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2日 星期二

左宗棠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字季高,湖南湘陰人,號湘上農人,清朝大臣,著名湘軍將領。一生經歷了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鎮壓陝甘回變和收復新疆等重要歷史事件。左宗棠少時屢試不第,轉而留意農事,遍讀群書,鑽研輿地、兵法。後竟因此成為清朝後期著名大臣,官至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封二等恪靖侯。

生平

宗棠生於清仁宗嘉慶十七年(1812年),早年就讀於長沙岳麓書院,清宣宗道光十二年(1832年)成為舉人。

后入兩江總督陶澍幕府,並與陶結為親家。1851年起先後入湖南巡撫張亮基、駱秉章幕府,為平定太平軍籌劃。清文宗咸豐六年(1856年),升任兵部郎中。

清穆宗同治元年(1862年)由曾國藩舉薦由太常卿升任浙江巡撫,並組成中法混合軍和擴充中英混合軍與太平軍作戰,克金華、紹興等地,升任閩浙總督。

1864年克杭州,並受封一等恪靖伯。之後致力於剿滅東南太平軍殘部。

1866年在福州馬尾辦船廠,也就是後來的福建船政局,並創辦求是堂藝局,培養海軍人才。同年,改任陝甘總督,其間創辦蘭州製造局。后創辦甘肅織呢總局。此為中國第一個機器紡織廠,然而該廠從未盈利。

1867年2月授欽差大臣督辦陝甘軍務,定「先捻后回」方略,次年參與平定捻軍。

1873年12月14日授協辦大學士,次年9月18日授東閣大學士。

清德宗光緒元年1875年5月奉命以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

1876年定「緩進急戰」方略,指揮劉錦棠、金順諸軍討伐阿古柏、白彥虎,次年收復除伊犁地區外的新疆全部領土,併為新疆建省開發等預作規劃。

1878年3月由一等恪靖伯,晉二等恪靖侯。

1881年2月入京任軍機大臣,10月改任兩江總督。

1884年6月入京任軍機大臣,9月以欽差大臣督辦閩海軍務。次年9月病故於福州,諡文襄。后歸葬于長沙石門鄉相竹村。有《左文襄公全集》行世。

收復新疆始末

主條目:清軍收復新疆之戰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示意图
清軍收復新疆之戰示意圖

1864年,正值太平天國運動和同治陝甘回變波及新疆,新疆各地豪強趁機而起,出現了割據紛爭,各自為王的混亂局面。

喀什噶爾由伊斯蘭教白山派首領馬木提艾來木佔據稱王。不久,柯爾克孜族部落頭目司迪克,聯絡回族封建主金相印,混亂中奪取了喀什噶爾,並稱王,逐馬木提艾來木。

馬木提艾來木致書中亞的浩罕汗國,欲借助外部勢力驅逐司迪克。司迪克也派出金相印親自到浩罕進行聯繫,想把流亡浩罕的黑山派和卓後裔請回喀什噶爾,對抗馬木提艾來木。由此引來阿古柏,其于1867年建立「洪福汗國」盤踞新疆。

同治十一年(1872年)七月,清廷尚在爭論討伐阿古柏之事,左宗棠認為「既事關君國,兼涉中外,不能將就了局,且索性干去而已」,率師進駐蘭州,準備收復新疆。

左宗棠深思後,採用「緩進速決」的戰略,要打算展開積極而迅速的戰鬥。

「緩進」,就是積極治軍。左宗棠用一年半的時間籌措軍餉,積草屯糧,整頓軍隊,減少冗員,增強軍隊戰鬥力。即使是自己的主力湘軍,也剔除空額,汰弱留強。他還規定,凡是不願出關西征的,一律給資,遣送回籍,不加勉強。

「速決」,就是考慮國庫空虛,為了緊縮軍費開支,大軍一旦出發,必須速戰速決,力爭在一年半左右獲取全勝儘早收兵。因此,在申報軍費預算時,左宗棠親自做了調查和精微的計算,他從一個軍人,一匹軍馬,每日所需的糧食草料入手,推算出全軍八萬人馬一年半時間所需的用度。然後,再以一百斤糧運輸一百里為 —甲—位,估算出全程的運費和消耗。甚至連用毛驢,駱駝馱運,還是用車輛運輸,哪種辦法節省開支也做了比較。經過周密計劃,估算出全部軍費開支共需白銀八百萬兩。為防止意外開支,留有餘地,宗棠向朝廷申報一千萬兩。

當時主管財政的大臣沈葆禎,一見西征軍費的預算報告,金額甚鉅,欲攤派給各省,從地方財政收入里抽調,可是這樣一來則不易一時湊齊,有貽誤戰機之虞。軍機大臣文祥過問,宗棠親自去找皇帝和攝政的西太后陳述利害關係。皇帝御批道:「宗棠乃社稷大臣,此次西征以國事而自任,只要邊地安寧,朝廷何惜千萬金,可從國庫撥款五百萬,並敕令允其自借外國債五百萬。」

左宗棠同時在蘭州建立「蘭州製造局」(亦稱「甘肅製造局」),為西征軍修造槍炮。為了對付阿古柏軍的洋槍洋炮,並由廣州、浙江調來專家和熟練工人,在蘭州造出大量武器,還仿造了德國的螺絲炮和後膛七響槍,改造了中國的劈山炮和廣東無殼抬槍。

新疆收復后,上海「泰來洋行」的德國技師福克曾在哈密與左宗棠會面,觀看了部隊的演練,見湘軍紀律嚴明,操練得法,軍火槍炮也不落後,於是說:「清軍若與俄國交戰于伊犁,必獲全勝。」左宗棠同時又建「甘肅織呢總局」(亦稱「蘭州機器織呢局」),這是中國第一個機器紡織廠。

光緒元年(1875年),朝廷上爭議出兵收復新疆,引起「海防」與「塞防」之爭。李鴻章等人力主海防,以日本為主要假想敵,主張放棄塞防,將「停撤之餉,即勻作海防之餉」。左宗棠則是塞防派,並力表異議,指出西北「自撤藩籬,則我退寸而寇進尺」,尤其招致英、俄滲透。

李鴻章等認為:自從乾隆年間平定新疆一百多年以來,每年都要花費數百萬兩餉銀,這是一個填不滿的無底洞,現在又要竭盡天下的財力去贍養大軍西征,還不如依從英國人提出的條件,允許阿古柏政權獨立,只要他答應稱臣入貢就是了。

左宗棠力駁李鴻章,他認為:如果丟失新疆,則這塊土地不是被西方的英國勢力,就是被北方的沙俄鯨吞,中國隨即失去西北邊防的關卡要塞和重鎮,使西北邊防無以屏障,到時中國邊防的兵力不但不能削減,反而會大大增加。從全局來看,不戰而丟新疆的後果,對內必將嚴重有損國威,喪失民心;對外也必將助長列強的侵略氣焰,不利於海防。以李鴻章的主張乃是誤國,絕不可行。

當時的軍機大臣文祥為左宗棠所說服,全力支持之:「老臣以為宗棠之言深謀遠慮,上承先皇高宗之遺志,下惠子孫萬代,請陛下決策。」於是光緒皇帝和攝政的西太后下詔授左宗棠為欽差大臣,全權節制三軍,以將軍金順為副帥,擇機出塞平叛新疆。

左宗棠收復新疆的戰略是先安定新疆回部,「欲收伊犁,必先克烏魯木齊」。如果烏魯木齊城克服,「我威維揚」,再大興屯田以保證長期後勤供應,安撫新疆各部族耕牧如常。如此,「即不遽索伊犁,而已穩然不可犯矣。烏城形勢既固,然後明示以伊犁我之疆索,尺寸不可讓人」。

在戰術上,左宗棠分析:「俄雖國大兵強,難與角力,然苟相安無事,固以度外置之。至理喻勢禁皆窮,自有不得已而用兵之日,如果整齊隊伍,嚴明紀律,精求槍炮,統以能將,豈必不能轉弱為強,至此勞師襲遠之寇乎?」因此,「不在先索伊犁,而在急取烏魯木齊。」左宗棠事先命西征軍前鋒部隊統帥張曜,駐軍哈密興修水利、屯田積穀。1876年一年就收穫糧食五千一百六十余石,基本上可以解決該部半年軍糧所需。


為運輸軍糧,左宗棠又建立了三條路線:一是從甘肅河西採購軍糧,出嘉峪關,過玉門,運至新疆的哈密,二是由包頭、歸化經蒙古草原運至新疆巴里坤或古城(今奇台),三是從寧夏經蒙古草原運至巴里坤。

到1876年4月出兵時,左宗棠指揮的西征軍有劉錦棠所部湘軍25個營,張曜所部14個營和徐占彪所部蜀軍5個營,包括原在新疆各個據點的清軍,共有馬、步、炮軍一百五十余營,兵力總數近八萬人。但真正開往前線作戰的只有五十余營,二萬多人。

因行軍其間要經過著名的莫賀延磧大沙漠,流沙數百里。糧草可以馬馱車載,長途運輸,「惟水泉缺乏,雖多方疏浚,不能供千人百騎一日之需,非分期續進不可」。大部隊行軍遇到的最大問題,是人畜飲水難以解決,所以只有分批分期地行進。左宗棠坐鎮肅州,命劉錦棠、金順分兵兩路,先後率師出關。他把大軍分作千人一隊,隔日進發一隊,劉錦棠走北路,金順走南路,到哈密會齊。劉錦棠率領西征軍主力自肅州入新,至哈密行程約1700里,很順利地進入哈密。部隊各營到達哈密后,把從肅州等地陸續運往哈密的軍糧再輾轉搬運,翻過東天山九曲險道,分運至巴里坤和古城(今奇台)。很快,劉錦棠的前鋒部隊,已佔據了距離烏魯木齊只有不足三百里的濟木薩(今吉木薩爾縣)。

5月,兩路會合。9月,首先攻下烏魯木齊。阿古柏軍二號首領白彥虎逃到托克遜。又攻克瑪納斯城,從而北路蕩平。接着集結兵力轉攻南路。第二年3月,又先後收復達板城和托克遜城。阿古柏逃往焉耆,留下他的小兒子駐守庫爾勒為其墊后。不久,左宗棠軍又收復吐魯番,阿古柏一看通往南路的門戶打開,自知大勢已去,乃服毒自殺(一說被毒殺)。阿古柏的長子胡里為爭權奪位殺死其弟,率領殘部逃往喀什。白彥虎率領余眾逃竄到開都河一帶。

這時,李鴻章等海防派,又運作朝廷,發出敕令:「廷臣聚議,西征耗費巨款,今烏城、吐魯番既得,可以休兵。」左宗棠看罷大不以為然,於是又上疏抗旨,據理力爭。攝政的西太后看罷他的奏章,被說服,於是才繼續新疆收復戰。

此時,沙俄又和土爾其發生戰爭,金順建議乘虛襲取被沙俄霸佔的伊犁。左宗棠認為師出無名,反遭其謗,留下不打。同年八月,大軍從正道向西挺進,先收復南疆東四城:焉耆、庫車、阿克蘇、烏什;接着收復西四城:喀什、英吉沙、葉爾羌與和田。阿古柏的長子胡里與白彥虎逃往俄國。至此,這場由英、俄兩國支持的阿古柏之亂乃告平息。見此情景,住在山中的布魯特(今柯爾克孜族)十四個部落,也爭相內附。

僅一年多時間,左宗棠就指揮西征軍,攻克了被外寇侵佔的南疆八城,收復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領土。事畢,左宗棠上表申奏朝廷,光緒帝和攝政的西太后嘉其功,詔封二等侯爵。新疆各地也于大小村鎮建立左公祠,燒香禮拜。

新疆正式建省

左宗棠于光緒四年(1880年)正月上書朝廷,力陳在新疆開設行省的主張。並建議朝廷派員與俄國會談歸還伊犁,引渡胡里、白彥虎等事宜。朝廷採納了他的意見,派遣崇厚為全權大臣出使俄國進行談判。

1871年,沙皇俄國乘阿古柏侵佔新疆之機,派兵侵佔了伊犁,宣布「伊犁永遠歸俄國管轄」,但沙俄當時實力並不強大,已在爭奪克里米亞的俄土戰爭中大敗,其駐華公使不得不在照會清朝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時說些外交辭令,稱佔領伊犁是為了「安定邊疆秩序」,「只因回亂未靖,代為收復,權宜派兵駐守,俟關內外肅清,烏魯木齊、瑪納斯各城克服之後,當即交還」。但不料清軍果真收復了烏魯木齊、瑪納斯等城,被落了口實。左宗棠利用這個口實,強調俄方有歸還許諾在先,所以要先通過外交途徑和平解決伊犁問題。

沙俄表示,在獲得中國在通商、割地、賠款和再次調整天山以北邊界等方面做出讓步后,才能交還伊犁。沙俄一邊談判,一邊白彥虎和伯克胡里不斷武裝侵擾中國邊境。沙俄稱,如不滿足要求,「就宣布條約被撕毀,不交還伊犁」。而後,崇厚在沙俄提出的「通商、劃界、賠款」三項要求的條約上籤字。

左宗棠向朝廷奏明:「此次與俄人談判,沙皇包藏禍心,我今索還失地,方要我賠償軍費,趁我多事之秋,欺我少爭戰之志,多求合之意,妄圖訛詐。伊犁乃我國之領:亡,俄軍乘虛入侵,蹂躪我邊民,掠取我財物。我今索還土地,俄方竟然要我賠償軍費,如此強盜行徑,乃國際公理所不容也,此其一。俄方以劃定兩國邊界為名,行掠奪土地之實,雙方並未陳戰,一彈未發,我朝公然割地與人,此乃外交所不許也,此其二。俄方之所謂通商,其商人志在謀利,其政府意在廣設領事,深入我腹地,坐探虛實,此種通商,為我所不取也,此其三。臣以為如今之計,當先禮而後兵。我朝可更換使臣,與俄方重開談判。如沙皇一意孤行,應訴諸于武力。臣雖不才,願當此任。」 攝政的西太后被說服,於是治崇厚罪,派曾紀澤出使俄國,重議條約。

左宗棠稱:「壯士長歌,不復以出塞為苦也,老懷益壯。」自願請行率軍屯哈密,為曾紀澤做後盾。然後,兵分三路向伊犁方向挺進。命金順部出精河為西路;命張曜部駐特克斯河畔為中路:命劉錦棠部出布魯特遊牧地為西路;左宗棠坐鎮哈密親領後路聲援,號稱王師四萬,對中俄談判的中方代表是一個巨大的支持力量。同時,左宗棠將其棺材從肅州運到哈密,借以表示收復伊犁血戰到底的決心。

這一舉動,令沙俄聞訊火速增兵堅守伊犁,並派出艦隊游弋在海上,中國沿海省市天津、奉天(今遼寧)、山東先後警報,都處於戒備狀態。左宗棠在哈密生活了四個月,為了減輕內地長途調運軍糧的困難,改善天山運道,修築盤曲山路;籌集糧秣,發動軍民屯田墾荒,興修水利,增糧積穀。並在哈密大本營加緊訓練,提高部隊戰鬥力。

當時沙俄剛剛結束俄土戰爭,大傷元氣,在談判桌上終於讓步。1881年2月24日,曾紀澤與俄方代表訂立了《中俄伊犁條約》和《陸路通商章程》。沙俄歸還伊犁,但卻割去了伊犁霍爾果斯河以西、伊犁河以北的大片領土,中國賠償俄國兵費九百萬盧布(折合白銀五百余萬兩);俄商在中國新疆各城貿易,暫不納稅,對於伊犁居民,規定「願仍居原處為中國民,或願遷居俄國入俄籍者,均聽所便」。

雖然這一條約被中國認為是不平等條約,但曾紀澤確實也盡了最大的努力,中國收回了伊犁九城及特克斯一帶地方。左宗棠對這一條約表示滿意,說「中俄和議,伊犁全還,界務無損。領事只設嘉峪關、吐魯番兩處,此外均作罷論,則商務亦尚相安。吉林俄船撤還,松花江不許俄船來往」,而對曾紀澤也讚揚道:「劼剛此行,于時局大有裨益,中外傾心,差強人意也」。

1882年,左宗棠再次向清朝政府奏請新疆建省,提出乘新疆收復伊始和西征大軍未撤之威,不失時機地建省設縣。這樣順應民心,有利於百廢待舉,恢復元氣,實行切實有效的管理。左宗棠懇切陳詞說服了清朝政府,同意着手在新疆建省。時任新疆巡撫的劉錦棠,制訂了建省的具體方案。省會設於迪化(今烏魯木齊市),下設鎮迪道、阿克蘇道以下設府、廳、州、縣。伊犁仍設將軍府,但不再統帥全疆的軍政事務,政治中心移至迪化。1884年11月16日,戶部奏請添設新疆巡撫、布政使各一人,除劉錦棠任巡撫外,又調甘肅布政使任新疆布政使。從此,新疆省正式建立。

中法戰爭

左宗棠因湘、淮派系之爭,以及對陸防海防政策之歧見,與李鴻章素來不睦,甚至勢同水火。在是否收復新疆的問題上,兩人意見就完全相反。1884年6月,左宗棠入京任軍機大臣。時值中法戰爭,孤拔于8月全殲駐紮福建馬尾的南洋水師,戰局對中國不利。9月,左宗棠奉旨以欽差大臣身份督辦閩海軍務,挽救戰局。

1885年正月,屬於左宗棠的湘軍系統的黑旗軍[1]和恪靖定邊軍在「鎮南關之戰」中取得了陸地戰場上的決定性勝利,法國茹費理內閣垮台之後,李鴻章卻罕見地在世界外交史上搞出一個特例,以簽訂了一個有利於法國的中法天津條約結局。中法天津條約的主要內容就是確認了1884年戰局對中國不利時,法國和越南簽訂的條約,其中否定了中國對越南的宗主權,改由法國全權管理越南。

左宗棠對李鴻章這種在1885年戰局大逆轉的情況下,卻要去簽一個對1884年才成立的條約的自傷行為完全不能理解,對當時主和的李鴻章作出以下批評:「對中國而言,十個法國將軍,也比不上一個李鴻章壞事」;「李鴻章誤盡蒼生,將落個千古罵名」。李鴻章惱怒之余,決定拿左宗棠的下屬開刀,指使親信潘鼎新、劉銘傳等陷害攻擊「恪靖定邊軍」首領王德榜[2]、台灣兵備道劉璈,使他們失去兵權。左宗棠上書為屬下鳴冤叫屈,但因為一個月后就於7月27日(陽曆9月5日)在福州病故,從此,左宗棠系的湘軍人馬不振,以至於李鴻章的淮軍自此在清廷的派系鬥爭中壓倒湘軍,控制了軍事大權,一直到北洋軍,都是清廷的主要軍事力量。

