報,都處於戒備狀態。左宗棠在哈密生活了四個月,為了減輕內地長途調運軍糧的困難,改善天山運道,修築盤曲山路;籌集糧秣,發動軍民屯田墾荒,興修水利,增糧積穀。並在哈密大本營加緊訓練,提高部隊戰鬥力。
當時沙俄剛剛結束俄土戰爭,大傷元氣,在談判桌上終於讓步。1881年2月24日,曾紀澤與俄方代表訂立了《中俄伊犁條約》和《陸路通商章程》。沙俄歸還伊犁,但卻割去了伊犁霍爾果斯河以西、伊犁河以北的大片領土,中國賠償俄國兵費九百萬盧布(折合白銀五百余萬兩);俄商在中國新疆各城貿易,暫不納稅,對於伊犁居民,規定「願仍居原處為中國民,或願遷居俄國入俄籍者,均聽所便」。
雖然這一條約被中國認為是不平等條約,但曾紀澤確實也盡了最大的努力,中國收回了伊犁九城及特克斯一帶地方。左宗棠對這一條約表示滿意,說「中俄和議,伊犁全還,界務無損。領事只設嘉峪關、吐魯番兩處,此外均作罷論,則商務亦尚相安。吉林俄船撤還,松花江不許俄船來往」,而對曾紀澤也讚揚道:「劼剛此行,于時局大有裨益,中外傾心,差強人意也」。
1882年,左宗棠再次向清朝政府奏請新疆建省,提出乘新疆收復伊始和西征大軍未撤之威,不失時機地建省設縣。這樣順應民心,有利於百廢待舉,恢復元氣,實行切實有效的管理。左宗棠懇切陳詞說服了清朝政府,同意着手在新疆建省。時任新疆巡撫的劉錦棠,制訂了建省的具體方案。省會設於迪化(今烏魯木齊市),下設鎮迪道、阿克蘇道以下設府、廳、州、縣。伊犁仍設將軍府,但不再統帥全疆的軍政事務,政治中心移至迪化。1884年11月16日,戶部奏請添設新疆巡撫、布政使各一人,除劉錦棠任巡撫外,又調甘肅布政使任新疆布政使。從此,新疆省正式建立。
中法戰爭
左宗棠因湘、淮派系之爭,以及對陸防海防政策之歧見,與李鴻章素來不睦,甚至勢同水火。在是否收復新疆的問題上,兩人意見就完全相反。1884年6月,左宗棠入京任軍機大臣。時值中法戰爭,孤拔于8月全殲駐紮福建馬尾的南洋水師,戰局對中國不利。9月,左宗棠奉旨以欽差大臣身份督辦閩海軍務,挽救戰局。
1885年正月,屬於左宗棠的湘軍系統的黑旗軍[1]和恪靖定邊軍在「鎮南關之戰」中取得了陸地戰場上的決定性勝利,法國茹費理內閣垮台之後,李鴻章卻罕見地在世界外交史上搞出一個特例,以簽訂了一個有利於法國的中法天津條約結局。中法天津條約的主要內容就是確認了1884年戰局對中國不利時,法國和越南簽訂的條約,其中否定了中國對越南的宗主權,改由法國全權管理越南。
左宗棠對李鴻章這種在1885年戰局大逆轉的情況下,卻要去簽一個對1884年才成立的條約的自傷行為完全不能理解,對當時主和的李鴻章作出以下批評:「對中國而言,十個法國將軍,也比不上一個李鴻章壞事」;「李鴻章誤盡蒼生,將落個千古罵名」。李鴻章惱怒之余,決定拿左宗棠的下屬開刀,指使親信潘鼎新、劉銘傳等陷害攻擊「恪靖定邊軍」首領王德榜[2]、台灣兵備道劉璈,使他們失去兵權。左宗棠上書為屬下鳴冤叫屈,但因為一個月后就於7月27日(陽曆9月5日)在福州病故,從此,左宗棠系的湘軍人馬不振,以至於李鴻章的淮軍自此在清廷的派系鬥爭中壓倒湘軍,控制了軍事大權,一直到北洋軍,都是清廷的主要軍事力量。
評價
正面評價:認為左宗棠之功遠高其過,胡林翼曾極力稱讚說左氏橫覽九州,才智超群,必成大器。在1870年代、1880年代力排李鴻章等海防派重臣之議,抬棺西行,收復新疆。左氏是湘軍骨幹,漢之民族英雄,亦為清廷認為是國家棟樑,諡號「文襄」,取其襄贊國家之舉。
負面評價:曾經在鎮壓回漢互相屠殺的同治陝甘回變時,帶領湘軍對回民進行報復性屠殺,回民頗苦之。故左宗棠在回族人中評價極差,稱之「左屠夫」。
趣聞
左公柳
左宗棠兩次率部西征,一路進軍,一路修橋築路,沿途種植榆楊柳樹。不出幾年工夫,從蘭州到肅州,從河西到哈密,從吐魯番到烏魯木齊,凡湘軍所到之處所植道柳,除戈壁外,皆連綿不斷,枝拂雲霄,這就是被後人所稱的「左公柳」。清代詩人肖雄有一首名詩,專為詠頊「左公柳」而作:
十尺齊松萬里山,
連雲攢簇亂峰間。
應同笛里迎亭柳,
齊唱春風度玉關。
左宗棠的同鄉及暮僚楊昌浚,應邀西行,見道旁柳樹成林,也有七絕一首:
大將籌邊來肯還,
湖湘于弟遍天山。
新栽楊柳三千里,
引得春風度玉關。
2008年7月22日 星期二
湘軍
曾國藩是湖南湘鄉人,生於西元一八一一年(嘉慶十六年),比洪秀全大三歲,他一生最大的事業是率領湘軍平定太平天國之亂。他曾寫下:「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名句,後人傳誦不絕。
西元一八五三年一月,太平軍進攻湖北,聲勢浩大,清廷命曾國藩幫助湖南巡撫辦理全省的民兵團練。但他因母親去逝正在家守喪,他的好友對他曉以大義,他才決定到長沙就任。
曾國藩的湘軍和清廷的正規部隊不同的地方是湘軍主要是由鄉勇、團勇所組成。其實就是將地方武力正規化。曾國藩對練兵、帶兵本來是十足的外行,但憑著一股熱忱與決心,居然把團練辦得井井有條。
一八五四年二月,曾國藩發表「討粵匪檄」,說明湘軍的立場是護衛漢民族的儒家文化。他痛斥太平軍的殘暴,指責他們破壞了中國傳統的倫理秩序,希望忠義之士共同奮起,掃蕩太平軍。
太平軍定都南京以後,內部發生兵權爭奪,軍紀日漸敗壞,只能靠忠王李秀成,英王陳玉成二名大將支持。到了一八六三年,南京城外的要地幾乎都被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攻佔。一八六四年六月一日,洪秀全眼看大勢已去,在南京城服毒自盡,享年五十二歲。
平定太平軍主要是靠曾國藩的湘軍,因此湘軍漸漸取代了清朝的正規軍。但是曾國藩為人謹慎,擔心自己功高震主,於是把湘軍裁遣,以免遭人讒言。
西元一八五三年一月,太平軍進攻湖北,聲勢浩大,清廷命曾國藩幫助湖南巡撫辦理全省的民兵團練。但他因母親去逝正在家守喪,他的好友對他曉以大義,他才決定到長沙就任。
曾國藩的湘軍和清廷的正規部隊不同的地方是湘軍主要是由鄉勇、團勇所組成。其實就是將地方武力正規化。曾國藩對練兵、帶兵本來是十足的外行,但憑著一股熱忱與決心,居然把團練辦得井井有條。
一八五四年二月,曾國藩發表「討粵匪檄」,說明湘軍的立場是護衛漢民族的儒家文化。他痛斥太平軍的殘暴,指責他們破壞了中國傳統的倫理秩序,希望忠義之士共同奮起,掃蕩太平軍。
太平軍定都南京以後,內部發生兵權爭奪,軍紀日漸敗壞,只能靠忠王李秀成,英王陳玉成二名大將支持。到了一八六三年,南京城外的要地幾乎都被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攻佔。一八六四年六月一日,洪秀全眼看大勢已去,在南京城服毒自盡,享年五十二歲。
平定太平軍主要是靠曾國藩的湘軍,因此湘軍漸漸取代了清朝的正規軍。但是曾國藩為人謹慎,擔心自己功高震主,於是把湘軍裁遣,以免遭人讒言。
曾國藩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1]。,諡文正,同治時封侯爵,世襲。中國清朝時期軍事家、理學 家、政治家,「中興名臣」之一,也是文學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湖南長沙府湘鄉白 楊坪(現屬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天子坪)人。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諡文正,同治時封侯爵,世襲。中國清朝時期軍事家、理學家、政治家,「中興名臣」之一,也是文學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湖南長沙府湘鄉白楊坪(現屬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天子坪)人。