評價

正面評價:認為左宗棠之功遠高其過,胡林翼曾極力稱讚說左氏橫覽九州,才智超群,必成大器。在1870年代、1880年代力排李鴻章等海防派重臣之議,抬棺西行,收復新疆。左氏是湘軍骨幹,漢之民族英雄,亦為清廷認為是國家棟樑,諡號「文襄」,取其襄贊國家之舉。

負面評價:曾經在鎮壓回漢互相屠殺的同治陝甘回變時,帶領湘軍對回民進行報復性屠殺,回民頗苦之。故左宗棠在回族人中評價極差,稱之「左屠夫」。

趣聞

左公柳

左宗棠兩次率部西征,一路進軍,一路修橋築路,沿途種植榆楊柳樹。不出幾年工夫,從蘭州到肅州,從河西到哈密,從吐魯番到烏魯木齊,凡湘軍所到之處所植道柳,除戈壁外,皆連綿不斷,枝拂雲霄,這就是被後人所稱的「左公柳」。清代詩人肖雄有一首名詩,專為詠頊「左公柳」而作:

    十尺齊松萬里山,
    連雲攢簇亂峰間。
    應同笛里迎亭柳,
    齊唱春風度玉關。

左宗棠的同鄉及暮僚楊昌浚,應邀西行,見道旁柳樹成林,也有七絕一首:

    大將籌邊來肯還,
    湖湘于弟遍天山。
    新栽楊柳三千里,
    引得春風度玉關。

湘軍

曾國藩是湖南湘鄉人,生於西元一八一一年(嘉慶十六年),比洪秀全大三歲,他一生最大的事業是率領湘軍平定太平天國之亂。他曾寫下:「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名句,後人傳誦不絕。
  西元一八五三年一月,太平軍進攻湖北,聲勢浩大,清廷命曾國藩幫助湖南巡撫辦理全省的民兵團練。但他因母親去逝正在家守喪,他的好友對他曉以大義,他才決定到長沙就任。
  曾國藩的湘軍和清廷的正規部隊不同的地方是湘軍主要是由鄉勇、團勇所組成。其實就是將地方武力正規化。曾國藩對練兵、帶兵本來是十足的外行,但憑著一股熱忱與決心,居然把團練辦得井井有條。
  一八五四年二月,曾國藩發表「討粵匪檄」,說明湘軍的立場是護衛漢民族的儒家文化。他痛斥太平軍的殘暴,指責他們破壞了中國傳統的倫理秩序,希望忠義之士共同奮起,掃蕩太平軍。
  太平軍定都南京以後,內部發生兵權爭奪,軍紀日漸敗壞,只能靠忠王李秀成,英王陳玉成二名大將支持。到了一八六三年,南京城外的要地幾乎都被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攻佔。一八六四年六月一日,洪秀全眼看大勢已去,在南京城服毒自盡,享年五十二歲。
  平定太平軍主要是靠曾國藩的湘軍,因此湘軍漸漸取代了清朝的正規軍。但是曾國藩為人謹慎,擔心自己功高震主,於是把湘軍裁遣,以免遭人讒言。

曾國藩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1]。,諡文正,同治時封侯爵,世襲。中國清朝時期軍事家、理學 家、政治家,「中興名臣」之一,也是文學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湖南長沙府湘鄉白 楊坪(現屬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天子坪)人。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諡文正,同治時封侯爵,世襲。中國清朝時期軍事家、理學家、政治家,「中興名臣」之一,也是文學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湖南長沙府湘鄉白楊坪(現屬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天子坪)人。

生平

曾國藩生於嘉慶十六年十月十一,父親曾麟書是塾師,參加鄉試到第三次、近50歲才考取秀才,常被歷史學家拿來與洪秀全的四次不第對比,有「一對寶」之笑柄,自忖功名僅能及此,從此在家鄉一心一意栽培長子曾國藩科考。

國藩自科舉出身,是道光十八年(1838年)殿試「同進士出身」,成為林則徐政敵、主張「鴉片上稅免禁」的軍機大臣穆彰阿得意門生,入翰林任庶吉士,之後曾敘任各部侍郎。

1853年因喪母而丁憂在籍,正值朝廷尋求力量鎮壓太平天國,經郭嵩燾力勸,接替已被朝廷屬意派任鎮壓太平軍的林則徐;曾抵長沙與湖南巡撫張亮基商辦團練,依靠師徒、親戚、好友等複雜的人際關係,仿傚已經成軍的湖北「楚勇」,建立了一支地方團練,稱為湘軍;作爲一支地方官僚的私人武裝,湘軍為清帝國與太平天國作戰的主力之一。曾國藩用刑苛酷,稱「亂世當用重典」,史稱「派知州一人,照磨一人承審匪類,解到重則立決,輕則斃之杖下,又輕則鞭之千百。……案至即時訊供,即時正法,亦無所期待遷延」。

1858年5月,湘軍攻佔九江,氣勢頗盛;1860年,湘軍圍安慶;1864年7月,湘軍破太平天國的天京(南京)。7月,朝廷加曾國藩太子太保、一等侯爵。曾國荃賞太子少保、一等伯爵,此起曾與平定太平天國戰功居次之湖廣總督官文雙方形成[集團政爭]白熱化。8月,奏准裁撤湘軍25000人。

1870年,曾國藩被清朝命令處理「天津教案」,此時他十分驚恐,甚至出發前立下遺囑,他深知當時中國遠非西方列強對手,因此主張對外讓步。曾國藩發布《諭天津士民》的告示,對天津人民多方指責,誡其勿再起事端,隨後釋放犯法教民和涉案拐犯,引起天津紳民的不滿。處理「天津教案」,不少人罵他是賣國賊,全國輿論大嘩,「自京師及各省皆斥為謬論,堅不肯信」,以致後來曾國藩也覺得「內咎神明,外咎清議」。他自己也承認:「敝處六月二十三日一疏,庇護天主教本乖正理」,「物論沸騰,至使人不忍聞」。曾國藩變成「謗譏紛紛,舉國欲殺」的漢奸、賣國賊,「積年清望幾於掃地以盡矣」。

1870年,兩江總督馬新貽被平民張汶祥刺殺於總督府後,朝廷命曾國藩再任兩江總督,前往南京審理該案。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在南京兩江總督府病逝。朝廷贈太傅,諡文正。其家族後代多出官宦,如曾紀澤等。

曾國藩比較善於運用人才,晚清一些名臣如左宗棠、李鴻章都與他有密切關係。李鴻章等稱呼他為老師。曾國藩曾說「李少荃拼命做官,俞蔭甫(俞樾)拼命著書」。

儒學

曾國藩一生奉行程朱理學,但對於程朱之學並未盲目崇拜,事實上,他對於宋明儒學其他支派的思想亦多所汲取。宋明理學實際上分為氣學、理學和心學三個學術派別。

曾國藩在政治實踐和軍事鬥爭中也漸漸地看到了程朱理學「指示之語,或失於隘」、或「病于瑣」、或 「偏於靜」的局限。在這種情形下,曾國藩對心學表現出了寬容的學術姿態。對於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之學術爭辯,他認為對於兩家之爭應取其同,避其異,揚其長,兼收並蓄,揚長避短,推進儒學的發展。

曾國藩還以氣學在生成論方面的資源來彌補理學之局限,謂「張子之《正蒙》,醇厚正大,邈焉寡儔」。依着氣學的思路,曾國藩認為,天地萬物均因稟氣而生,氣是構成天地萬物的最終基元。在稟氣而生這個意義上,天地萬物是「同體」的。

不過,曾國藩同時認為,雖太和絪緼之氣流行不止,天地萬物最初所得之氣「均耳」,但人與物、聖人與常人實所稟有之氣並不相同。就人與物相對而言,人得氣之全,物卻僅得氣之偏;故人有知性,而物僅得物性。就人類而言,聖人所稟之氣清且厚,常人所稟之氣卻濁而薄。

「自其初而言之,太和絪緼流行而不息,人也,物也,聖人也,常人也,始所得者均耳。人得其全,物得其偏,聖人者,既得其全,而其氣質又最清且厚……。」

文學

曾國藩繼承桐城派方苞、姚鼐而自立風格,創立晚清古文的「湘鄉派」。

國藩論古文,講求聲調鏗鏘,以包蘊不盡為能事;所為古文,深宏駿邁,能運以漢賦氣象,故有一種雄奇瑰瑋的意境,能一振桐城派枯淡之弊,為後世所稱。曾氏宗法桐城,但有所變化、發展,又選編了一部《經史百家雜鈔》以作為文的典範,非桐城所可囿,世稱為湘鄉派。

清末及民初嚴復、林紓,以至譚嗣同、梁啟超等均受他文風影響。著作有《曾文正公全集》遺世。

軍事

咸豐二年(1852年)十一月,太平軍自湖南北出,攻克漢陽。1853年曾國藩建立地方團練,稱為湘軍,分陸軍、水師兩種,士兵則招募湘鄉一帶農民為主,薪俸為一般綠營的三倍左右,全軍只服從曾國藩一人。

1854年,總計有陸軍十三營六千五百人,水師十營五千人,會集湘潭,誓師出征。初戰在岳州、靖港敗於太平軍,接連戰敗,曾國藩幾跳水自盡,在上書時,只能以「屢敗屢戰」自嘲。

後重整軍備,復佔岳州、武昌,太平軍勢力退出兩湖。1858年5月,攻佔九江,氣勢很盛;1860年,曾國荃包圍安慶,以「扎硬寨,打死仗」聞名。1864年,湘軍攻破天京(南京)。

太平軍抵抗湘軍,讓湘軍吃足苦頭,南京城破時,曾國藩說:「今粵匪之變,蹂躪竟及十六省,淪陷至六百余城之多,而其中兇酋悍黨,如李開方守馮官屯、林啟容守九江、葉芸來守安慶,皆堅忍不屈。此次金陵城破,十萬餘賊無一降者,至聚眾自焚而不悔,實為古今罕見之劇寇」[2]。

曾國藩入南京後,湘軍大肆焚掠,「……分段搜殺,三日之間斃賊共十余萬人,秦淮長河,屍首如麻,……三日夜火光不息。」南京文士李圭道:「至官軍一面,則潰敗後之虜掠,或戰勝後之焚殺,尤耳不忍聞,目不忍睹,其慘毒實較『賊』又有過之無不及,餘不欲言,餘亦不敢言也。」(李圭:《思痛記》)

攻陷天京后,曾國藩竟然巧言上書「偽宮賊館,一炬成灰,並無所謂賦庫者,然克復老巢而全無貨物,實出微臣意計之外,亦為從來罕見之事」。

曾國藩就地處死太平軍降將李秀成,原因可能是李秀成想效法姜維詐降。

修身

曾國藩寫過很多關於為人處世的家書,他的部分家書得到很多讀者的青睞。

他為自己立下課程十二條:

1. 主敬:整齊嚴肅,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2. 靜坐:每日不拘何時,靜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鎮。
3. 早起:黎明即起,醒後勿沾戀。
4. 讀書不二:一書未完,不看他書。
5. 讀史:念三史(指《史記》、《漢書》、《後漢書》),每日圈點十頁,雖有事不間斷。
6. 謹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7. 養氣:氣藏丹田,無不可對人言之事。
8. 保身:節勞、節欲、節飲食。
9. 日知其所無:每日讀書,記錄心得語。
10. 月無忘其所能:每月作詩文數首,以驗積理的多寡,養氣之盛否。
11. 作字:飯後寫字半時。
12. 夜不出門。

評價

曾國藩死後的評價,隨時間的推移形成了鮮明的兩極化對照。有人認為曾國藩殘酷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即有人責曾國藩、曾國荃兄弟殺人過多,送其綽號「曾剃頭」、「曾屠戶」。也有人認為雖然曾國藩為滿清政府效力,但是他平定西洋迷信宗教勢力太平軍暴亂,對於捍衛中華文明具有重大貢獻。

曾國藩處理天津教案不力,崇洋媚外,曾被辛亥革命后的部分革命黨人斥為「開就地正法之先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由於各種政治原因,對曾國藩等封建時期的人物大加斥責。但自文化大革命後學術界政治氣氛下降后,對曾國藩的評價日趨活躍,不乏贊譽之聲。

* 梁啟超在《曾文正公嘉言鈔》序內指曾國藩「豈惟近代,蓋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豈惟我國,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絕倫之天才,在並時諸賢傑中,稱最鈍拙;其所遭值事會,亦終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鑠今而莫與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於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歷百千艱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銖積寸累,受之以虛,將之以勤,植之以剛,貞之以恆,帥之以誠,勇猛精進,堅苦卓絕……」。

*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用「忠君報國,文武兼備,興學清廉」作為對他的評價是比較貼切的。

* 中國現代史上兩位著名人物毛澤東和蔣中正都高度評價過曾國藩。毛澤東曾說「獨服曾文正」。

子孫

* 兒子:曾紀澤、曾紀鴻
* 姪子:曾紀壽、曾紀瑞
* 曾孫:曾約農(曾紀澤孫,台灣東海大學首任校長)
* 曾姪孫:曾昭掄

參考

唐浩明,《曾國藩》四部曲,血祭、強圍、野焚、黑雨。

注釋

1. ^ 年輕時已經是北京進士曾國藩,拋棄某歌女導致此歌女懸樑自盡殉情,曾懺悔之餘乃改號為滌生,意謂[洗滌人生],見蔡東藩著作野史之清朝演義
2. ^ 歷史學家黎東方寫此說出自僧格林沁王爺奉令巡視南京驗收戰果之嘆語,非曾國藩所語

甲午戰爭和馬關條約

甲午戰爭和馬關條約

1894年甲午一役,北洋艦隊覆沒,淮軍亦蒙受重創。战争中,李鴻章重用了陆军统帅叶志超和水师提督丁汝昌[11]。在陆地上,清军武器装备并不弱于日军,平壤一战,當時駐守的清軍三十五營共一萬七千人,日軍有一萬六千多人,雙方人数也相当。左宝贵知道叶志超贪生怕死,所以以下犯上派人监视叶志超控制局面,但左宝贵战死后叶志超临阵脱逃,致使入朝清军溃败,而叶志超逃跑当时清军的伤亡小于日军。在海洋上,丁汝昌“只识弓马”,不懂海军建设和海战,致使北洋舰队丧师黄海,一败涂地。
日本聯合艦隊於黃海擊潰清朝北洋水師浮世繪畫師小林清親、井上吉次郎繪
日本聯合艦隊於黃海擊潰清朝北洋水師
浮世繪畫師小林清親、井上吉次郎繪

丰岛海战和黄海海战两次遭遇日本联合舰队,北洋舰队被击沉多艘大型舰艇,但未能击沉一艘日舰,也无发射鱼雷打击日舰的战绩。傳是丁汝昌“只识弓马”,一干管带也全用错了炮弹,不用海战时的开花爆破弹,用了穿甲弹甚至训练弹(雖實際狀況是,日本的海軍指揮原先也只是陸軍軍官,因此雙方實際指揮皆為「副帥」——劉步蟾與東鄉平八郎兩位海軍軍官,而未用爆炸彈的原因是,當時並未攜帶足夠爆炸彈)。丰岛海战中,日本吉野号被一枚济远舰150毫米口径火炮击中右舷,击毁舢板数只,穿透钢甲,击坏发电机,坠入机舱的防护钢板上,然后又转入机舱里。可是由于弹头里面未装炸药,所以击中而不爆炸,使吉野侥幸免于报废。黄海海战中,北洋海军发射的炮弹有的弹药中“实有泥沙”,有的引信中“仅实煤灰,故弹中敌船而不能裂”。当时在镇远舰上协助作战的美国人麦吉芬(Paul W. Bamford,1860-1897,美国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毕业,但經史學家唐德剛的查證,麥氏不過是個拖船駕駛)认为,吉野号能逃脱,是因为所中炮弹只是固体弹头的穿甲弹[12]。据统计,在定远和镇远发射的197枚12英寸(305毫米)口径炮弹中,半数是固体弹头的穿甲弹,而不是爆破弹头的开花弹[13]。在直隶候补道徐建寅的《上督办军务处查验北洋海军禀》之后附有《北洋海军各员优劣单》、《北洋海军各船大炮及存船各种弹子数目清折》、《北洋海军存库备用各种大炮弹子数目清折》中统计,参加过黄海大战的定远、镇远、靖远、来远、济远、广丙7舰的存舰存库炮弹,仅开花爆破弹一项即达3431枚。其中,供305毫米口径炮使用的炮弹有403枚,210毫米口径炮弹952枚,150毫米口径炮弹1237枚,120毫米口径炮弹362枚,6英寸口径炮弹477枚。黄海海战后,又拨给北洋海军360枚开花弹,其中305毫米口径炮弹160枚,210、150毫米口径炮弹各100枚。在3431枚开花弹中,有3071枚早在黄海海战前就已拨给北洋海军。苏小东《甲午年徐建寅奉旨查验北洋海军考察》猜测:“至于这批开花弹为什么没有用于黄海海战,惟一的解释就是它们当时根本不在舰上,而是一直被存放在旅顺、威海基地的弹药库里。由此可见,造成北洋海军在黄海海战中弹药不足的责任不在机器局,也不在军械局,而在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身上。”在中日双方开战后,丁汝昌执行李鸿章“保船制敌”的方针,消极避战,“仍心存侥幸,出海护航时竟然连弹药都没有带足,致使北洋海军在弹药不足的情况下与日本舰队进行了一场长达5个小时的海上会战,结果极大地影响了战斗力的发挥,也加重了损失的程度”。

如果考虑到上面所提到的库存弹药可能是因为无法使用而搁置的,则丁汝昌责任就较小,但李鴻章的责任并无减轻。擔任天津軍械局總辦、負責軍需供應的張士珩是李鴻章的外甥,被指责供給海軍的彈药不合格。梁啟超为此評論說:“槍或苦窳,彈或贗物,槍不對彈,藥不隨械,謂從前管軍械之人廉明,誰能信之?”在黃海海戰前半個月李鴻章上書光緒帝要求「保艦」的祕折上陳述中日軍事實力時,寫道:「查北洋海軍可用者,『僅定遠、鎮遠兩艘』……」,另外他致電驻英公使龔照瑗「急速搶購四千噸以上的大型巡洋艦」與「搶購智利鐵甲艦兩艘」,顯示出了焦慮。但丁汝昌战前提出在主要舰船上配置速射炮以抵消日舰速射炮的优势,需银六十万两。李鸿章声称无款。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中战败后,他上奏前筹海军巨款分储各处情况:“汇丰银行存银一百零七万两千九百两;德华银行存银四十四万两;怡和洋行存银五十五万九千六百两;开平矿务局领存五十二万七千五百两;总计二百六十万两。”和以前的说法矛盾。