生平
曾國藩生於嘉慶十六年十月十一,父親曾麟書是塾師,參加鄉試到第三次、近50歲才考取秀才,常被歷史學家拿來與洪秀全的四次不第對比,有「一對寶」之笑柄,自忖功名僅能及此,從此在家鄉一心一意栽培長子曾國藩科考。
國藩自科舉出身,是道光十八年(1838年)殿試「同進士出身」,成為林則徐政敵、主張「鴉片上稅免禁」的軍機大臣穆彰阿得意門生,入翰林任庶吉士,之後曾敘任各部侍郎。
1853年因喪母而丁憂在籍,正值朝廷尋求力量鎮壓太平天國,經郭嵩燾力勸,接替已被朝廷屬意派任鎮壓太平軍的林則徐;曾抵長沙與湖南巡撫張亮基商辦團練,依靠師徒、親戚、好友等複雜的人際關係,仿傚已經成軍的湖北「楚勇」,建立了一支地方團練,稱為湘軍;作爲一支地方官僚的私人武裝,湘軍為清帝國與太平天國作戰的主力之一。曾國藩用刑苛酷,稱「亂世當用重典」,史稱「派知州一人,照磨一人承審匪類,解到重則立決,輕則斃之杖下,又輕則鞭之千百。……案至即時訊供,即時正法,亦無所期待遷延」。
1858年5月,湘軍攻佔九江,氣勢頗盛;1860年,湘軍圍安慶;1864年7月,湘軍破太平天國的天京(南京)。7月,朝廷加曾國藩太子太保、一等侯爵。曾國荃賞太子少保、一等伯爵,此起曾與平定太平天國戰功居次之湖廣總督官文雙方形成[集團政爭]白熱化。8月,奏准裁撤湘軍25000人。
1870年,曾國藩被清朝命令處理「天津教案」,此時他十分驚恐,甚至出發前立下遺囑,他深知當時中國遠非西方列強對手,因此主張對外讓步。曾國藩發布《諭天津士民》的告示,對天津人民多方指責,誡其勿再起事端,隨後釋放犯法教民和涉案拐犯,引起天津紳民的不滿。處理「天津教案」,不少人罵他是賣國賊,全國輿論大嘩,「自京師及各省皆斥為謬論,堅不肯信」,以致後來曾國藩也覺得「內咎神明,外咎清議」。他自己也承認:「敝處六月二十三日一疏,庇護天主教本乖正理」,「物論沸騰,至使人不忍聞」。曾國藩變成「謗譏紛紛,舉國欲殺」的漢奸、賣國賊,「積年清望幾於掃地以盡矣」。
1870年,兩江總督馬新貽被平民張汶祥刺殺於總督府後,朝廷命曾國藩再任兩江總督,前往南京審理該案。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在南京兩江總督府病逝。朝廷贈太傅,諡文正。其家族後代多出官宦,如曾紀澤等。
曾國藩比較善於運用人才,晚清一些名臣如左宗棠、李鴻章都與他有密切關係。李鴻章等稱呼他為老師。曾國藩曾說「李少荃拼命做官,俞蔭甫(俞樾)拼命著書」。
儒學
曾國藩一生奉行程朱理學,但對於程朱之學並未盲目崇拜,事實上,他對於宋明儒學其他支派的思想亦多所汲取。宋明理學實際上分為氣學、理學和心學三個學術派別。
曾國藩在政治實踐和軍事鬥爭中也漸漸地看到了程朱理學「指示之語,或失於隘」、或「病于瑣」、或 「偏於靜」的局限。在這種情形下,曾國藩對心學表現出了寬容的學術姿態。對於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之學術爭辯,他認為對於兩家之爭應取其同,避其異,揚其長,兼收並蓄,揚長避短,推進儒學的發展。
曾國藩還以氣學在生成論方面的資源來彌補理學之局限,謂「張子之《正蒙》,醇厚正大,邈焉寡儔」。依着氣學的思路,曾國藩認為,天地萬物均因稟氣而生,氣是構成天地萬物的最終基元。在稟氣而生這個意義上,天地萬物是「同體」的。
不過,曾國藩同時認為,雖太和絪緼之氣流行不止,天地萬物最初所得之氣「均耳」,但人與物、聖人與常人實所稟有之氣並不相同。就人與物相對而言,人得氣之全,物卻僅得氣之偏;故人有知性,而物僅得物性。就人類而言,聖人所稟之氣清且厚,常人所稟之氣卻濁而薄。
「自其初而言之,太和絪緼流行而不息,人也,物也,聖人也,常人也,始所得者均耳。人得其全,物得其偏,聖人者,既得其全,而其氣質又最清且厚……。」
文學
曾國藩繼承桐城派方苞、姚鼐而自立風格,創立晚清古文的「湘鄉派」。