時人認為李鴻章对甲午战败的责任,是无可推托的[14]。戰敗後在各方指責之下,原本紅極一時,堪稱疆臣首領的李鴻章,亦從此不再有以前的风光。

慈禧太后六十大壽之日,破格賞予李鴻章漢人唯一的「三眼花翎」(原只有滿族貝子或以上貴族獨有,曾國藩亦只獲授雙眼花翎)。甲午兵敗后,李鴻章之三眼花翎被褫奪。不久,李氏受命赴日本講和,在赴馬關前向朝廷要求而再獲三眼花翎。

馬關交涉期間遇刺負傷,最後訂定《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澎湖及遼東半島並賠償二萬萬兩白銀,因此背上卖国罪名[15]。

传说李鴻章在签订马关条约后,立誓“终身不履日土”。后来他於1896年环游诸国,出訪俄國、德國、比利時、法國、英國、美國[1],所到之處皆受當地元首接待。返华途中,经横滨港换乘轮船,他命人在两船之间搭木板而行,终不违当日之誓。然因甲午戰敗簽約,在輿論指責下,李鴻章調離直督要缺,改督兩廣。

甲午戰敗,李鴻章引為奇恥,乃力主拉攏俄國共同對付日本,結果產生《中俄密約》,於中國利權做出相當程度的犧牲。沙皇东宫档案资料证明,李鸿章与俄方签订《中俄密约》并受贿确有其事。密约签订后,维特和李鸿章订下私人协议,只要《密约》能够顺利执行,李鴻章便能得到300万卢布(约合190万美元)的酬谢。李鴻章至少拿到了其中的170.25万卢布。据华俄道胜银行董事长德米特里·乌赫托姆斯基(Esper Esperevich Ouchtomsky,1861-1921)的回忆录《对清国战略上的胜利》记载:“《中俄密约》签字后的第二天,财政部办公厅主任罗曼诺夫与乌赫托姆斯基、总办罗启泰在一份向李鸿章付款的协定书上签字。协定书规定,头一个100万卢布在清帝降旨允准修筑中东铁路后付给,第二个100万卢布在签订铁路合同和确定铁路路线后交付,第三个100万卢布则等到铁路工程全部竣工后才支付。这份议定书并没有交给李鸿章本人,而是作为绝密文件由俄国财政部收藏起来。” 这笔钱作为一个专项基金存在华俄道盛银行,归财政部总务厅管理支配,名字就叫“李鸿章基金”。据记载,俄方先后三次给李鸿章、李经方父子支付款项,其中一笔是俄国专使吴克托穆亲王到北京交给李鸿章的。据《沙俄财政部档案汇编》记载,李鸿章一共接受了沙皇俄国170.25万卢布的贿赂(有李鸿章派人提取款项存条和当日提款的记录)。据《我所知道的李经方——北洋杂闻录》记载,由于没有得到俄方许诺的全额款项,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曾抱怨说:“俄国人花小钱办大事,最不讲信义,老爷子为了他们挨了多少骂,最后跟打发要饭的差不多”。而更令人费解的是,李鸿章收受此贿之时,中国的普通百姓正在为李鴻章签订的《馬關條約》买那二万万两白银的单。但對于這种說法學者袁偉時并不同意,他認為:祝賀俄皇加冕和出訪歐美各國是李鴻章馬關簽約后投閑置散生活的結束,標志著他在政治上再度崛起。可是,朝野中有不少人盯著他,一有差錯,不少人愿將他置之死地而后快。在這樣的背景下,他有沒有可能為盧布而出賣自己一生的名節和前途呢?此外,300万盧布不是一個小數目,李鴻章要把這筆巨款放進自己的袋子,不能不留下若干痕跡,但迄今為止,我們還沒有發現有此方面的記錄。而且,條約最后也是清政府批准的。

李鴻章

李鴻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字子黻、漸甫,號少荃、儀叟,谥文忠,安徽合肥人。中國清朝末期重臣,淮軍創始人和统帥,洋務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之一。生平简介

家世渊源

李鸿章的先祖本姓許,从江西湖口迁至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李鸿章的八世祖许迎溪将次子慎所过继给姻亲李心庄。李家到李鸿章高祖时,终于勤俭致富,有田二顷。到父亲李文安(1801年—1855年),苦读多年,终于在1838年與曾國藩同年考取同榜进士,使李氏家族成为当地名门望族。

1823年2月15日(道光三年正月初五),李鸿章出生于合肥县东乡。李鸿章在兄弟中排行第二,大哥李瀚章(1821年—1899年),后来也官至总督;三弟李鹤章、四弟李蕴章、五弟李凤章、六弟李昭庆(1835年—1873年),后来也都非富即贵。

科举出身

1843年李鸿章在庐州府学被选为优贡。时任京宫的父亲望子成龙,函催鸿章入都,准备来年顺天乡试。鸿章谨遵父命,毅然北上,并作《入都》诗10 首,以抒发胸怀。其一云:

丈夫隻手把吴鉤,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出山志在登鳌顶,何日身才入凤池。
倘无驷马高车日,誓不重回故里车。
即今馆阁须才日,是我文章报国年。
马是出群休恋栈,燕辞故垒更图新。
篇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
他日燕台南望处,天涯须报李陵书。
[1]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第一次科考落榜,住京曾國藩宅邸受曾補習教導[2];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二十四岁的李鸿章考中进士,選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同时,受业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三年後翰林院散館,獲留館任編修。

戎馬功勞

咸豐元年(1851年)1月,以洪秀全为首的农民,在广西桂平紫荆山麓金田村树旗造反,建号太平天国,军曰太平军, 只经过两年多的战斗,便从广西一隅跃进到长江流域,奠都南京,建立了一个与清朝封建政权相对峙的农民政权,并开始北伐西征。

当时清朝的达官贵人和主要支柱绿营兵腐朽不堪,于是咸丰帝一面用高官厚禄和严刑峻法来制止文官武将和绿营兵的溃逃,驱使他们继续为清朝卖命;另一面努力争取汉族地主豪绅的支持,动员他们凭藉自己在本乡本地的封建的政治、经济和宗族势力,“结寨团练”,“搜查土匪”,配合清军镇压太平军。

咸豐三年(1853年),从武汉顺江东下的太平军占领安庆,杀死巡抚蒋文庆。咸丰皇帝诏谕工部左侍郎吕贤基前往安徽,办理团练防剿事宜。吕贤基以李鸿章籍隶安徽,熟悉乡情,奏请随营帮办一切,遂受命回籍办团练。多次领兵与太平军作战。

1858年冬,李鸿章入曾国藩幕府襄办营务。其後皖撫翁同書(同治帝、光緒帝之師翁同龢長兄)對太平天國戰爭時棄城逃跑,曾國藩起草《參翁同書片》時採用李鴻章之草稿:「臣職份所在,例應糾參,不敢以翁同書之門第鼎盛瞻顧遷就」(當時翁同書之父翁心存正處高位),並因此更欣賞李鴻章的才華。但李鴻章也因此與翁同龢結下不共戴天之仇,日後翁處處刁難北洋水師,乃至甲午一戰,一敗塗地[3]。

1860年,统带淮扬水师。湘军占领安庆后,被曾国藩奏荐“才可大用”,命回合肥一带募勇。

同治元年(1862年),编成淮勇五营,曾国藩以上海系“筹饷膏腴之地”,命淮勇乘英国轮船抵达上海,自成一军,称为淮军。旋经曾国藩推荐任江苏巡抚。在掌握地方实权后,在江苏大力扩军,采用西方新式枪炮,使淮军在2年内由6000多人增至六、七万人,成为清军中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一支地方武装(后来的淮系军阀集团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李鸿章到上海后,同外国僱傭軍(后组建为常胜军)进攻太平军。

1863年和1864年他率淮军攻陷苏州、常州等地,和湘军一起镇压了太平天国。接着李鸿章又镇压了捻军,因功加封為協辦大學士,且保住了即将崩溃的清王朝,因此被誉为“中兴名臣”。

總督直隸及洋務運動

李鴻章军功显赫,累任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終於在1870年继曾国藩出任直隶总督,後又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授文華殿大學士,籌辦洋務,成为同治、光緒兩朝的地方重臣。因為條目#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手握兵權,統領一方,有人甚至稱其“坐镇北洋,遥执朝政”。

清季籌辦北洋艦隊

創辦江南制造局和金陵制造局

江南制造局的创建和曾国藩有密切关系。1863 年盘踞安庆的两江总督曾国藩“拟设立铁厂”,特派从美国留学归来、怀有用西方科技文明改造中国愿望的容闳赴美购买“制器之器”。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遵示拨款万两,“交令速往”,并复函曾国藩说:“西人制器之器,实为精巧。醇甫此行,当可购到。海疆自强,权舆于是。”[4]当时李鸿章与上海道丁日昌彼此讲求御侮之策、制器之方。李鸿章认为,先前设立的炸弹三局,“机器仅值万余金,不全之器甚多”,急需“买制齐全”,若托洋商回国代购,路远价重,毫无把握;不如就近在上海“访有洋人出售铁厂机器,确实查验议价定买,可以立时兴造”。1865年,李鸿章让丁日昌访求数月,购得设在上海虹口的美商旗昌铁厂,合并原由丁日昌、韩殿甲主持的两个炮局,于9月奏准成立江南制造总局。容闳所购机器,‘亦于是时运到,归并一局。所有局务,责成丁日昌督察筹划,先造枪炮兼造制器之器。1867年该局迁至上海城南高昌庙,建造机器厂、洋枪楼、汽炉厂、木工厂、铸铜铁厂、熟铁厂、轮船厂等,开始制造兵轮。后来,该局于 1868年—1870年间,陆续设立翻译馆、汽锤厂、枪厂,并在龙华镇建厂制造洋枪细药及铜帽炮引,使之逐渐成为一个以生产枪炮弹药为主、辅之以修造船舰的综合性新式军用企业。

1865年,李鸿章升署两江总督后,将马格里主持的苏州洋炮局迁到南京,在雨花台设厂,改称金陵机器局。此后,逐渐扩充规模,改良设备,到60年代末,已能制造多种口径的大炮、炮车、炮弹、枪子和各种军用品。

天津機器局

1865年5月,清廷在飞谕李鸿章派兵北援的同时,命其派员赴津在崇厚主持下开局铸造炮弹,以资应用。清廷此举,“隐寓防患固本之意”[5],企图建立由满洲贵族直接控制的军火工厂,打破汉族官僚对新式军工企业的垄断,借以扭转外重内轻的局面。李鸿章看穿了清廷的真实用心,采取了敷衍态度。

6月,他在复奏后第三天,致函率兵北援的潘鼎新说:“天津设局制造,奏中姑宕一笔。俟弟到直,如再有旨催,容与雨生商办。”“崇厚等如太外行,或多批斥,即作罢论。”8月他函询潘鼎新:“天津设局制造一事,崇公如何商议?彼太外行,或不甚究心,便可从缓。”[6]“奏中姑宕一笔”、“便可从缓”、“即作罢论”云云表明,只要再无廷旨,就想一推了之。其实,崇厚并非“外行”,所以李鸿章不得不筹商定议。

9月20日他上疏表示:“前奉议饬以天津拱卫京畿,宜就厂中机器仿造一分,以备运津,俾京营员弁就近学习,以固根本。现拟督饬匠目随时仿制,一面由外购求添补,但器物繁重,非穷年累月,不能成就,尚须宽以时日,庶免潦草塞责。”[7]他既答应为天津仿制和购求机器,又要求“宽以时日”,为缓办预留地步。崇厚秉承奕等意旨,专函详询李鸿章“何时可以购齐”。李鸿章复信说须到“明年(按指同治五年)夏秋之间,得有眉民,可以筹运”。

1866 年 10 月正式奏准在天津设局,专制外洋各种军火机器,由崇厚筹划办理。

轮船招商局

清中叶以后,由于京杭运河淤塞,朝廷南北货物的调运部分改为海路。并且,李鸿章为了“自强”、“求富”,企图通过兴办民用企业,解决军事工业的原料、燃料供应、“调兵运饷”的交通运输困难和“练兵练器”的经费问题。

1872年内阁学士宋晋上疏,借口制造船舰糜费多而成船少,请旨饬令闽、沪两局暂行停止制造。李鸿章复奏指出,宋晋的主张代表了顽固守旧势力的迂腐之见,“士大夫囿于章句之学而昧于数千年来一大变局,扭于目前苟安而遂忘前二三十年之何以创巨而痛深,后千百年之何以安内而制外,此停止轮船之议所由起也。”[8]国家诸费皆可节省,惟养兵设防、练习枪炮、制造兵轮之费“万不可省”,否则“国无与立,终不得强矣。”他深知国家经费困难,要继续制造轮船,就“必须妥筹善后经久之方”。为此,提出两条具体办法:一是裁撤沿海沿江各省的旧式艇船而代之以兵轮,把修造艇船的费用拨归制造兵轮;二是闽、沪两局兼造商船,供华商领雇,华商为了同垄断中国航运业的洋商竞争,应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他还从“筹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出发,进而提出用西法开采煤铁以“与船器相为表里”的主张。他指出:“船炮机器之用,非铁不成,非煤不济,英国所以雄强于西土者,惟藉此二端耳。”闽、沪各厂日需外国煤铁极多,一旦中外关系紧张,外国对华采取禁运措施,各铁厂就势必“废工坐困”,所有轮船也必将因无煤而寸步难行。中国煤铁矿藏丰富,外商垂涎三尺,处心积虑地攫取中国内地煤铁开采权。他认为中国“诚能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此等日用必需之物,采炼得法,销路必畅,利源自开,榷其余利,且可养船练兵,于富国强兵计,殊有关系。”他还警告说:若不“因时为变通”,而“徒墨守旧章,拘牵浮议,则为之而必不成,成之而必不久,坐让洋人专利于中土,后患将何所底止耶!”[9]经过李鸿章等的力争,清廷不仅否定了宋晋的停造轮船的主张,而且为洋务派兴办轮船捂商局和用西法采煤炼铁开了绿灯。

1873年,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李鸿章给招商局的定位是:没有大事的时候,轮船可以运粮食和载客;有战事时输送军火。(“无事时可运官粮客货,有事时装载援兵军火,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10])他还希望在航运上可以和外国的船只抗衡。所以叫作招商局,是因为李鸿章采用招商集资的方式来解决经费问题。招商局是先由官商合办、后改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

其余洋务企业,如電報局、唐胥鐵路、開平礦務局等洋務運動,李鴻章作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均有程度不等的參與。

戊戌变法和庚子事变时期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充武英殿总裁。二十四年(1898年),命往山东查勘黄河工程。疏称迁民筑堤,成工匪易,惟择要加修两岸堤埝,疏通海口尾闾,为救急治标之策。下其奏,核议施行。当年十月,出督两广。

1900年八國聯軍進圖京畿之際,李鴻章與兩江劉坤一、湖廣張之洞等督撫協議東南互保,甚至與革命黨人接觸,試探帝后兩宮萬一罹難後之可能政局;帝后抵達西安的消息傳出後,共和之議遂未成局。在西安方面多次敦促之下,原意不願北上收拾殘局的李鴻章方不得已而受命。李鴻章到京,全無談判籌碼,在各國嚴厲要求之下,經多番請示行在,終於在1901年基本按照各國所提條件簽訂辛丑和約;李鴻章心力交瘁,簽約不久便即去世。据傳李鴻章重病彌留之際,俄国公使尚自迫其在不利於清國利權的條款之上簽字,景況堪憐。

身後哀荣

李鴻章有一首臨終詩:“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海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閒看。”另付一遗疏:

奏为臣病垂危,自知不起,口占遗疏,仰求圣鉴事。窃臣体气素健,向能耐劳,服官四十余年,未尝因病请假。前在马关受伤,流血过久,遂成眩晕。去夏冒暑北上,复患泄泻,元气大伤。入都后又以事机不顺,朝夕焦思,往往彻夜不眠,胃纳日减,触发旧疾时作时止。迭蒙圣慈垂询,特赏假期,慰谕周详,感激涕零。和约幸得竣事,俄约仍无定期,上贻宵旰之忧,是臣未终心事。每一念及,忧灼五中。本月十九夜,忽喀血碗余,数日之间,遂至沉笃,群医束手,知难久延。谨口占遗疏,烦臣子经述恭校写成,固封以俟。伏念臣受知最早,蒙恩最深,每念时局艰危,不敢自称衰病。惟冀稍延余息,重睹中兴。赍志以终,殁身难瞑。现值京师初复,銮辂未归,和议新成,东事尚棘,根本至计,处处可虞。窃念多难兴邦,殷忧启圣。伏读迭次谕旨,举行新政,力图自强。庆亲王等皆臣久经共事之人,此次复同更患难,定能一心效力,翼赞讦谟。臣在九泉,庶无遗憾。至臣子孙,皆受国厚恩,唯有勖其守身读书,勉图报效。属纩在即,瞻望无时,长辞圣明,无任依恋之至。谨叩谢天恩,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谨奏。

两宫“哭失声”,慈禧太后称赞他是“再造玄黄”之人。赠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文忠。赐白銀五千兩治喪。原籍和立功省建祠10处。京师祠由地方官员定期祭祀。清代汉族官员京师建祠仅此一人。

* 北京李公祠:东城区西总布胡同27号
* 天津李公祠:河北区天纬路李公祠东箭道、西箭道。现为五十七中校址,主体建筑已被拆毁,仅存附属两个小四合院。
* 保定李公祠:淮军公所街
* 上海李公祠:华山路1626号复旦中学内
* 南京李公祠:白下区四条巷77号、五福巷
* 济南李公祠:大明湖,1961年改为辛弃疾纪念祠

據傳李鴻章谢世时留下四千万两白银的巨额财产,但因其家产被分,无法确定具体数目。

著作

* 吳汝綸編有《李文忠公全集》。
* 2007年顧廷龍、戴逸主編的《李鴻章全集》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评价

李鸿章一生共签下30多个条约,大多為不平等条约。李鸿章作为签订者,長期被称为“卖国贼”,此說在國內猶為盛行。怛近來隨着越來越多的史料出現,对這位備受爭議的清末重臣也逐漸評價多元化。

正面的,他與曾國藩等人主導洋務運動是其進步的表現。他也有外交上維護中國的事跡,如在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后獨自前往談判,最終以义和团叛乱挟持清廷为外交借口[16],不割地而平息事件。

《清史稿· 李鸿章传》评价说:“中兴名臣,与兵事相终始,其勋业往往为武功所掩。鸿章既平大难,独主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身当其冲,国家倚为重轻,名满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惟才气自喜,好以利禄驱众,志节之士多不乐为用,缓急莫恃,卒致败误。疑谤之起,抑岂无因哉?”