國藩論古文,講求聲調鏗鏘,以包蘊不盡為能事;所為古文,深宏駿邁,能運以漢賦氣象,故有一種雄奇瑰瑋的意境,能一振桐城派枯淡之弊,為後世所稱。曾氏宗法桐城,但有所變化、發展,又選編了一部《經史百家雜鈔》以作為文的典範,非桐城所可囿,世稱為湘鄉派。
清末及民初嚴復、林紓,以至譚嗣同、梁啟超等均受他文風影響。著作有《曾文正公全集》遺世。
軍事
咸豐二年(1852年)十一月,太平軍自湖南北出,攻克漢陽。1853年曾國藩建立地方團練,稱為湘軍,分陸軍、水師兩種,士兵則招募湘鄉一帶農民為主,薪俸為一般綠營的三倍左右,全軍只服從曾國藩一人。
1854年,總計有陸軍十三營六千五百人,水師十營五千人,會集湘潭,誓師出征。初戰在岳州、靖港敗於太平軍,接連戰敗,曾國藩幾跳水自盡,在上書時,只能以「屢敗屢戰」自嘲。
後重整軍備,復佔岳州、武昌,太平軍勢力退出兩湖。1858年5月,攻佔九江,氣勢很盛;1860年,曾國荃包圍安慶,以「扎硬寨,打死仗」聞名。1864年,湘軍攻破天京(南京)。
太平軍抵抗湘軍,讓湘軍吃足苦頭,南京城破時,曾國藩說:「今粵匪之變,蹂躪竟及十六省,淪陷至六百余城之多,而其中兇酋悍黨,如李開方守馮官屯、林啟容守九江、葉芸來守安慶,皆堅忍不屈。此次金陵城破,十萬餘賊無一降者,至聚眾自焚而不悔,實為古今罕見之劇寇」[2]。
曾國藩入南京後,湘軍大肆焚掠,「……分段搜殺,三日之間斃賊共十余萬人,秦淮長河,屍首如麻,……三日夜火光不息。」南京文士李圭道:「至官軍一面,則潰敗後之虜掠,或戰勝後之焚殺,尤耳不忍聞,目不忍睹,其慘毒實較『賊』又有過之無不及,餘不欲言,餘亦不敢言也。」(李圭:《思痛記》)
攻陷天京后,曾國藩竟然巧言上書「偽宮賊館,一炬成灰,並無所謂賦庫者,然克復老巢而全無貨物,實出微臣意計之外,亦為從來罕見之事」。
曾國藩就地處死太平軍降將李秀成,原因可能是李秀成想效法姜維詐降。
修身
曾國藩寫過很多關於為人處世的家書,他的部分家書得到很多讀者的青睞。
他為自己立下課程十二條:
1. 主敬:整齊嚴肅,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2. 靜坐:每日不拘何時,靜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鎮。
3. 早起:黎明即起,醒後勿沾戀。
4. 讀書不二:一書未完,不看他書。
5. 讀史:念三史(指《史記》、《漢書》、《後漢書》),每日圈點十頁,雖有事不間斷。
6. 謹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7. 養氣:氣藏丹田,無不可對人言之事。
8. 保身:節勞、節欲、節飲食。
9. 日知其所無:每日讀書,記錄心得語。
10. 月無忘其所能:每月作詩文數首,以驗積理的多寡,養氣之盛否。
11. 作字:飯後寫字半時。
12. 夜不出門。
評價
曾國藩死後的評價,隨時間的推移形成了鮮明的兩極化對照。有人認為曾國藩殘酷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即有人責曾國藩、曾國荃兄弟殺人過多,送其綽號「曾剃頭」、「曾屠戶」。也有人認為雖然曾國藩為滿清政府效力,但是他平定西洋迷信宗教勢力太平軍暴亂,對於捍衛中華文明具有重大貢獻。
曾國藩處理天津教案不力,崇洋媚外,曾被辛亥革命后的部分革命黨人斥為「開就地正法之先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由於各種政治原因,對曾國藩等封建時期的人物大加斥責。但自文化大革命後學術界政治氣氛下降后,對曾國藩的評價日趨活躍,不乏贊譽之聲。