曾國藩曾說「李少荃拼命做官,俞蔭甫(俞樾)拼命著書」。李鴻章熱衷官場,亦深得朝廷倚重,歷數十年而不衰,顯然得益於他的為官之道。

梁啟超對他的評價是:“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吾欲以兩言論之,曰:不學無術、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勞苦、不畏謗言,是其所長也。”

國父孫中山先生上書李鴻章時,曾這樣說李鴻章: “我中堂佐治以來,無利不興,無弊不革,艱難險阻,尤所不辭。如籌海軍、鐵路之難,尚毅然而成立,況於農桑之大政,為民生命脈之所關,且無行之難,又有行之人,豈尚有不為者乎? ”

日本人對李鴻章的評价是:知大勢,想效法自強,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

美國人的評价是:以文人來說,他是卓越的;以軍人來說,他在重要的戰役中為國家作了有价值的貢獻;以從政來說,他為這個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多的國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認的优良設施;以一個外交家來說,他的成就使他成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美國前總統格蘭(U.S.Grant)稱李為當時世界上四大偉人之首,與當時英國首相,法國總統,德國首相俾斯麥齊名。

李鴻章的外交,翁同龢的內政,深為清末所不滿,清末有一幅著名的對聯,上聯詠李,下聯詠翁:
司農常熟世間荒 

宰相合肥天下瘦 



张伯驹曾著有《红毹纪梦诗注》一书,回忆自7岁以来,70年间所经历过的菊坛史料,吟哦成诗199首收录其内。诗中记载,《马关条约》签订后,招致民间物议沸腾。当年在京城唱苏昆曲的,有一个饰演丑角的名演员刘赶三,一日在舞台上演戏时,就敢公开嘲骂李鸿章,冒出一句另加的台词:“拔去三眼花翎!” 恰遇李鸿章的侄子也在场看戏,听后大怒,立即上台打了赶三好几个耳光,经人劝阻方罢。赶三遭此侮辱只能是敢怒而不敢言,抑郁在心,不久竟因而弃世。时人就此事而作联嘲讽曰: 赶三一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 由于"赶三一死"和"李二先生"有些对不上,经过辗转相传后,就变成了杨三。
李二先生是漢奸 

楊三已死無蘇醜 


近代史學家唐德刚(安徽合肥人,李鴻章同乡)认为其「內悅昏君,外御列強」,是自有近代外交以来,中国出了“两个半”外交家的其中一個,(另外周恩来是一个,顾维钧是半个。)

李鴻章對自己作為嘗作出以下的總結:“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不過勉強塗飾,虛有其表,不揭破,猶可敷衍一時。如一間破屋,由裱糊匠東補西貼,居然成一間淨室,雖明知為紙片糊裱,然究竟決不定裏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風雨,打成幾個窟籠,隨時補葺,亦可支吾對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預備何種修葺材料,何種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術能負其責?”[17]

李鸿章遇刺事件

1895年3月24日,李鴻章在日本商讨马关条约签定问题时,被刺客小山丰太郎开枪击中左面,血染官服,当场昏到。一时间,现场大乱,行人四处逃窜,行刺者趁乱躲入人群溜之大吉,躲入路旁的一个店铺里。随行的医生马上替李鸿章进行急救,幸子弹未击中要害,李鴻章复原迅速。行刺事件发生后,日本警方很快抓到了小山丰太郎,据此人供认,他本人是日本右翼团体“神刀馆”的成员。他不希望中日停战,更不愿意看到中日议和,一心希望将战争进行下去,所以决定借刺杀李鸿章,挑起中日之间的进一步矛盾,将战争进行到底。

李鸿章照X光

1896年6月13日,李鴻章赴德访问,在德国医生建议下,李鴻章往医院使用问世仅7个月的伦琴射线(X光)拍照检查遇刺的伤口。当他亲眼看到X光片上日本制造的铅弹以何种姿势镶入其头骨时(李遇刺后子弹因手术风险高而没有取出),李鴻章对此大感兴趣,并为这种新技术取名为“照骨术”。李鴻章也成为了第一位照X光的中国人。

后代

李鸿章有三个儿子:李经方(实为鸿章六弟李昭庆之子,過繼給鸿章)、李经述、李经迈。婿張佩綸之孫女即為近代著名作家張愛玲。

八國聯軍

八國聯軍是指1900年(庚子年)以軍事行動進入清朝中國的英、法、德、美、日、俄、義、奧的八國聯合軍隊。開始時總人數約3萬人,後來增至約5萬人。此事件最後以清軍戰敗,聯軍佔領首都北京,清政府逃往陝西西安,談和後清政府付出龐大賠款為終。

起因

慈禧太后憎恨洋人

1898年,光緒帝任用康有為、梁啟超等推行戊戌變法,因與保守派對立而失敗。慈禧鎮壓維新運動,軟禁光緒帝於瀛台。各國同情維新派,協助康有為、梁啟超逃離中國,而慈禧欲廢黜光緒帝,但因遭各國反對而不敢付諸行動,令她懷恨在心。加上列強企圖瓜分中國,紛紛租借港灣和劃分勢力範圍,也增長了慈禧的仇外情緒。

義和團亂事

義和團原名義和拳,最初以「反清復明」為口號,後來因不滿外國侵略,轉而排外,並改稱義和團,口號改為「扶清滅洋」,「刀槍不入」的宣傳改為「槍砲不傷」。義和團受到山東巡撫毓賢的綏撫,將其招安納入團。於是義和拳成了合法組織義和團,並授「毓」字旗。毓賢縱容拳民燒教堂,殺教士;教士求保,毓賢置之不理。列強怨聲連連,清廷迫於壓力,於是將毓賢撤職。以袁世凱接任山東巡撫,嚴加征剿,團民難以立足,其中部分人轉往直隸。

當時,慈禧信任閉塞愚昧的守舊派的大臣,竟聽信毓賢之言,相信團民能「槍砲不傷」,慫恿慈禧招撫義和團,借助義和團排外。慈禧太后派軍機大臣剛毅往涿州視察,但剛毅竟向慈禧奏稱「天降義和團,以滅洋人」 ,請求加以綏撫。團民入京後,到處殺害外國人、教徒,燒教堂、拆電線、毀鐵路,攻進天津租界。各國公使要求清廷取締義和團,但未獲回應,於是從大沽口調來四百多名海軍反擊,戰爭爆發。

戰爭經過

1900年5月14日,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爾率八國聯軍二千餘人,從大沽出發,經天津向北京推進。團民拆毀天津到北京的鐵路,又設下埋伏,在廊坊和楊村之間包圍聯軍。數千團民及二千名清軍在廊坊襲擊聯軍,聯軍死傷近四百人,折回天津。

5月31日,新一波聯軍到達中國,並在6月17日攻佔大沽炮台。

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緒帝的名義,向英、美、法、德、義、日、俄、西、比、荷、奧十一國同時宣戰。

6月26日,上海盛宣懷見大局糜爛,電請兩廣總督李鴻章、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共商對策,與上海各國領事簽訂「東南互保章程」,規定上海租界歸各國共各保護,長江及蘇杭內地均歸各督撫保護。

當時,聯軍直迫天津,清廷將襲擊目標指向各國公使,日本使館書記杉山彬及德國公使在北京被殺,亦勒令各國使節及其隨員離京,但各國公使拒絕,於是清軍與團民圍攻東交民巷的使館區,外國外交人員及守軍築起臨時防線抵抗。當時各國士兵只有400多人,而清軍有約1萬8千人和數萬團民,仍未能攻下使館區。7月14日,聯軍攻陷天津,直隸提督聶士成陣亡。7月29日,慈禧太后命斬反義和團派吏部侍郎許景澄、太常卿袁昶。8月14日,東交民巷的使館區由聯軍解圍。

八國聯軍兵力
國家 軍艦(首) 陸戰隊(人) 陸軍(人)
日本 18 540 20,300
俄國 10 750 12,400
英國 8 2,020 10,000
法國 5 390 3,130
美國 2 295 3,125
德國 5 600 300
義大利 2 80
奧匈帝國 1 75
總計 51 4,750 49,255

8月2日,聯軍集兵二萬自天津沿運河兩岸進發,日軍有9000人、俄軍3500人、英軍2500人、美軍2000人、法軍1000人,奧軍和意軍僅不到百人,拿著國旗虛張聲勢。8月14日凌晨,聯軍來到北京城外向北京發起總攻。俄軍攻東直門,日軍攻朝陽門,美軍攻東便門。俄軍與日軍面對的城牆較高,且遭遇的抵抗較強,各自陣亡了約100人左右。而美軍進攻的東便門城牆較低,離清軍的火力較遠。上午11時,美軍決定用梯子從城牆角邊爬上,第九步兵隊一些人帶着星條旗爬上城牆,是最先攻入外城的軍隊。雖然美軍先攻入北京外城,但被清兵的炮火壓制,難以前進。英軍中午始達北京,攻廣渠門,至下午2時許攻入。晚上9時,俄、日軍各自由東直、朝陽破門而入。8月16日晚,基本上聯軍已經佔領北京全城。慈禧太后、光緒帝和親貴大臣離京,珍妃投井溺斃,下罪己詔,派奕劻和李鴻章與聯軍談和。慈禧太后等人逃至懷來縣,隨後又輾轉逃亡至大同,後來又逃到太原和西安。

9月,德國陸軍元帥阿爾弗雷德·馮·瓦德西被推為聯軍總司令來華。聯軍陸續增至十萬,由京津出兵,分攻山海關、保定、正定以至山西境內。此間,俄國又單獨調集步兵、騎兵十七萬,分六路佔中國東北。10月4日,法國向各國提出備忘錄,包括懲兇、賠款,在北京及其附近地區駐軍、毀大沽炮台等六項要求;12月聯軍提出《議和大綱》十二條,12月24日迫使清政府全盤接受,後來又加入了比利時、西班牙、荷蘭。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正月,懲治義和團罪首,端親王載漪、輔國公載瀾,發配新疆。莊親王載勛、右都御史英年、刑部尚書趙舒翹等人自盡。山西巡撫毓賢、禮部尚書啟秀等人處斬。四月,醇親王載灃任頭等專使大臣,赴德謝罪,改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為外務部。

1901年9月7日,正式簽署了《辛丑條約》,除正約外,還有十九個附件。後八國聯軍除留一部常駐京津、津榆兩線,其餘撤兵回國。
八國 佔領部分
北京外城
德國 西北區
美國 西南區
英國 東南區
北京內城
日本 東城及西城的北部
俄國 東城南部
德國 東城區的南部
英國 西城的南部
法國 西城中部
意大利 東西城各占一塊
不包括「紫禁城」的皇城
英國、日本、德國 皇城東部
美國、意大利、法國、俄國 皇城西部

影響

政治外交

八國聯軍軍事行動,以清政府與總共十一個國家簽訂《辛丑條約》為終,條約規定議和大綱十二條、附件十九項;其中規定清政府賠款白銀4億5千萬兩(四億五千萬即當時中國總人口,以示每人一兩),連年利息4釐在內,共九億八千二百多萬兩,分三十九年付清,以中國關稅和鹽稅作擔保,被稱為庚子賠款。俄國索取賠款最多,達一億三千餘萬兩,近全額的百分之三十。而美國則運用庚子賠款,要求中國辦學,成果就是後來的清華大學。大沽口砲台被拆毀,北京及鄰近要塞由外國駐軍,京師關防洞開。

經濟民生

聯軍佔領北京後,對北京皇城、衙門、官府、平民進行有組織的掠奪和屠殺,聯軍屠殺了大量義和團團民和普通民眾。造成大量中國人員、文化遺產和財產損失,包括紫禁城、頤和園、西苑所存文物珍寶,翰林院所存永樂大典,古觀象台,以及各王府、大臣府邸和民間所藏文物的失竊、破壞。北京城遭到嚴重破壞,據估計,其總值價值白銀數億兩。而八國聯軍之役後,中國民族自傳心遭受嚴重創傷,慈禧太后亦表示要「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義和團運動


義和團,又稱義和拳、義和團事件、庚子事變,或貶稱為「拳匪」、「拳亂」、「庚子拳亂」等,是19世紀末中國發生的一場以「扶清滅洋」為口號,針對西方在華人士包括在華傳教士及中國基督徒所進行大規模群眾暴力運動。在義和團運動中,有240多名外國傳教士及2萬多名中國基督徒死亡(根據教會方面的統計);也有許多與教會無關的中國人被義和團殺害,數量遠超被害教民[1],難以統計(單北京死於義和團手下的有十數萬人);死亡的義和團拳民、義和團支持者以及其他中國人也不計其數,數量未有統計。義和團進據北京時也有姦淫據掠的劣跡。義和團事件通常與八國聯軍攻打北京這兩件事合在一起。 義和團的參與者被稱為「拳民」。義和拳本來是長期流行在山東、直隸(今河北)一帶的民間秘密會社,清人有人認為與白蓮教等傳統民間秘密團體有關,這一觀點為現今大多數人所接受;然而也有部分人認為義和團源於一種勤王的民團組織。他們利用設立神壇、畫符請神等方法秘密聚眾,稱為「義和拳」,其中摻雜有大量教授信眾「刀槍不入」的愚昧成分。最初義和拳同當時清朝大部份黑社會一樣,反對滿族統治,以「反清復明」為口號,遭到鎮壓。隨著中國近代史形勢的發展,以帝國主義侵略為先導的西方勢力的衝突代替華夷之辯滿漢之爭成為主要歷史矛盾,義和團開始支持清朝抵抗西方,改名為「虎神營」,口號也改為「扶清滅洋」 (1898年由趙三多首次提出)。



教案

主條目:教案

教案一般指清朝末年中國境內牽涉基督宗教教會的社會事件(常引起爭訟、暴力甚或演變為外交事件)。義和拳活動主要集中在中國華北的山東和河北,正是教案頻仍的地區,義和拳活動與教案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中國在1894年的甲午戰爭中被日本打敗,被迫在1895年簽署馬關條約,顯示了之前的洋務運動失敗,再次引起歐洲列強的野心。1896年,有意瓜分中國的歐洲強國,對清政府提出無理要求,並要求准許修建鐵路和採礦。1897年11月,山東發生「曹州教案」,兩名德國傳教士能方濟(Franz Niez)及理加略(Richard Heule)被衝入教堂的村民打死(起因不明)。德國立即作出了反應,乘機出兵佔據了膠州灣和膠澳(今青島)。德皇更對其艦隊訓言,謂:「如中國阻撓我事,以老拳揮之」。接下來的一個月,俄軍進駐了遼陽南方的旅順,英國和法國之後分別派兵佔領威海和廣州灣(現在廣東湛江)。

外國的進佔,更激發起山東各地的排外情緒。1898年3月,拳民活動在山東加劇。1899年,捐官出身的漢裔旗人毓賢出任山東巡撫,提出「民可用,團應撫,匪必剿」,對義和拳採用撫的辦法,將其招安納入民團。於是義和拳成了「義和團」,而口號亦由「反清復明」改成「扶清滅洋」。義和團四處燒教會、殺教士;抵制所有外國事物和之前失敗的「洋務運動」。在義和團的積極排外下,外國人被稱為「大毛子」,一律殺無赦。中國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通被稱為「二毛子」;其他通洋學、懂洋語、以至用洋貨者,被稱「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輕則被毆辱搶劫,重則可能有殺身之禍。時人記載:「若紙煙,若小眼鏡,甚至洋傘、洋襪,用者輒置極刑。曾有學生六人倉皇避亂,因身邊隨帶鉛筆一支,洋紙一張,途遇團匪搜出,亂刀並下,皆死非命。羅稷臣星使之弟熙祿,自河南赴津,有洋書兩箱,不忍割愛,途次被匪繫於樹下,過者輒斫,匪刀極鈍,宛轉不死,仰天大號,顧以為樂;一僕自言相從多年,主人並非二毛,亦為所殺,獨一馬夫倖免。其痛恨洋物如此。」甚至有「一家有一枚火柴,而八口同戮者」。
義和團傳單抄本,聲稱乾旱是因為教堂遮蔽天空,外國人俱是亂倫所生,並以藍眼睛為證;滅洋的方法除了練拳外,就是拆鐵路,拔電線桿。
義和團傳單抄本,聲稱乾旱是因為教堂遮蔽天空,外國人俱是亂倫所生,並以藍眼睛為證;滅洋的方法除了練拳外,就是拆鐵路,拔電線桿。


其一
神助拳 義和團 只因鬼子鬧中原
勸奉教 自信天 不信神 忘祖仙
男無倫 女行姦 鬼孩俱是子母產
如不信 仔細觀 鬼子眼珠俱發藍
天無雨 地焦旱 全是教堂止住天
神發怒 仙發怒 一同下山把道傳
非是邪 非白蓮 念咒語 法真言
升黃表 敬香煙 請下各洞諸神仙
仙出洞 神下山 附著人體把拳傳
兵法藝 都學全 要平鬼子不費難
拆鐵道 拔線桿 緊急毀壞大輪船
大法國 心膽寒 英美德俄盡消然
洋鬼子 盡除完 大清一統靖江山
詩曰
弟子同心苦用功 遍地草木化成兵
愚蒙之體仙人藝 定滅洋人一掃平

──右傳雲山東聖府抄傳


教案頻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治外法權凌駕中國法律
19世紀末,西方傳教士被准許在中國傳教和成立教會。在治外法權之下,不單教會的西方神職人員不受清政府管轄,一般中國信徒也常獲教會庇護。地方上,基督教教會每每因為文化、風俗差異等等各種原因,與地方民眾發生衝突。部分不良教民欺壓當地民眾,而地方政府卻往往因為懼於教會的治外法權,不欲與洋人作對而未能持公處理,造成教案。
仇外心態
清末華北地方經濟破產,傳統社會綱紀解體;在轉變的時代,人心惶惶,各式秘密會社紛起。總之,教會、教眾和洋人、洋貨,成為了仇視的對象。
謠言
當時社會有許多詆譭西方人的謠言,如說洋人醫院挖小孩眼睛製迷藥、神父用特製器具吸男童陽精等等,而一般中國百姓一向迷信這類傳言,從而人人自危,對西方人及中國教友恨之入骨。
守舊勢力煽動
教會除了傳教之外也興醫辦學、提倡破除陋習(如纏足納妾)、傳播新思想(如憲政、民主),與維新運動一樣不可避免會引起守舊勢力的仇恨。

1899年冬,山東肥城發生英國聖公會傳教士卜克斯被殺案件,在西方各國連續抗議後,毓賢被清廷免職。新任巡撫袁世凱帶領北洋新軍在山東大力鎮壓義和團。毓賢離職後到北京覲見慈禧太后,向她提出招安義和團;之後獲得調任山西巡撫(他在後來的任期內先後親自下令誘殺、捕殺了超過150名傳教士和他們的家眷,參見中華書局1983年版《中國近代史》)。戊戌政變後完全控制朝廷的慈禧,對西方反對她廢黜光緒感到十分不滿。

1900年1月,慈禧不顧西方外交人員的抗議,發佈維護義和團的詔令。直隸總督裕祿於是由本來剿滅義和團,轉變成扶助義和團。除了向團民發放餉銀外,裕祿還邀請義和團的首領大師兄到天津開壇聚眾。於是山東的拳民湧入直隸。由天津至涿州、保定都有拳民起壇請神、燒教堂、殺洋人、殺清軍、並到處毀壞鐵路及電線桿等洋物。涿州知府更被三萬名拳民佔據。慈禧派軍機大臣協辦大學士剛毅和順天府尹趙舒翹到涿州調查。結果剛毅回京後,向慈禧報告「拳民忠貞,神術可用」。朝中莊親王載勛、端郡王載漪、輔國公載瀾亦主撫義和團,向洋人開戰。

6月9日,慈禧調董福祥的武衛後軍進城,駐紮在天壇和先農壇附近。董軍中不少士兵參加了義和團。

6月10日,端郡王載漪出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義和團拳民於同時開始大舉入京。最多時北京的拳民超過十萬。

6月11日,駐天津的各國領使組織二千人的聯軍,由英國的海軍司令西摩爾(Edward Seymour)帶領,乘火車增援北京十一國公使館。因為鐵路被拳民破壞,西摩爾受阻於天津城外的楊村、廊坊一帶,與清兵及義和團展開戰鬥不利,退回城中,致使第一次試圖解除清兵和義和拳民對公使館的圍困失敗。該戰事被清政府及義和團認為是一次抗擊外敵的重大勝利,並被命名為「廊坊大捷」。

6月13日,義和團進入內城,當天燒燬孝順衚衕亞斯立堂、雙旗竿(今外交部街西口外)倫敦會、八面槽(王府井)天主教東堂、燈市口公理會、東四五條西口的美國福音堂、交道口二條長老會、鼓樓西鴉兒衚衕長老會、西直門內天主教西堂、西四羊肉衚衕基督教堂、石駙馬橋安立甘會、宣武門內天主教南堂共11所教堂。有3200名天主教徒逃入(有42名法兵佔據)天主教北堂,2000多名基督教徒逃入東交民巷的使館區。拳民在北京放火燒掉教堂和一切與西洋有關的事物。

6月16日,前門一帶約千家(一說四千家)商舖因老德記西藥房大火而被燒成廢墟,正陽門樓、北京24家鑄銀廠也遭燒燬。拳民同時四處破壞教堂攻擊教民,莊王府前大院被當成集體大屠殺的刑場。除了屠殺教民外,義和團更濫殺無辜,誣指許多市民(包括許多婦女小童)為白蓮教而燒死戮死,如據當時目擊者記載:「鄉民適趨市集,七十餘人悉縶以來;偽飾優伶冠服兒童戲物,指為白蓮教;下刑部一夕,未訊供,駢斬西市。有婦人寧家,亦陷其中,雜誅之,兒猶在抱也」;也有被公報私仇而殺者,如扶持義和團的莊親王載勛、端郡王載漪的好友副都統神機營翼長慶恆一家大小十三口因被尋仇於七月初被全部殺害。[2]而義和團民的不同派別也互相武鬥殘殺。義和團、京師禁軍和甘軍也肆意姦殺婦女,不計其數[3]。除了屠殺姦淫外,義和團及清軍也擄掠洗劫商戶平民,並將贓物公開拍賣。當時的權貴之家也不能倖免,如吏部尚書孫家鼐、大學士徐桐的家都被搶掠,徐桐(時年八十)[12]更被義和團民拖出批鬥[3]。

各地屠殺基督徒事件

義和團事件中,全國各省,主要是華北的直隸、山西,以及內蒙古和東北,普遍發生針對外國人甚至中國基督徒的大規模集體屠殺事件。以下傷亡情況和死亡數字大都根據教會人士的統計,中國官方未有正式史料證實:

據統計,共有241名外國人(天主教傳教士53人,新教傳教士及其子女共188人,其中兒童53人)、2萬多名中國基督徒(天主教18000人,新教5000人)在1900年夏天的屠殺中死亡。

在山西,全省被殺的中國天主教徒計據說有5700餘人,新教徒也有數千人,其中以內地會為最多,其他屬於公理會,英國浸禮會等。7月9日,在太原巡撫衙門前,巡撫毓賢殺死天主教方濟各會傳教士12人(義大利籍艾士傑和富格辣2位主教,3位神父、修士,7名修女),新教傳教士及其家屬子女34人(屬於英國浸禮會和壽陽宣教會,其中兒童11人),共計46人。山西是全國仇殺外僑和平居民最多的省份。

在內蒙古,7月19日,清軍馬隊攻進蒙古西南教區主教座堂所在的二十四頃地,村內大批天主教徒被殺,比利時籍的韓默理主教則被「手足合系,貫以竹竿,」然後「以鐵索穿肩骨,囚以籠」,到處遊街,7月24日,在托克托城被殺。蒙古東部教區則發生灤平縣活埋神甫事件。蒙古中部教區除在西灣子(河北崇禮)主教座堂避難的5000多教友外,絕大部分(3200多人)被殺。

在直隸(河北),由於總督裕祿和臬司廷雍的支持,義和團遍及全省各縣,該省大批天主教徒(至今該省仍是中國天主教徒最集中的省份)突然面臨死亡的威脅,紛紛在各處天主教徒集聚的村莊築堡壘頑抗。7月20日,陳澤霖率領的清軍攻破景州朱家河村,聚集在該村的3000多天主教徒與兩神甫,不分男女老幼,盡戮,是1900年一次性死亡人數最多的屠殺事件。朱家河所在的50575名教徒,死亡了5153人,只有獻縣張莊耶穌聖心主教座堂倖存。保定附近的東閭村集中了9000名天主教徒在此避難,由於擊退了4萬名義和團的進攻,戰後成為北方著名的聖母朝聖地和中國天主教信徒最集中的一個村落。

在奉天(遼寧)被殺的天主教徒有1400多人,其中有1名主教,10名神甫。

在浙江的衢台二州,也發生了集體屠殺事件。湖南衡州和陝西,也發生主教神甫被殺事件。在山東、河南,教堂被毀者佔十之七八。

主條目:八國聯軍

6月11日,日本駐華使館書記杉山彬被剛調入京的清兵甘軍所殺。

6月15日,軍機處曾一度傳旨,令在任兩廣總督的李鴻章,及山東巡撫袁世凱速入京。

6月16日,慈禧召開御前會議後,亦曾發出勒令解散拳民的上諭。不料到了翌日(6月17日)收到洋人出兵的同時還要求她歸政於光緒的虛假情報[3]。於是慈禧態度作出一百八十度轉變。

6月20日,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Klemens Freiherr von Ketteler)代表各國前去總理衙門要求保護,途中被清兵伏擊(由於克林德曾經槍殺義和團眾,此次行為被認為是報復);釀成戰爭的導火線。

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緒的名義,向英、美、法、德、義、日、俄、西、比、荷、奧十一國同時宣戰。

6月25日,清廷當權派載漪、載勛、載濂、載瀅四兄弟率義和團六十多人直奔瀛台欲弒光緒,被慈禧太后阻止而未果。

清廷向各國宣戰的同時,也懸賞捕殺洋人,規定「殺一洋人賞五十兩;洋婦四十兩;洋孩三十兩」[3]。義和團及朝廷軍隊圍攻各國在北京的使館。各國在準備以武力解救使館的同時,北京各使館築起防禦工事,由英國全權公使竇納樂(Claude Maxwell MacDonald)負責指揮抵抗。

事件最終演變為國際軍事衝突,在事件平息之前,約有45,000名來自日本、美國、奧匈帝國、英國(英軍中包括英在威海衛訓練的由中國人組成的中國兵團)、法國、德國、義大利及俄國的八國聯軍以及反抗拳亂的中國軍隊與義和團拳民對戰。聯軍的指揮官是英國軍人Gaselee。就在清政府向十一國宣戰之前,聯軍早於6月17日攻佔大沽口炮台。

7月14日,聯軍佔領了天津;直隸總督裕祿兵敗後自殺。

7月28日,主和的大臣許景澄及袁昶被清廷處死。

8月4日,聯軍向北京進逼,沿途並沒有遇到真正有力的抵抗。當時沿途的清兵和義和拳民估計有15萬之多,而聯軍總數開始時僅3萬多人(後來有所增加)。時值8月,氣候炎熱而潮濕,加上沿途濃密的玉米地形成天然屏障,為進軍增添了種種困難。

8月11日,清廷處死主和的大臣聯元、立山及徐用儀。

8月14日凌晨,聯軍來到北京城外,經兩天的激戰,到8月15日逐步攻佔了北京各城門,隨即與清軍在京城各處展開巷戰。

8月16日晚,八國聯軍已基本佔領北京全城。慈禧及皇室在北京陷落之後立即倉皇離開,逃到西安。
八國聯軍進入紫禁城
八國聯軍進入紫禁城

在美國的歷史記載裡,稱這次軍事解除公使館危機行動為中國解救遠征,中國則稱之為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德軍在北京陷落之後兩個月才到達中國。他們因為熱切執行德皇威廉二世7月2日發佈的命令:「你們知道,你們面對一個狡猾的、勇敢的、武備良好的和殘忍的敵人。假如你們遇到他,記住:不要同情他,不要接收戰俘。你們要勇敢地作戰,讓中國人在一千年後還不敢窺視德國人。」四處擄掠,而備受批評。威廉二世的這段講話是對5世紀匈奴入侵歐洲的回憶。後來這段話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英國人借用來貶損他們的德國敵人。

俄國除了與隨聯軍進攻北京外,更另外從南北兩路派二十餘萬人進佔中國東北。北路俄軍8月攻佔黑龍江省城齊齊哈爾,至9月佔領吉林省城吉林;南路8月佔據營口,10月佔領瀋陽,10月6日兩軍會師,佔據了東北全境。

主條目:辛丑條約

在清政府尚未向各國宣戰時,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鐵路大臣盛宣懷、山東巡撫袁世凱、閩浙總督許應騤等即商議如何保存東南各省的穩定,避免列強有藉口入侵;同時密議盤算倘若北京失守而兩宮不測,當由李鴻章作總統支撐局面。清政府向十一國宣戰後,劉坤一、張之洞、李鴻章,和閩浙總督許應、四川總督奎俊、山東巡撫袁世凱,即和外國達成地方上的協議,稱東南互保。他們稱皇室詔令是義和團脅持下的「矯詔、亂命」,在東南各省違抗支持義和團的命令。

而清朝皇室逃往西安途中,就已命令各地官兵剿滅義和團。9月7日,清廷發佈上諭,稱「此案初起,義和團實為肇禍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剷除不可」。中外勢力的聯合導致了義和團運動的失敗。同時,清政府派慶親王奕劻及李鴻章為全權特使,與各國和談。

1900年10月,李鴻章抵達北京,向八個佔領國展開談判。當中俄國志在另約取得中國的東北;德、法、日、義皆有瓜分中國領土的想法;但英、美則以商業為重,希望保持在華的貿易利益,對俄國的擴張存有戒心,故此反對各國的領土要求。李鴻章從國際法上,提出義和團為叛逆,皇室之前的宣戰詔令是被挾持之下發出;不承認中國與十一國交戰;事件是外國派兵來華助剿叛亂。故此各國無割地的理據,而中國則只有賠償軍費的義務。最後達成的《辛丑條約》的正式名稱,亦只是一個中國與十一國之間的賠償協定(Settlement Protocol),而並非交戰國之間的正式和約(Peace Treaties)。至今,西方國家仍然以「拳民暴亂」(Boxer Rebellion),來稱呼整個義和團及八國聯軍事件。

1901年6 月11日,清廷下詔,停止外僑被「戕害凌虐」的以下45個城鎮文武考試五年:山西省太原府、忻州、太谷縣、大同府、汾州府、孝義縣、曲沃縣、大寧縣、河津縣、岳陽縣、朔平府、文水縣、壽陽縣、平陽府、長子縣、高平縣、澤州府、隰州、蒲縣、絳州、歸化城、綏遠城;河南省南陽府、河內縣、鄭州、光州、陳州府;浙江省衢州府;直隸省北京順天府、保定府、永清縣、天津府、順德府、望都縣、獲鹿縣、新安縣、通州、武邑縣、景州、濼平縣;東三省盛京、甲子廠、連山、於慶街、北林子、呼蘭城;陝西省寧羌州;江西省鄱陽縣;湖南省衡州府。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簽署《辛丑條約》。中國雖然免於領土被瓜分,但需要向各國給予總計4.5億兩白銀的戰爭賠款,史稱「庚子賠款」,由關稅及鹽稅中扣付。這個數目的意味著要向每個中國人懲罰一兩白銀。賠款的總值按當時銀價,約為3億330萬美元。這筆賠款金額過於龐大,後來美國改變策略,主動退還了部分賠款,應付賠款2444萬,美國將當時尚未付足的1078萬從1909年1月起退還幫助中國建立海外留學教育系統以培養親美勢力。最初稱為「清華學堂」,為留美預備學校,即後來清華大學的基礎,成為後來中國最優秀的高等學府之一。英國後來也退還了部分賠款。

影響

在中國公眾看來,清朝皇室在事件中行徑愚眛,在聯軍勢力前備受羞辱,一再顯示了清政府的昏庸、腐敗與無能,其統治威信大幅下降。東南各省總督在事件中違抗中央命令,事後沒有受罰反而得到褒獎。各地方開始被容許出現不同於中央的政治意願,自始中央集權開始解體。十年後,公眾對清政府的反感達到了頂點。1911年武昌爆發辛亥革命,各省再次違抗清室,宣佈獨立。最終清朝滅亡,民國始建。而地方政治實力上升所造成的割據局面,一直影響整個民國政局。

義和拳運動雖然當時被西方認為是一場扶清的排外運動,但其也確實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清政府的統治能力。其後繼續掌握朝政的慈禧太后,與及她的繼承人也認識到無論先前的態度如何,若想避免清朝滅亡,中國勢必進行改革。在此以後至1912年清朝覆亡以前實行了多種新政,但始終無法扭轉形勢。

俄國乘機佔據了大量中國東北(或稱滿洲)的領土。俄國對遼東的租界(1898年)被正式得到承認。俄國的行動威脅英美所希望維持的中國的領土完整及貿易開放(門戶開放)政策;並最終與在遼東和滿洲東部省份希望擴展勢力範圍的日本衝突。經過兩年的談判,最終雙方關係破裂並在1904年2月爆發了慘烈的日俄戰爭。

八國聯軍中德俄兩軍被普遍認為在鎮壓義和拳暴亂中最為野蠻兇悍,而且軍紀較差,而美日軍隊被認為「嚴守紀律,不擾居民」。德軍因其兇悍被冠以綽號為「匈奴」。

評價

民族意識覺醒

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觀點認為,義和團運動標誌著近代意義上的中國民族意識的覺醒,是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的濫觴。歐弗萊區在《列強對華財政控制》一文中論證義和團運動時說:「關於它興起的原因,勞頓引證了義和團領袖于棟成所發布的一個布告,布告寫道:『若輩洋人,借通商與傳教以掠奪國人之土地、糧食與衣服,不僅污衊我們的聖教,尚以鴉片毒害我們,以淫邪污辱我們。自道光以來,奪取我們的土地,騙取我們的金錢;蠶食我們的子女如食物,築我們的債台如高山;焚燒我們的宮殿,消滅我們的屬國;佔據上海,蹂躪台灣,強迫開放膠州,而現在又想來瓜分中國。』由這段布告看來,義和團的興起雖然最初發生於幻想,但很明顯的還是民族精神的覺醒。」 美國駐華特使柔克義致海約翰信中說:「赫德爵士認為,義和團起義是中國擺脫外國人的束縛,爭取民族解放的愛國運動。」義和團運動所顯示出的熱情和能量使八國聯軍司令德國人瓦德西將軍感慨萬端:「中國群眾含有無限蓬勃生氣」,「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此腦力與兵力,可以統治此天下生靈四分之一!」英國哲學家羅素也在《中國問題》中說,一旦怯弱溫和的中國人的熱情被激發,也可能變成世上最輕率的賭徒。而1949年以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書上的評價顯然帶有毛澤東的個人色彩:義和團抗擊帝國主義侵略的失敗證明,沒有正確的指導思想就沒有人民革命的勝利。

中共認為,清末的義和團運動以及民國的反廿一條五四運動、五卅運動,是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三大群衆性民族主義運動,其中五四運動主要為反帝國主義政治主權侵略,而義和團運動和五卅運動則是反帝國主義政治、經濟以及文化侵略的運動,持續時間更長,影響更深遠。

愚昧與殘暴

義和團的行為除了殺害無辜的外國人外、也直接造成許多無辜的中國人(數量遠超過洋人及教民)受害,而且針對對象從光緒帝(所謂一龍)、李鴻章、奕匡(所謂二虎)、京官大臣(所謂十三羊,或謂三百羊,宣稱京官除十八人外全應殺)至洋人、教民、普通百姓(所謂十毛),無法無天,除屠殺外,也姦淫據掠,其不人道處比八國聯軍更甚,不論以中外的傳統道德觀點來看、義和團的行為實屬野蠻殘暴。如據當時記載:「城中日焚劫,火光連日夜……夙所不快者,即指為教民,全家皆盡,死者十數萬人。其殺人則刀矛並下,肌體分裂,嬰兒生未匝月者,亦殺之殘酷無復人理」,「京師盛時,居人殆四百萬。自拳匪暴軍之亂,劫盜乘之,鹵掠一空,無得免者。坊市蕭條,狐狸晝出,向之摩肩擊轂者,如行墟墓間矣。」「義和團之殺教民毛子也,備諸酷虐,剉舂,燒磨,活埋,炮烹,支解,腰殺,殆難盡述。京西天主堂墳地,悉遭發掘,若利瑪竇,龐迪我,湯若望,南懷仁諸名公遺骨,無一免者。勝代及本朝御碑,皆為椎碎。保定屬有張登者,多教民,團匪得其婦女,則挖坑倒置,填土露其下體,以為笑樂。」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0年梵蒂岡「封聖」事件中(名單系由台灣教團推薦)[來源請求],大多數被「封聖」的聖徒是義和團運動中的「殉道者」,但在中國方面看來則視其為帝國主義的幫凶,這也凸現了教廷方面與中國站在不同的立場上,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結論。 事後梵蒂岡教宗曾為封聖日與中共十一國慶撞期而道歉,但無意改變封聖的決定。