* 梁啟超在《曾文正公嘉言鈔》序內指曾國藩「豈惟近代,蓋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豈惟我國,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絕倫之天才,在並時諸賢傑中,稱最鈍拙;其所遭值事會,亦終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鑠今而莫與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於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歷百千艱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銖積寸累,受之以虛,將之以勤,植之以剛,貞之以恆,帥之以誠,勇猛精進,堅苦卓絕……」。
*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用「忠君報國,文武兼備,興學清廉」作為對他的評價是比較貼切的。
* 中國現代史上兩位著名人物毛澤東和蔣中正都高度評價過曾國藩。毛澤東曾說「獨服曾文正」。
子孫
* 兒子:曾紀澤、曾紀鴻
* 姪子:曾紀壽、曾紀瑞
* 曾孫:曾約農(曾紀澤孫,台灣東海大學首任校長)
* 曾姪孫:曾昭掄
參考
唐浩明,《曾國藩》四部曲,血祭、強圍、野焚、黑雨。
注釋
1. ^ 年輕時已經是北京進士曾國藩,拋棄某歌女導致此歌女懸樑自盡殉情,曾懺悔之餘乃改號為滌生,意謂[洗滌人生],見蔡東藩著作野史之清朝演義
2. ^ 歷史學家黎東方寫此說出自僧格林沁王爺奉令巡視南京驗收戰果之嘆語,非曾國藩所語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諡文正,同治時封侯爵,世襲。中國清朝時期軍事家、理學家、政治家,「中興名臣」之一,也是文學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湖南長沙府湘鄉白楊坪(現屬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天子坪)人。
生平
曾國藩生於嘉慶十六年十月十一,父親曾麟書是塾師,參加鄉試到第三次、近50歲才考取秀才,常被歷史學家拿來與洪秀全的四次不第對比,有「一對寶」之笑柄,自忖功名僅能及此,從此在家鄉一心一意栽培長子曾國藩科考。
國藩自科舉出身,是道光十八年(1838年)殿試「同進士出身」,成為林則徐政敵、主張「鴉片上稅免禁」的軍機大臣穆彰阿得意門生,入翰林任庶吉士,之後曾敘任各部侍郎。
1853年因喪母而丁憂在籍,正值朝廷尋求力量鎮壓太平天國,經郭嵩燾力勸,接替已被朝廷屬意派任鎮壓太平軍的林則徐;曾抵長沙與湖南巡撫張亮基商辦團練,依靠師徒、親戚、好友等複雜的人際關係,仿傚已經成軍的湖北「楚勇」,建立了一支地方團練,稱為湘軍;作爲一支地方官僚的私人武裝,湘軍為清帝國與太平天國作戰的主力之一。曾國藩用刑苛酷,稱「亂世當用重典」,史稱「派知州一人,照磨一人承審匪類,解到重則立決,輕則斃之杖下,又輕則鞭之千百。……案至即時訊供,即時正法,亦無所期待遷延」。
1858年5月,湘軍攻佔九江,氣勢頗盛;1860年,湘軍圍安慶;1864年7月,湘軍破太平天國的天京(南京)。7月,朝廷加曾國藩太子太保、一等侯爵。曾國荃賞太子少保、一等伯爵,此起曾與平定太平天國戰功居次之湖廣總督官文雙方形成[集團政爭]白熱化。8月,奏准裁撤湘軍25000人。
1870年,曾國藩被清朝命令處理「天津教案」,此時他十分驚恐,甚至出發前立下遺囑,他深知當時中國遠非西方列強對手,因此主張對外讓步。曾國藩發布《諭天津士民》的告示,對天津人民多方指責,誡其勿再起事端,隨後釋放犯法教民和涉案拐犯,引起天津紳民的不滿。處理「天津教案」,不少人罵他是賣國賊,全國輿論大嘩,「自京師及各省皆斥為謬論,堅不肯信」,以致後來曾國藩也覺得「內咎神明,外咎清議」。他自己也承認:「敝處六月二十三日一疏,庇護天主教本乖正理」,「物論沸騰,至使人不忍聞」。曾國藩變成「謗譏紛紛,舉國欲殺」的漢奸、賣國賊,「積年清望幾於掃地以盡矣」。