宗教戰爭

哲學家唐君毅認為義和團運動是中國民間道教與西方基督教之間的宗教戰爭。他說:「與近代中國文化問題,及西方經濟、政治、宗教之力量之傳入,密切相關之大事件,一為太平天國之亂,一為義和團之變。如果要在中國史上找宗教戰爭,則此二者在一義上,亦可說是宗教戰爭。太平天國,可說是變相的基督教與儒教之戰爭。而義和團則是民間的道教與基督教之戰爭。當然太平天國與義和團之事件,其產生之原因主要是政治的,太平天國是要排滿,義和團是要滅洋。但在口號標語上說,太平天國明是打著上帝的旗幟,而義和團之口號,亦是要排斥洋教,而打著中國道教諸神的旗幟。此中不能說莫有中西宗教思想的衝突的問題在內。因而亦可說為一宗教戰爭。如西方之宗教戰爭,其背景中亦兼有政治經濟的原因,而不失其為宗教戰爭。此二次宗教戰爭,第一次中國之儒教勝了,第二次中國之道教敗了,連整個中國亦敗在西方國家之前。自此下去,西方教士之傳教事業,更日益在下層社會,進行無阻。」[16]

權力鬥爭

歷史學家唐德剛認為義和團運動的另一原因是清廷的權力鬥爭。唐德剛將義和團比喻為紅衛兵,而將剛毅比作林彪,惇親王載濂、端郡王載漪、輔國公載瀾、莊親王載勛四兄弟比作四人幫。載氏四兄弟、剛毅及其一幫扶助義和團的大臣,趙舒翹、毓賢、董福祥等,利用義和團的民間力量及慈禧太后對洋人又怕又恨的心態,排斥光緒帝等帝黨。

戊戌政變後,慈禧太后本擬廢光緒立載漪之子大阿哥溥儁為帝,但遭到西方列強反對,因此,載漪等人對西方列強及光緒帝極為仇恨。在多次御前會議上,他們當眾羞辱光緒帝及主和大臣,溥儁甚至直斥光緒為二毛子。1900年6月25日,載漪、載勛、載濂、載瀅四兄弟率義和團六十多人慾弒光緒,被慈禧太后阻止。但慈禧太后雖保住了光緒的命,卻也忌他們幾分,無法控制他們。董福祥的甘軍殺了日本使館書記生杉山彬後,慈禧太后曾召董福祥及載漪面斥,欲下旨懲辦,但董福祥以甘軍嘩變來要脅慈禧,慈禧也只好作罷。

而其時清廷中也有很多人將義和團當成陞官發財的好機會,「士大夫諂諛干進者,又以義和拳為奇貨」。如御史徐道焜上書:「洪鈞老祖令五龍守大沽,龍背拱夷船,皆立沉」,御史陳嘉稱自己「從關壯繆得帛書,書言無畏夷,夷當自滅」,「當是時,上書言神怪者以百數」,當時的報紙評論說:「推本言之,有守舊,而後有訓政,有訓政,而後有廢立,有廢立,而後有排外。」「義和拳者,非國事之戰爭,乃黨禍之戰爭也。」

義和團事件\八國聯軍之役\《辛丑條約》的影響:

義和團事件\八國聯軍之役\《辛丑條約》的影響:

1900年,清廷縱容義和團在京大肆排外,招致八國聯軍之役,攻陷北京,在1901年,清廷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以下析述義和團事件\八國聯軍之役\《辛丑條約》的影響:

1. 領土主權受損
《辛丑條約》規定列強可在京劃定使館區,派兵駐守,華人不得入住,形成「國中之國」,破壞中國領土完整。條約又規定作亂地區停試5年,永遠禁止仇外團體等,中國內政之權大受干涉。

2. 國防武裝盡失
條約規定禁上中國輸入軍備兩年,益使中國軍備落後於西方;又規定拆去大沽至北京的炮台,准外國駐兵於京津至山海關等地,等於解除中國武裝,撤去中國國防。

3. 經濟更形枯竭
「庚子賠款」高達九億多兩,數額為歷次條約之冠,而外債以關稅、鹽稅等為擔保,令中國經濟命脈操諸外人手中,國民經濟陷於困頓,再難言發展。

4. 民族自尊受挫
義和團事件乃清廷、士大夫及人民合成之排外力量,結果徹底失敗,國人民族自尊深受打擊,由排外、仇外轉為懼外、媚外。而清廷為延續國祚,對洋人百般諂媚,國家尊嚴盡失。

5. 民族地位低落
各國輿論均認為義和團行動暴戾,視中國人為野蠻民族,從此中國國際地位更形下降,華僑及留學生在國外備受歧視。

6. 形成地方軍閥
 「庚子拳變」時,東南各省不奉朝命,擅自貿各國訂立「東南互保章程」,劃地自保,宣佈中立,開地方政權脫離中央之先例。此後,地方督撫權力日增,實為辛亥革命後各省獨立及民初軍閥割據之先聲。

7. 促成辛亥革命

八國聯軍一役,清廷盲目向外宣戰,充份暴露清廷的愚昧無能;《辛丑條約》的喪權辱國,國人益覺清廷無藥可救,於是紛紛走上革命一途,促成辛亥革命。

8. 引起日俄戰爭

俄國乘義和團之亂,派兵強佔中國東北,《辛丑條約》訂立後,各國先後撤兵,但俄國仍不撤兵,與日本利益有衝突,日、英遂結盟,防範俄國東侵,終引發1904年的日俄戰爭,中國東北成日俄戰場。

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與對後世影響

1. 懲兇謝罪
因日本使館書記杉山彬和德國公使克林德書記被義和團殺害,中國須派親王赴德﹑日謝罪,並懲辦與義和團有關的官員。

2. 賠償鉅款
賠款四億五千萬兩,分39年償還,連利息共九億八千二百餘萬兩,以關稅﹑鹽稅為擔保。

3. 設使館區
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區,由各國駐兵防守,華人一概不准居住。

4. 允許駐兵
禁止輸入軍火兩年;拆毀北京至大沽口所有炮台;准許各國在北京至山海關沿線12處要點駐兵。

5. 修定通商
各國通商章程中應修改之處或其他應辦的通商事項,清廷一概應允。

6. 置外交部
改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為外交部,位在六部之上,並變通各國使節覲見禮節。

7. 禁止排外
永遠禁止人民設立或加入排外組織,犯者處死;地方官不防範或鎮壓者,即令罷官;凡曾排外的城市,一律停辦科舉5年。

《辛丑條約》是一更喪權辱國的條約,使中國淪為次殖民地,清政府的威信破壞無餘,革命運動遂更形蓬勃,中國內部也面臨更大的變局。

辛丑條約

《辛丑條約》,亦稱《辛丑各國和約》、《北京議定書》,是中國清朝政府與英國、美國、日本、俄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奧匈、比利時、西班牙和荷蘭在義和 團運動失敗、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后簽定的一個和平協定。被認為是中國自第一次鴉片戰爭后簽署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之一。條約簽定於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 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條約。洋歷9月7日,因此有「九七國恥」一說。各國在辛丑條約的簽署
歷史

協定的正式名稱為「Austria-Hungary, Belgium, France, Germany, Great Britain, Italy, Japan, Netherland, Russia, Spain,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Final Protocol for the Settlement of the Disturbances of 1900」(中國與十一國關於賠償1900年動亂的最後協定)。原文是以法文為準。在國際法上,因為中國不承認與各國有正式交戰,事件是出於義和團的暴亂。故此辛丑條約只屬於一個協定,而並非和平條約。

參與八國聯軍的日本、法國、德國、意大利都有分割中國領土的想法。而俄國志在用其他條約獲得中國東北的領土。英美則以商業利益為重,希望保持中國門戶開放,並對日、俄的野心感到不安。最後達成的協議,沒有要求清政府割地,而只要求巨額的賠款。 

當時清朝政府內部有建議將首都遷往內地(西安)、繼續與聯軍作戰的建議。但是當時的清政府實際上已經沒有可靠的軍隊了。義和團已經被戰敗,山東以南省份的總督們早在義和團期間就已經與外國達成地方上的協議,違抗清政府支持義和團的決定。因此清政府決定簽署這個條約來保存自己。

代表中國方面簽署辛丑條約的是慶親王奕劻和北洋大臣李鴻章,代表外國簽署辛丑條約的是各國駐中國的大使。條約于1901年9月7日簽署,共12款,外加19條附件。

條約內容

* 第一款,中國派醇親王載灃赴德國向德皇就德國大使被殺一事道歉。德國大使遇害處建碑紀念。(這是八國聯軍入侵的直接原因。)
* 第二款,鼓勵義和團的大臣遭受懲罰(如兩位親王原判斬,後改為流放新疆、其他許多大臣被革職);反戰大臣、反對利用義和團的大臣加以復職或受嘉獎。
* 第三款,中國派大臣赴日本就日本使館官員被殺事道歉。
* 第四款,在動亂時期被損壞或污瀆的外國墳墓由各國使館重新恢復,中國為北京附近的每處墳墓付款一萬兩銀,為外省的每處付五千兩銀。
* 第五款,中國禁止進口軍火兩年。
* 第六款,中國共付各國戰爭賠償四億五千萬兩銀,分三十九年付清,每年利息為四釐,由中國的關稅和鹽稅來償付。
* 第七款,北京的大使館區內中國人不得居住,各國可以派兵保護。
* 第八款,大沽炮台以及北京到天津之間的炮台一律拆毀。
* 第九款,外國可以在北京至山海關之間駐紮軍隊。
* 第十款,中國對將來一切抗外行為予以懲罰。
* 第十一款,中國改善水道,以改善對外貿易。
* 第十二款,中國設立外務部作為對外的政府部門。

* 附件一,光緒帝批准簽署條約的聖旨。
* 附件二,光緒帝派醇親王載灃赴德的旨意。
* 附件三,光緒帝命令為被殺德使建碑的旨意。
* 附件四,光緒帝命令懲辦親王載勛等皇親的旨意。
* 附件五,光緒帝命令懲辦啟秀等大臣的旨意。
* 附件六,光緒帝命令加重上述懲罰的旨意。
* 附件七,光緒帝命令徐用儀等復職的旨意。
* 附件八,光緒帝命令在一些外國人被殺的縣五年內不進行科舉考試的旨意。
* 附件九,光緒帝命令那桐著赴日道歉的旨意。
* 附件十,被損外國墳墓單。
* 附件十一,光緒帝命令禁止進口軍火的旨意。
* 附件十二,中國對各國承認戰爭賠償的照會。
* 附件十三,同上。
* 附件十四,使館區界線。
* 附件十五,光緒帝禁止抗外行動的旨意。
* 附件十六,同上。
* 附件十七,中國改善水路河道的計劃。
* 附件十八,光緒帝設立黃浦河道局的旨意。
* 附件十九,中國對各國就設立外務部的照會。

第六款之賠款稱庚子賠款。1900年是庚子年。

條約影響

「辛丑條約」後,中國要負擔鉅大的賠款,百姓承受的苦難更深。此外,外國獲准在中國首都和一些要塞地方駐軍,中國成為國防薄弱的國家,中國人的民族自尊和自信心也受到創傷。這場動亂也使中國的革命派和部分國人看清了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因而紛紛支持反清的革命運動。

另外由於允許外國在北京附近駐軍,更是中日後發蘆溝橋事變點燃八年抗戰的遠因。

馬關條約--大清帝國、大日本帝國

馬關條約--大清帝國、大日本帝國

大清帝國大皇帝陛下及大日本帝國大皇帝陛下為訂立和約,俾兩國及其臣民重修和平,共享
幸福,且杜絕將來紛紜之端,大清帝國大皇帝陛下特簡大清帝國欽差頭等全權大臣太子太傅
文華殿大學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一等肅毅伯爵李鴻章、大清帝國欽差全權大臣二品頂戴
前出使大臣李經方、大日本帝國大皇帝陛下特簡大日本帝國全權辦理大臣內閣總理大臣從二
位勳一等伯爵伊藤博文、大日本帝國全權辦理大臣外務大臣從二位勳一等子爵陸奧宗光為全
權大臣,彼此校閱所奉諭旨,認明均屬妥實無闕。會同議定各條款,開列於左:

 第一款
中國認明朝鮮國確為完全無缺之獨立自主國。故凡有虧損其獨立自主體制,即如該國向中國
所修貢獻典禮等,嗣後全行廢絕。

 第二款
中國將管理下開地方之權並將該地方所有堡壘、軍器、工廠及一切屬公物件,永遠讓與日本。
 一、下開劃界以內之奉天省南邊地方。從鴨綠江口溯該江抵安平河口,又從該河口劃至鳳
   凰城、海城及營口而止,畫成折線以南地方;所有前開各城市邑,皆包括在劃界線內。
   該線抵營口之遼河後,即順流至海口止,彼此以河中心為分界。遼東灣東岸及黃海北
   岸在奉天所屬諸島嶼,亦一併在所讓界內。
 二、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
 三、澎湖列島。即英國格林尼次東經百十九度起、至二百二十度止及北緯二十三度起、至
   二十四度之間諸島嶼。

 第三款
前款所載及黏附本約之地圖所劃疆界,俟本約批准互換之後,兩國應各選派官員二名以上為
公同劃定疆界委員,就地踏勘確定劃界。若遇本約所約疆界於地形或地理所關有礙難不便等
情,各該委員等當妥為參酌更定。各該委員等當從速辦理界務,以期奉委之後限一年竣事。
但遇各該委員等有所更定畫界,兩國政府未經認准以前,應據本約所定畫界為正。

 第四款
中國約將庫平銀二萬萬兩交與日本,作為賠償軍費。該款分作八次交完:第一次五千萬兩,
應在本約批准互換六個月內交清;第二次五千萬兩,應於本約批准互換後十二個月內交清;
餘款平分六次,遞年交納;其法列下:第一次平分遞年之款於兩年內交清,第二次於三年內
交清,第三次於四年內交清,第四次於五年內交清,第五次於六年內交清,第六次於七年內
交清;其年分均以本約批准互換之後起算。又第一次賠款交清後,未經交完之款應按年加每
百抽五之息;但無論何時將應賠之款或全數或幾分先期交清,均聽中國之便。如從條約批准
互換之日起三年之內能全數清還,除將已付利息或兩年半或不及兩年半於應付本銀扣還外,
餘仍全數免息。

 第五款
本約批准互換之後限二年之內,日本准中國讓與地方人民願遷居讓與地方之外者,任便變賣
所有產業,退去界外。但限滿之後尚未遷徙者,酌宜視為日本臣民。又,臺灣一省應於本約
批准互換後,兩國立即各派大員至臺灣限於本約批准後兩個月內交接清楚。

 第六款
中日兩國所有約章,因此次失和自屬廢絕。中國約俟本約批准互換之後,速派全權大臣與日
本所派全權大臣會同訂立通商行船條約及陸路通商章程;其兩國新訂約章,應以中國與泰西
各國見行約章為本。又,本約批准互換之日起、新訂約章未經實行之前,所有日本政府官吏
臣民及商業、工藝、行船船隻、陸路通商等,與中國最為優待之國禮遇護視一律無異。中國
約將下開讓與各款,從兩國全權大臣畫押蓋印日起,六個月後方可照辦。
 第一、見今中國已開通商口岸以外,應准添設下開各處,立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
    來僑寓、從事商業工藝製作。所有添設口岸,均照向開通商海口或向開內地鎮市章
    程一體辦理;應得優例及利益等,亦當一律享受:
     一、湖北省荊州府沙市,
     二、四川省重慶府,
     三、江蘇省蘇州府,
     四、浙江省杭州府。
    日本政府得派遣領事官於前開各口駐紮。
 第二、日本輪船得駛入下開各口附搭行客、裝運貨物:
     一、從湖北省宜昌溯長江以至四川省重慶府,
     二、從上海駛進吳淞江及運河以至蘇州府、杭州府。
    中日兩國未經商定行船章程以前,上開各口行船務依外國船隻駛入中國內地水路見
    行章程照行。
 第三、日本臣民在中國內地購買經工貨件若自生之物、或將進口商貨運往內地之時欲暫行
    存棧,除勿庸輸納稅鈔、派徵一切諸費外,得暫租棧房存貨。
 第四、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商口岸、城邑任便從事各項工藝製造;又得將各項機器任便裝
    運進口,只交所訂進口稅。日本臣民在中國製造一切貨物,其於內地運送稅、內地
    稅鈔課雜派以及中國內地沾及寄存棧房之益,即照日本臣民運入中國之貨物一體辦
    理;至應享優例豁除,亦莫不相同。嗣後如有因以上加讓之事應增章程條規,即載
    入本款所稱之行船通商條約內。

 第七款
日本軍隊見駐中國境內者,應於本約批准互換之後三個月內撤回;但須照次款所定辦理。

 第八款
中國為保明認真實行約內所訂各款,聽允日本軍隊暫佔守山東省威海衛。又,於中國將本約
所訂第一、第二兩次賠款交清、通商行船約章亦經批准互換之後,中國政府與日本政府確定
周全妥善辦法,將通商口岸關稅作為剩款並息之抵押,日本可允撤回軍隊。倘中國政府不即
確定抵押辦法,則未經交清末次賠款之前,日本應不允撤回軍隊;但通商行船約章未經批准
互換以前,雖交清賠款,日本仍不撤回軍隊。

 第九款
本約批准互換之後,兩國應將是時所有俘虜盡數交還。中國約將由日本所還俘虜並不加以虐
待若或置於罪戾;中國約將認為軍事間諜或被嫌逮繫之日本臣民,即行釋放。並約此次交仗
之所有關涉日本軍隊之中國臣民,概予寬貸;且飭有司,不得擅為逮繫。

 第十款
本約批准互換日起,應按兵息戰。

 第十一款
自本約奉大清帝國大皇帝陛下及大日本帝國大皇帝陛下批准之後,定於光緒二十一年四月十
四日,即日本明治二十八年五月初八日在煙臺互換。

為此,兩國全權大臣署名蓋印,以昭信守。
 大清帝國欽差全權大臣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一等肅毅伯爵李鴻章 (押印)。
 大清帝國欽差全權大臣二品頂戴前出使大臣李經方 (押印)。
 大日本帝國全權辦理大臣內閣總理大臣從二位勳一等伯爵伊藤博文 (押印)。
 大日本帝國全權辦理大臣外務大臣從二位勳一等子爵陸奧宗光 (押印)。
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明治二十八年四月十七日訂於下之關(繕寫兩分)。

西巡迴鑾始末

西巡迴鑾始末

上諭

光緒二十六年三月十八日上諭

各省鄉民設團自衛,保護身家,本古人守望相助之誼,果能安分守法,原可聽其自便。但恐其間良莠不齊,或藉端與教民為難,不知朝廷一視同仁,無公畛域。該民人等所當仰體此意,無得懷私逞忿,致啟釁端,自乾咎戾。著各該督撫嚴飭地方官隨時剴切曉諭,務使各循本業,永久相安,庶無負諄諄誥誡之意。欽此。


五月初二日上諭

邇來近畿一帶,鄉民練習拳勇,良莠錯出,深恐別滋事端,迭經諭令京外各衙門嚴行禁止。近聞鄉民中,多有游勇會匪溷跡其間,藉端肆擾,甚至戕殺武員,燒毀電桿鐵路。似此愍不畏法,其與亂民何異?著派出之統兵大員,及地方文武,迅即嚴拿首要,解散脅從。儻敢列仗抗拒,應即相機剿辦,以昭炯戒。現在人心浮動,遇事生風,凡有教堂教民地方,均應實力保護,俾獲安全而弭禍變。欽此。


五月初十日上諭

西巡迴鑾始末


西教流傳中國,歷有年所,該教士無非勸人為善,而教民等人從無恃教滋事,故爾民教均各相安,各行其道。近來各省教堂林立,教民繁多,遂有不逞之徒,溷跡其間,教士亦難遍查優劣,而該匪徒藉入教為名,欺壓平民,武斷鄉裡,涼亦非該教士所願。至義和拳會,在嘉慶年間,亦曾例禁,近因其練藝保身,守護鄉裡,並未滋生事端,是以前降諭旨,著令各地方官妥為彈壓;無論其會不會,無論其匪不匪,如有藉端滋事,極應嚴拿懲辦。是教民,拳民,均為國家赤子,朝廷一視同仁,不分教會;即有民教因案涉訟,亦曾諭令各地方官持平辦理。


乃近來各府廳州縣積習相沿,因循玩誤,平日既未能聯屬教士,又不能體恤民情,遇有民教涉訟,未能悉心考察,妥為為理,致使積怨已深,民教互仇。遂有拳民以仇教為名,倡立團會;再有姦民會匪附入其中,藉端滋擾,拆毀鐵路,焚燒教堂。至鐵路原系國家所造,教堂亦系教士教民所居,豈得任意焚毀!


是該團等,直與國家為難,實出情理之外!昨已簡派順天府府尹兼軍機大臣趙舒翹前往,宣佈曉諭該團民等,應即遵奉一齊解散,各安生業。倘有姦民會匪,從中慫恿煽惑,希圖擾害地方,該團民即行交出首要,按律懲辦。若再執迷不悟,即系亂民,一經大兵剿捕,勢必父母妻子離散,家敗人亡,仍負不忠不孝之名。後悔何及!朝廷深為吾民惜也。經此次宣諭之後,如仍不悛,即著大學士榮祿分飭董福祥,宋慶,馬玉昆等,各率所部,實力剿捕,仍以分別首從,解散脅從為要。至派出隊伍,原所以衛民;近聞直隸所派之軍,不但未能保護彈壓,且有騷擾地方情事。即著直隸總督裕祿嚴行查辦,並著裕祿派員查訪,倘有不肖營哨各官不能嚴束勇丁,即以軍法從事,決不寬貸!此旨即著刊刻謄黃,遍行曉諭軍民人等一體知之。欽此。


西巡迴鑾始末


同日上諭

前因近畿一帶,拳民藉端滋事,人心浮動,迭經諭令,嚴行查辦。近來京城地面,往往有無籍之徒,三五成群,執持刀械,游行街市,聚散無常。若不亟行嚴禁,實屬不成事體!步軍統領衙門,順天府,五城均有緝捕匪徒稽查地方之責,豈容此輩麇聚輦轂,紛紛擾擾,搖惑人心!除諭飭管理神機營,虎神營,王大臣等,將所部弁兵全行駐廣,並遣馬步隊伍各按地面晝夜梭巡,倘有匪徒聚眾生事,即得拿辦外,並責成步軍統領衙門,順天府,五城嚴飭該管員弁兵役人等,各分汛地,嚴密巡查。遇有形跡可疑及結黨械持造言生事之人,立即嚴拿懲辦,毋稍疏懈,以遏亂萌而靖地方。欽此。


五月十四日上諭

廖壽恆,著毋庸在總理務國事務衙門行走。欽此。


同日上諭

端郡王載漪,著管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禮部尚書啟秀,工部右侍郎溥興,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那桐,均著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上行走。現在時事艱難,該王大臣等務當實心任事!欽此。


五月十七日上諭

十五日永定門外,有日本書記官杉山彬被匪徒殺害之事,聞之實深惋惜。鄰國客卿,本應隨時保護,今匪徒蜂起,尤宜加意嚴防。迭經諭令各地方官,著派巡緝密為保護,奚止三令五申!乃輦轂之地,竟有日本書記被害之事!該地方文武,既不預為防範,凶犯亦未拿獲,實屬不成事體!著各該衙門上緊


西巡迴鑾始末


勒限嚴拿凶犯,務獲盡法懲治。倘逾限不獲,定行嚴加懲處。


欽此。


同日上諭

近來畿輔一帶,拳匪滋事,擾及京城地方。迭經明降諭旨,曉諭解散,並飭下京營及近畿各軍各分派嚴為防範。乃近日焚殺之案,仍復層見迭出。姦匪造作謠言,仇視教民,波及良善,於朝廷禁令視若弁髦。無論結黨橫行,戕殺有據,即使偽托良民,不遵勸諭,問自來立國之道,果有縱容亂民而以自圖者乎?況現經查訪,拳民結黨,實有游勇會匪混跡其間,肆行搶劫。


昨日諭令剛毅,趙舒翹等,前赴良鄉,涿州等處,宣佈朝廷德意。各該處安分拳民,業已具結毀棚,相率解散。足見各處毀殺之案,類系姦匪所為。朝廷不論其滋事與否,以為良莠之別,此等匪徒亟宜嚴加懲辦,不容稍事姑息。著宋慶督飭馬玉昆刻日帶隊馳赴近畿一帶,沿途實力剿捕。仍著嚴拿首犯,解散脅從為要義。至派出各營,務宜嚴申紀律,不准藉端滋擾,以清姦宄而安良善。將此通諭知之。欽此。


十九日上諭

昨因拳匪滋擾京城,曾飭令步軍統領衙門嚴拿首要,認真梭巡。前拿獲造言生事喧喊惑眾之犯,業經交刑部正法。乃昨日夜間,城內各處焚毀如舊,且有姦宄從中煽惑,竟敢明目張膽,沿途喊殺,持械尋仇,間有殺害情事。官兵任其猖獗,城門由其出入,人心日多數驚,居民不得安業。輦轂之下,擾亂至此,若再不嚴行懲辦,為禍不堪設想。著步軍統領嚴飭各地方官兵,並著神機營,虎神營,各派馬步隊伍,添派武衛中軍弁兵,會同彈壓,加意梭巡;遇有持械喊殺之犯,立即拿獲,


西巡迴鑾始末


送交提督衙門,即行正法。並著勒限將首要各犯迅即嚴拿,不准再事姑息。其僅止附和脅從之犯,應飭令刻即解散,遞解出城。城內設立壇棚,應盡行拆去。並派載瀛,奕功,溥良,載卓巡查街巷,遇有隊伍緝捕不力,隨時稽查參辦。至各城門啟閉出入,尤宜加意慎重。著派崇勛,祥普,澧深,伊立布,克蒙額,英信,松鶴,色普徵額,德雲分駐九門,監查啟閉出入,九城以外,著五城御史一體認真查辦,現成中城御史陳璧倡率辦理。並著派慶親王奕劻,端郡王載漪,貝勒載濂,大學士榮祿,督飭派出各員及馬步各兵,地方文武,實力遵行。倘有疏懈坐誤,即行據實嚴參。欽此。


上諭

李鴻章著迅速來京。兩廣總督著德壽兼署。袁世凱著酌帶所部迅速來京。如膠奧地方緊要,該撫不克分身,著揀派得力將領統帶來京。此旨著裕祿分別轉電李鴻章,袁世凱,毋稍遲誤。將此由六百裡加緊諭令知之。欽此。


上諭

近因民教尋仇,匪徒乘機燒搶,京城內外擾亂已極。著各直省督撫迅速挑選馬步隊伍,就地方兵力餉力,酌派得力將弁統帶數營星夜赴京師聽候調用。根本之地情形急迫,勿得刻延。


將此由六百裡加緊各諭令知之。欽此。


上諭

近因民教尋仇,訛言四起,匪徒乘亂燒搶迭出。所有各國使館,理應認真保護,著榮祿迅速派武衛中軍得力隊伍,即日前往東交民巷一帶,將各使館實力保衛,不得稍有疏虞。如使


西巡迴鑾始末


館眷屬人等,有願暫行赴津,原應沿途一體保護,惟有鐵路未通,若由陸遄行,降護恐難周妥。應仍照常安居,俟鐵路修複,再行查看情形,分別辦理。欽此。


上諭

現在各國業經開釁,京師戒嚴,所有城守事宜,即應妥為籌備。著派載勛,載濂,督飭八旗滿蒙漢驍騎營官兵嚴密防守。


並派都統裕德,廣忠,符珍,敬信,恩佑,貴恆,副都統芬車,希朗阿等八員,各按段落晝夜梭巡。均歸載勛節制。勿得稍有疏虞。欽此。


五月二十四日上諭

近日京城內外,拳民仇教,與洋人為敵,教堂教民連日焚殺,蔓延太甚,剿撫兩難。洋兵麇聚津沽,中外釁端已成,將成如何收拾,殊難逆料。各省督撫,受國厚恩,誼同休戚,事局至此,當無不竭力圖報者。應各就本省情形,通盤籌畫於選將,練兵,籌餉三大端。如何保守疆土,不使外人逞志,如何接濟京師,不使朝廷坐困;事事均求實際。沿江沿海各省,彼族覬覦已久,尤關緊要。若再遲疑觀望,坐誤事機,必至國勢日蹙,大局何堪設想?是在各督撫互相勸勉,聯絡一氣,共輓危局。時勢緊迫,企盼之至!將此由六百裡加緊通諭知之。欽此。


五月二十九日旨

李鴻章,李秉衡等各電均悉。此次之變,事機雜出,均非意料所及。朝廷慎重邦交,從不肯輕於開釁。奏稱中外強弱情形,亦不待智者而後知。團民在輦轂之下,仇教焚殺,正在剿


西巡迴鑾始末


撫兩難之際,而二十日各國兵艦已在津力索大沽炮台,限二十一日二點鐘交付。羅榮光未肯應允,次日,彼即開炮轟擊,羅榮光不得不開炮還擊。相持竟日,遂至不守,非釁自我開。現在兵民交憤,在京各使館勢甚危迫,我仍儘力保護。此都中近日情形也。大局安危正難逆料,爾沿海沿江各督撫惟當凜遵迭次諭旨,各盡其職之所當為,相機審勢,竭力辦理,是為至要!欽此。


五月二十八日上諭

裕祿奏稱洋人肇釁,驟起兵端,連日接仗獲勝一折,覽奏實深嘉慰。我朝與各國和好有年,乃因民教相仇之故,竟至決裂,恃其堅甲利兵攻我大沽口炮台,又由紫竹林分路出戰。經裕祿四處分派,復經義民竭力相助,以血肉之軀,與槍炮相搏。


廿一二等日,擊壞兵船兩隻,殺敵不少。眾志成城,民心既固,兵氣亦揚。所有助戰之義和團人民,不用國家一兵,不糜國家一餉,甚至髫齡童子執干戈以衛社稷者,皆仰托祖宗之照鑒,神聖之護持,使該萬眾一心。即此義勇,先行傳旨嘉獎;候事定後,再行加恩。為團民者,惟當同心戮力禦侮,效力始終無懈,朕實有厚望焉!欽此。


六月初一日上諭

我朝二百數十年,深仁厚澤,凡遠人來中國者,列祖列宗,罔不待以懷柔之道。迨道光咸豐年間,準彼等互市;並乞在我中國傳教,朝廷以其勸人為善,勉如所請。初亦就我範圍,遵我約束,乃近數年憑陵我國家,侵占我土地,蹂躪我人民,勒索我財物。朝廷稍加遷就,彼等肆其凶橫,日甚一日,無所不至,小則欺壓平民,大則侮慢神聖。我國赤子,仇怨鬱結,人


西巡迴鑾始末


人欲得而甘心。此義勇焚毀教堂,屠殺教士所由來也。朝廷仍不肯開釁,仍如前保護,誠恐傷吾人民。故再降旨申明,保護使館,撫恤都民,解釋夙嫌。朝廷柔服遠人,至矣,盡矣。乃彼等不知感激,反肆要挾,昨日公然有教士照會,令我退出大沽口炮台,歸彼看管,否則以力襲取。危詞恫喝,意在肆其披猖,震動我畿輔。平日交鄰之道,初未嘗失禮,乃自稱教化之國,竟無禮橫行,將恃其兵堅器利,自取決裂如此!朕臨御二十餘年,待百姓如愛子,百姓亦戴朕如天帝;況慈聖中興宇宙,恩德所被,浹髓淪肌。祖宗憑依,神只感格,人人忠憤,曠代所無。朕今涕泣以告先廟,慷慨以誓師徒,與其苟且圖成,貽羞萬古,何若大張撻伐,一決雌雄?連日召見大小臣工,詢謀僉同。近畿及山東等省,義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數十萬人,甚至五尺童子,人人執干戈而衛社稷。彼恃詐謀,我恃天理;彼恃悍力,我恃人心。無論我國忠信甲胃,禮義干櫓,人人敢死;即土地廣有二十餘省,義民多至四百餘兆,何難摧翦彼凶,以張我國為之勢?其有同心敵愾,臨陣衝鋒,抑或尚義捐資,以助軍餉,朝廷不惜破格加賞;苟其自外生成,臨陣退諉,甘心從逆,竟為漢姦,朕即刻加誅,決不寬貸。大小臣庶,其各懷忠義之心,共泄神人之憤。朕實有厚望焉。欽此。


上諭

義和團民紛集京師及天津一帶地方,未便無所統屬。著派莊王載勛,協辦大學士剛毅統率。並派左翼總兵英年,右翼總兵英耆,署右翼總兵載瀾,會同辦理。即補參領文瑞著派為翼長。諸團眾努力王家,同仇敵愾,總期眾志成城,始終勿懈,是為至要!欽此。


西巡迴鑾始末


上諭

現在中外失和,需用浩繁,庫儲支絀,所有各省應解各項京餉,著即迅速籌撥解京。海道不通,票號停歇,應揀派練事之員,由陸路趲程趕解。行抵近畿,探明道路情形,妥慎管解前進,毋稍貽誤。將此由六百裡各諭令知之。欽此。


六月初三日旨

此次中外開釁其間事機紛湊,處處不順,均非意計所及。


該大臣等遠隔重洋,無由深悉情形,即不能向各外部切實聲明,達知中國本意。特為該大臣等縷悉言之。先是直東兩省有一種亂民各就村落練習拳棒,雜以神怪。地方官失於覺察,遂致相煽成風。旬月之間幾於遍地皆是,甚至沿及京城,亦皆視若神奇,翕然附和。遂有桀黠之徒,倡為仇教之說。五月中旬,猝然發難,焚燒教堂,戕殺教民,闔城洶洶,勢不可遏。當幾聞初起之時,各國請調洋兵到京保護使館。朝廷以時勢頗迫,慨允破格許之。各國通計到京洋兵不下五百人,此中國慎重邦交之明證也。各國在京使館,平日與地方尚屬無怨無德;而自洋兵入城以後,本能專事護館,或有時上城放槍,或有時四齣巡街,以致屢有放槍傷人之事,甚或任意游行,幾欲闌入東華門,被阻始止。於是兵民交憤,異口同聲。匪徒乘隙橫行,燒殺教民,益無忌憚。各國遂添調洋兵,中途為亂黨截殺,迄不能前。


蓋此時直東兩省之亂黨已鎔成一片,不可開交矣。朝廷非不欲將此種亂民下令痛剿,而肘腋之間,操之太蹙,深恐各使館保護不及,激成大禍,亦恐直東兩省同時舉事,將兩省教士教民使無遺類,所以不能不躊躇審顧者以此。爾時不得已,乃有令各使臣暫避至津之事。正在彼此商議間,突有德使克林德晨赴總署,途中被亂民傷害之案。德使蓋先日函約赴署,該署因路


西巡迴鑾始末


途擾亂,未允如期候晤者也。自出此案,亂民皆成騎虎之勢,並護送使臣赴津之舉,亦不便輕率從事矣。惟有飭保護使館之兵,嚴益加嚴,以防倉猝。不料五月二十日,即有大沽海口洋員面見守台提督羅榮光索讓炮台之事,謂如不允,便當於明日兩點鐘用力占據。羅榮光職守所在,豈敢允讓?乃至日果先開炮擊台。相持竟日,遂至不守自此兵端已啟,卻非釁自我開。


且中國即不自量,亦何至與各國同時開釁,並何至恃亂民以與各國開釁。此意當為各國所深諒。以上委曲情形,及中國萬不得已而作此因應之處,該大臣等各將此旨詳細向各外部切實聲明,達知中國本意。現仍嚴飭帶兵官照常保護使館,惟力是視。


此種亂民,設法相機自行懲辦。各該大臣在各國遇有交涉事宜,仍照常辦理,不得稍存觀望,將此各電諭知之。欽此。


六月初三日上諭

李鴻章等奉諭暫行停還洋款,據實核計,請旨遵行一折。


據稱洋款若停,牽動內地釐金,亦礙小民生計,轉於餉需有害,京餉及北上諸軍餉項無從接濟等語。初議停還洋款,原因湊解軍需起見,倘各海關如常收稅,內地釐金亦不短絀。即著照所議查照成案,按期解還歸款,用昭大信。將此諭知戶部,並由六百裡諭令袁世凱,即著該撫轉電李鴻章,劉坤一等知之。原折著抄給閱看。欽此。