1870年,兩江總督馬新貽被平民張汶祥刺殺於總督府後,朝廷命曾國藩再任兩江總督,前往南京審理該案。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在南京兩江總督府病逝。朝廷贈太傅,諡文正。其家族後代多出官宦,如曾紀澤等。
曾國藩比較善於運用人才,晚清一些名臣如左宗棠、李鴻章都與他有密切關係。李鴻章等稱呼他為老師。曾國藩曾說「李少荃拼命做官,俞蔭甫(俞樾)拼命著書」。
儒學
曾國藩一生奉行程朱理學,但對於程朱之學並未盲目崇拜,事實上,他對於宋明儒學其他支派的思想亦多所汲取。宋明理學實際上分為氣學、理學和心學三個學術派別。
曾國藩在政治實踐和軍事鬥爭中也漸漸地看到了程朱理學「指示之語,或失於隘」、或「病于瑣」、或 「偏於靜」的局限。在這種情形下,曾國藩對心學表現出了寬容的學術姿態。對於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之學術爭辯,他認為對於兩家之爭應取其同,避其異,揚其長,兼收並蓄,揚長避短,推進儒學的發展。
曾國藩還以氣學在生成論方面的資源來彌補理學之局限,謂「張子之《正蒙》,醇厚正大,邈焉寡儔」。依着氣學的思路,曾國藩認為,天地萬物均因稟氣而生,氣是構成天地萬物的最終基元。在稟氣而生這個意義上,天地萬物是「同體」的。
不過,曾國藩同時認為,雖太和絪緼之氣流行不止,天地萬物最初所得之氣「均耳」,但人與物、聖人與常人實所稟有之氣並不相同。就人與物相對而言,人得氣之全,物卻僅得氣之偏;故人有知性,而物僅得物性。就人類而言,聖人所稟之氣清且厚,常人所稟之氣卻濁而薄。
「自其初而言之,太和絪緼流行而不息,人也,物也,聖人也,常人也,始所得者均耳。人得其全,物得其偏,聖人者,既得其全,而其氣質又最清且厚……。」
文學
曾國藩繼承桐城派方苞、姚鼐而自立風格,創立晚清古文的「湘鄉派」。
國藩論古文,講求聲調鏗鏘,以包蘊不盡為能事;所為古文,深宏駿邁,能運以漢賦氣象,故有一種雄奇瑰瑋的意境,能一振桐城派枯淡之弊,為後世所稱。曾氏宗法桐城,但有所變化、發展,又選編了一部《經史百家雜鈔》以作為文的典範,非桐城所可囿,世稱為湘鄉派。
清末及民初嚴復、林紓,以至譚嗣同、梁啟超等均受他文風影響。著作有《曾文正公全集》遺世。
軍事
咸豐二年(1852年)十一月,太平軍自湖南北出,攻克漢陽。1853年曾國藩建立地方團練,稱為湘軍,分陸軍、水師兩種,士兵則招募湘鄉一帶農民為主,薪俸為一般綠營的三倍左右,全軍只服從曾國藩一人。
1854年,總計有陸軍十三營六千五百人,水師十營五千人,會集湘潭,誓師出征。初戰在岳州、靖港敗於太平軍,接連戰敗,曾國藩幾跳水自盡,在上書時,只能以「屢敗屢戰」自嘲。
後重整軍備,復佔岳州、武昌,太平軍勢力退出兩湖。1858年5月,攻佔九江,氣勢很盛;1860年,曾國荃包圍安慶,以「扎硬寨,打死仗」聞名。1864年,湘軍攻破天京(南京)。
太平軍抵抗湘軍,讓湘軍吃足苦頭,南京城破時,曾國藩說:「今粵匪之變,蹂躪竟及十六省,淪陷至六百余城之多,而其中兇酋悍黨,如李開方守馮官屯、林啟容守九江、葉芸來守安慶,皆堅忍不屈。此次金陵城破,十萬餘賊無一降者,至聚眾自焚而不悔,實為古今罕見之劇寇」[2]。
曾國藩入南京後,湘軍大肆焚掠,「……分段搜殺,三日之間斃賊共十余萬人,秦淮長河,屍首如麻,……三日夜火光不息。」南京文士李圭道:「至官軍一面,則潰敗後之虜掠,或戰勝後之焚殺,尤耳不忍聞,目不忍睹,其慘毒實較『賊』又有過之無不及,餘不欲言,餘亦不敢言也。」(李圭:《思痛記》)
攻陷天京后,曾國藩竟然巧言上書「偽宮賊館,一炬成灰,並無所謂賦庫者,然克復老巢而全無貨物,實出微臣意計之外,亦為從來罕見之事」。
曾國藩就地處死太平軍降將李秀成,原因可能是李秀成想效法姜維詐降。
修身
曾國藩寫過很多關於為人處世的家書,他的部分家書得到很多讀者的青睞。
他為自己立下課程十二條:
1. 主敬:整齊嚴肅,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2. 靜坐:每日不拘何時,靜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鎮。
3. 早起:黎明即起,醒後勿沾戀。
4. 讀書不二:一書未完,不看他書。
5. 讀史:念三史(指《史記》、《漢書》、《後漢書》),每日圈點十頁,雖有事不間斷。
6. 謹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7. 養氣:氣藏丹田,無不可對人言之事。
8. 保身:節勞、節欲、節飲食。
9. 日知其所無:每日讀書,記錄心得語。
10. 月無忘其所能:每月作詩文數首,以驗積理的多寡,養氣之盛否。
11. 作字:飯後寫字半時。
12. 夜不出門。
評價
曾國藩死後的評價,隨時間的推移形成了鮮明的兩極化對照。有人認為曾國藩殘酷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即有人責曾國藩、曾國荃兄弟殺人過多,送其綽號「曾剃頭」、「曾屠戶」。也有人認為雖然曾國藩為滿清政府效力,但是他平定西洋迷信宗教勢力太平軍暴亂,對於捍衛中華文明具有重大貢獻。
曾國藩處理天津教案不力,崇洋媚外,曾被辛亥革命后的部分革命黨人斥為「開就地正法之先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由於各種政治原因,對曾國藩等封建時期的人物大加斥責。但自文化大革命後學術界政治氣氛下降后,對曾國藩的評價日趨活躍,不乏贊譽之聲。
* 梁啟超在《曾文正公嘉言鈔》序內指曾國藩「豈惟近代,蓋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豈惟我國,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絕倫之天才,在並時諸賢傑中,稱最鈍拙;其所遭值事會,亦終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鑠今而莫與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於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歷百千艱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銖積寸累,受之以虛,將之以勤,植之以剛,貞之以恆,帥之以誠,勇猛精進,堅苦卓絕……」。
*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用「忠君報國,文武兼備,興學清廉」作為對他的評價是比較貼切的。
* 中國現代史上兩位著名人物毛澤東和蔣中正都高度評價過曾國藩。毛澤東曾說「獨服曾文正」。
子孫
* 兒子:曾紀澤、曾紀鴻
* 姪子:曾紀壽、曾紀瑞
* 曾孫:曾約農(曾紀澤孫,台灣東海大學首任校長)
* 曾姪孫:曾昭掄
參考
唐浩明,《曾國藩》四部曲,血祭、強圍、野焚、黑雨。
注釋
1. ^ 年輕時已經是北京進士曾國藩,拋棄某歌女導致此歌女懸樑自盡殉情,曾懺悔之餘乃改號為滌生,意謂[洗滌人生],見蔡東藩著作野史之清朝演義
2. ^ 歷史學家黎東方寫此說出自僧格林沁王爺奉令巡視南京驗收戰果之嘆語,非曾國藩所語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