初八日上諭

前因近畿民教滋事,激成中外兵端,各國使臣在京,理應一律保護。迭經總理衙門王大臣致函慰問,並以京城人心未靖,防範難周,與各使臣商議,派兵護送前往天津暫避,以免驚恐。


即著大學士榮祿預行遴派妥實文武大員,帶同得力兵隊,俟該


西巡迴鑾始末


使臣定期何日出京,沿途妥為保護。倘有匪徒窺伺,搶掠尋事,即行剿擊,不得稍有疏虞。各使臣未出京以前,如有通信本國之處,但系明電,即由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速為辦理,毋稍延擱,用示朝廷懷柔遠人,坦懷相與之至意。欽此。


十三日上諭

此次中外啟釁,各國不無誤會,中國地方官亦有辦理不善之處。兵連禍結,有乖夙好,終非全球之福。著授李鴻章為全權大臣,即日電商各國外部,先行停戰。仍將應行議結事宜,分別妥商。請旨遵行。欽此。


十六日上諭

現在北方釁事,各直省軍務倥傯,所有本年恩科鄉試如果展緩數月,未始不可舉行。第恐天氣漸寒,各士子殊形勞苦,且各省放榜過遲,於舟車亦多窒礙。著即展緩至明年三月初八日鄉試,八月初八日會試,以示體恤。各省已放正副考官,即著回京供職。至庚子正科鄉試,及次年會試,並著按照年分以次遞推。禮部知道。欽此。


二十一日上諭

此次中外肇釁,起於民教之相鬧,嗣因大沽炮台被占,以致激成兵端。朝廷誼重邦交,仍不肯輕於決絕,迭經明白諭旨保護使館,並諭各省保護教士。現在兵事未弭,各國商民在中國者甚多,均應一律保護。著該將軍督撫查明各國洋商教士在通商各埠及各府州縣者,按照條約一體認真保護,不得稍有疏虞。上月日本書記杉山彬被戕,正深駭異,乃未幾復有德國公使被害之事。該公使駐京辦理交涉,遽遭傷害,惋惜尤深。應


西巡迴鑾始末


仍嚴飭勒拿凶手,務獲究辦。所有此次天津開戰後,除因戰事外,其因亂無故被害之洋人教士等,及損失物產,著順天府直隸總督飭屬分別查明,聽候匯案核辦。至近日各處土匪亂民焚毀劫掠,擾害良民,實屬不成事體。著該督撫及各統兵大員查明實在情形,相機剿辦,以靖亂源。將此通諭知之。欽此。


同日上諭

裕祿等奏津郡失陷,請治罪各折片。裕祿著革職留任。宋慶著交部議處。餘著照所議辦理。欽此。


同日上諭

中外開釁以來,我皇太后迭次頒發內帑,遍給將士義團。


慈恩優渥,有加無已。當此時局艱危,爾將士等必當感激圖報,共建殊勛。其有奮勇力戰,殺敵致果者,定予以不次之賞。如有臨陣退縮,畏葸不前者,即在軍前正法,並將統兵嚴治其罪。


現在大沽炮台已被洋人占據,著裕祿督飭羅榮光等各營並義和團民迅圖恢復,毋稍遷延。至行軍以紀律為先,各營弁兵,如有搶掠財物,騷擾地方等情,除將滋事弁兵就地正法外,並將該管營哨各官以軍法從事。徜統帶各員不能嚴加約束,亦必一併從嚴治罪。勿謂言之不預也。欽此。


上諭

昨已將團民仇教,剿撫兩難,及戰釁由各國先開各情形,諭李鴻章,李秉衡,劉坤一,張之洞等矣。爾各督撫度勢量力,不欲輕構外釁,誠老成謀國之道。無如此次義和團民之起,數月之間,京城蔓延已遍,其眾不下十數萬,自民兵以至王公府第。處處皆是,同聲與洋教為仇,勢不兩立。剿之則即刻禍起


西巡迴鑾始末


肘腋,生靈塗炭,只合徐圖輓救。奏稱信其邪術以保國,似不諒朝廷萬不得已之苦衷。爾各督撫知內亂如此之急,必有寢食難安,奔走不遑者,安肯作一面語耶?此乃天時人事,相激相隨,遂致如此。爾各督撫勿再遲疑觀望,迅速籌兵,籌餉,力保疆土。如有疏失,惟各督撫是問。將此電諭各督撫知之。欽此。


上諭

袁世凱代奏善聯,許應騤請保衛使臣各折片。春秋之義不戮行人,朝廷辦法,亦豈有縱令兵民遷怒使臣之理?一月以來,除德使被亂民戕害,現在嚴行查辦外,其餘各國使臣,朝廷苦心保護,幸各無恙,著即知照。欽此。


上諭

現在天津失陷,京師戒嚴,斷無不戰而和之理。惟春秋之義,不斬行人,一月以來,除德使被亂民戕害,現在嚴行查辦外,其餘各國使臣,朝廷幾費經營,苦心保護,均各無恙。但恐各督撫誤會意旨,以保護為議和之地,竟置戰守事宜於不顧,是自弛藩籬,後患更不堪設想。著沿江沿海各省督撫,振刷精神,於一切戰守事宜,趕緊次第籌辦。倘竟漫無佈置,萬一疆土有失,定惟該督撫是問。將此由六百裡加緊各諭令知之。欽此。


上諭

前因兵勇改練洋操,以至服飾一切,均用洋式,貽誤匪淺,當經諭令各省,一律仍歸舊制。惟恐各省或因改練業已成軍,憚於紛更,仍沿用洋裝洋號,將來必致為害。著再申諭各路統


西巡迴鑾始末


兵大臣,務即悉數更換,統歸中國舊日兵勇服飾,是為至要。


欽此。


上諭

直隸總督著李鴻章調補,並兼充北洋大臣。現在天津防務緊要,李鴻章未到任以前,仍責成裕祿會同宋慶妥籌辦理,不得因簡放有人,稍涉諉卸。欽此。


上諭

統帶武衛前軍直隸提督聶士成,從前著有戰功,訓練士卒,亦尚有方。乃此次亦理防剿,種種失宜,屢被參劾,實屬有負委任。昨降旨將該提督革職留任,以觀後效。朝廷曲予矜全,望其力圖振作,藉續前愆;詎意竟於本月十三日督戰陣亡。多年講求洋操,原期殺敵致果,乃竟不堪一試,言之殊堪痛恨!


姑念該提督親臨前敵,為國捐軀,尚非退葸者比。著開復處分照提督陣亡例賜恤,用示朝廷格外施恩,策勵戎行之至意。欽此。


上諭

劉坤一奏籌辦防務情形一折,所稱江海要隘及沿江港汊佈置情形,及防守內地兼護運道等項,辦法均尚周密。即著照所擬迅速辦理。但敵謀叵測,該督務當隨時激勵將士,加意嚴防。


倘有敵人侵犯,即行奮勇堵擊,力挫凶鋒,是為至要。將此由六百裡諭令知之。欽此。


上諭

義和團民為國宣力,人數既眾,良莠不齊,甚且有意尋仇,


西巡迴鑾始末


肆行無忌。本月竟有偽義和團戕殺副都統慶恆家屬一案。當經該統率王大臣查明,將該偽義和團正法五人。乃聞尚有人嘵嘵不已,竟將慶恆凌虐至死,殊屬不知法紀。著該王大臣確切查明,務將真正義和團□□□□□□□□□□。其有匪徒假托義和團之名,尋釁焚殺,著照土匪之例,即行嚴辦。經此次淘汰後,義和團之真心向善者,益當愛惜聲名,同心禦侮,其偽托之匪徒,自無所逃於顯黃。從此涇渭攸分,當亦該團之所深願也。欽此。


上諭

劉坤一等奏相機審勢,妥籌辦法一折。朝廷本意,原不欲輕開邊釁,曾致書各國,並電諭各疆臣,復屢次明降諭旨,以保護使臣及各口岸商民,為盡其在我之責,與該督等意見正復相同。現幸各國使臣除克林德外,餘均平安無恙。日前並給各使館蔬果食物,以示體恤。如各國恃其兵力,進犯各省,自應保守疆土,竭力抵禦。即使目前相安無事,亦應嚴密籌備,以防意外之變。惟總不欲兵釁自我而開。一面將坦懷相與之意,宣示各國使館,共籌補救之方以維大局,不得輕聽浮言,致多齟齬,是為至要。由六百裡加緊各諭令知之。欽此。


上諭

團軍與洋人為難情形,前曾疊諭李鴻章,張之洞,李秉衡等,會同籌議覆奏。茲據奏到,言兵釁萬不可開,團軍急宜剿除等語,誠老成謀國之道。無如此種團民京津一帶,已不下十餘萬人,聲勢赫赫,誓與洋教為難,甚至宮禁前後,所在多有,剿之轉恐患生不測,不若因而用之,尚可轉危為安。此乃天時人事相迫而成,各督撫毋得再行觀望,徒事委蛇。務須振刷精


西巡迴鑾始末


神,籌餉練兵,各保疆土。倘有疏虞,惟各督撫是問。將此通諭知之。欽此。


上諭

現在中外正開戰釁,直隸天津地方義和團民會同官軍助戰獲勝,業經降旨嘉獎。此等義民所在多有,各督撫如能招集成團,藉御外侮,必能得力。如何辦法,迅速復奏。沿海沿江各省,尤宜急辦。將此由六百裡加緊通諭知之。欽此。


七月二十六日上諭

我朝以忠厚開基,二百數十年,厚澤深仁,淪浹宇內。薄海臣民,各有尊君親上,效死勿貳之義。是以蕩平逆亂,海宇又安,皆賴我列祖列宗文謨武烈,超越前古,亦以累朝親賢夾輔,用能巨集濟艱難。迨道光咸豐以後,漸滋外患,賴廟謨默運,卒能轉危為安。朕以沖齡,入承大統,仰稟聖母皇太后懿訓,於祖宗家法恭儉仁恤諸大端,未敢稍有隕越,亦薄海臣民所共見共聞。不謂近日釁起,團教不和,變生倉猝,竟震驚九廟,慈輿播遷。自顧藐躬,負罪實甚。然禍亂之萌,匪伊朝夕。果使大小臣工有公忠體國之忱,無泄沓相安之習,何至一旦敗壞若此!爾中外文武大小臣工,天良俱在,試念平日之受恩遇者安在,今見國家阽危若此,其將何心為心乎?知人不明,皆朕一人之罪。小民何辜?遭此塗炭,朕尚何所施其責備耶?朕為天下之主,不能為民捍患,即身殉社稷,亦復何所顧惜?敬念聖母春秋已高,豈敢有虧孝養?是以恭奉鸞輿,暫行巡幸太原。


所幸就道以來,慈躬安健無恙,當可為天下臣民告慰。自今以往,斡旋危局,我君臣責無旁貸。其部院堂司各官,著分班速赴行在,以資整理庶務。各直省督撫,更宜整頓邊防,力顧邊


西巡迴鑾始末


圉。前據劉坤一,張之洞等奏沿海沿江各口商務照常如約保護,今仍應照議施行,以昭大信。其各省教民,良莠不齊,苟無聚眾作亂情形,即屬朝廷赤子,地方官仍宜一體撫綏,毋得歧視。


要知國家設官,各有職守。不論大小京外文武,咸宜上念祖宗養士之恩,深維君辱臣死之義,?薪嘗膽,勿托空言,於一切用人,行政,籌餉,練兵,在在出以精心,視國事如家事,毋怙非而貽誤公家,毋專己而輕排群議,滌慮洗心,匡予不逮。


朕實不德,庶幾不遠而復天心之悔禍可期矣。將此通諭知之。


欽此。


二十八日上諭

自來圖治之原,必以明目達聰為要。此次內訌外侮,倉猝交乘,頻年所全力經營者,毀於一旦。是知禍患之伏於隱微,為朕所不及察者多矣。懲前毖後,能不寒心!自今以往,凡有奏事之責者,於朕躬之過誤,政事之闕失,民生之休戚,務當隨時獻替,直陳無隱。當此創重痛深之後,如猶惡聞諍論,喜近讒諛,朕雖薄德,自問當不至此。設平日未懷忠悃,臨時漫摭浮詞,甚或假公濟私,巧為嘗試,則爾諸臣之負朕實深。苟具天良,不應有此。所冀內外臣工,各矢忠忱,並支危局,庶幾集思文益,用以祛弊扶衰。朕惓惓有厚望焉。將此通諭知之。


欽此。


八月十五日軍機處廷寄

李鴻章劉坤一張之洞等會奏摺片暨李鴻章初九日電奏同日


覽悉。七月二十一日之變,罪在聯躬,悔何可及!該大學士等與國同休戚,力圖輓救,宗社有靈,實深鑒之。所陳各節,悉系目前最要機宜。慶親王奕劻,計約初十日可以到京,本日復


西巡迴鑾始末


有旨加派榮祿會同辦理。現在俄戶部允為撤兵,是機有可乘,不可一誤再誤,該大學士應即馳赴天津,先行接印,仍即日進京會商各使速迅開議。至罪己之詔,業於七月二十六日明降諭旨,播告天下,該大學士此時當已接到。自行剿匪一節,該大學士未到任以前,已責成廷雍認真辦理,本日亦有明發諭旨矣。


其餘皆當照請施行。惟事有次第,不得不略分先後耳。朕恭奉慈輿,一路安善,現距太原兩站,駐蹕久暫,俟抵太原後體察情形再定進止。此次變起倉猝,該大學士此行,不特安危系之,抑且存亡系之,旋乾轉坤,匪異人任,勉為其難,所厚望焉。


此旨仍著端方轉電李鴻章等知之。欽此。


八月十四日行在上諭

朕此次恭奉鑾輿,暫幸太原,當經先後派出榮祿,徐桐,昆岡,崇禮,裕德,敬信,溥善,阿克丹,那桐,陳夔龍,充留京辦事大臣,復令慶親王奕劻回京會同李鴻章與各國議辦一切事宜。此案初起,義和團實為肇禍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剿除不可。直隸地方,義和團蔓延尤甚。李鴻章未到任以前,廷雍責無旁貸。即著該護督督飭地方文武嚴行查辦,務凈根株。倘仍有結黨橫行,止無官長,甚至抗拒官兵者,即責成帶兵官實力剿辦,以清亂源而安氓庶。欽此。


上諭

世有萬古不易之常經,無一成不變之漢法。窮變通久,見於大易;損益可知,著於論語。蓋不易者三綱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變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伊古以來,代有興革。即我朝列祖列宗因時立制,屢有異同,入關以後,已殊沈陽之時。嘉慶道光以來,豈盡雍正乾隆之舊?大抵法積


西巡迴鑾始末


則敝,法敝則更,要歸於強國利民而已。自播遷以來,皇太后宵旰焦勞,朕尤痛自刻責,深念近數十年積習相仍,因循粉飾,以致成此大釁。現正議和,一切政事,尤須切實整頓,以期漸圖富強。懿訓以為取外國之長,乃可補中國之短,懲前事之失,乃可作後事之師。自戊戌以來,偽辨縱橫,妄分新舊。康逆之禍,殆更甚於紅拳,迄今海外逋逃,尚有以富有貴為等票,誘人謀逆,更藉保皇保種之姦言,為離間宮廷之計。殊不知康逆之談新法,乃亂法也,非變法也。該逆等乘朕不豫,潛謀不軌。


朕吁懇皇太后訓政,乃拯朕於瀕危而鋤姦於一旦。實則翦除亂逆,皇太后不許更新;損益科條,朕何嘗概行除舊?執中以御,擇善而從,母子一心,臣民共見。今者恭承慈命,一意振興,嚴禁新舊之名,渾融之跡。查中國之弊,在於習氣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豪傑之士,少文法者,庸人藉為藏身之固,而胥吏倚為牟利之符。公事以文牘相往來,毫無實際;人才以下格相限制,而日見消磨。誤國家者,在一私字;禍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學西法者,語方,文字,製造械器而已。此西藝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居上寬,臨下簡,言必信,行必果。我往聖之遺訓,即西人富強之始基。中國不此之務,徒學其一言,一話,一技,一能,而佐以瞻徇情面,自利身家之積習。舍其本原而不學,學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強耶?總之法令不更,錮習不破,欲求振作,當議更張。著軍機大臣,大學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國大臣,各省督撫,各就現在情形,參酌中西政要,舉凡朝章國政,吏治民生,學校科舉,軍政,財政,當因,當革,少省,當並,或取諸人,或求諸己,如何而國勢始興,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備始修,各舉所知,各抒所見,通限兩個月詳悉條議以聞。再由朕上稟慈謨,斟酌盡善,切實施行。自幸太原,下


西巡迴鑾始末


詔求言,封間屢見,而今之言者率有兩途:一則襲報館之文章,一則拘書生之淺見。更相笑亦更相非,兩囿於偏私不化;睹其利,未睹其害,一歸於窒礙難行。新進講富強,往往自迷始末;迂儒論正學,又往往不達事情。而中外臣工,當鑒斯二者,酌中發論,通變達權,務望精詳,以俟甄擇。惟是有治法,尤貴有治人。苟得其人,敝法無難於補救;苟失其人,徒法不能以自行。使不分別,人有百短,人有一長,以拘文牽義為率真,以奉行故事為合例,舉宜興宜革之事皆坐廢於無形之中,而旅進旅退之員遂釀成一不治之疾。欲去此弊,慎始尤在慎終;欲竟其功,實心更宜實力。是又改弦更張以後,所當簡任賢能,上下交儆者也。朕與皇太后,久蓄於中,事窮則變,安危強弱,全繫於斯。倘再蹈因循敷衍之故轍,空言塞責,省事偷安,憲典具存,朕不能宥。將此通諭知之。欽此。


上諭

京師自五月以來,拳匪倡亂,開釁友邦,現經奕劻,李鴻章,與各國使臣在京議和,大綱草約,業已畫押。追思肇禍之始,實由諸王大臣昏謬無知,囂張跋扈,深信邪術,挾制朝廷,於剿辦團匪之諭,抗不遵行,反縱信拳匪,妄行攻戰,以致邪焰大張。聚數萬匪徒於肘腑之下,勢不可遏,復主令鹵莽將卒,圍攻使館,竟至數月之間。釀成奇禍,社稷阽危,陵廟震驚,地方蹂躪,生民塗炭。朕與皇太后,危險情形,不堪言狀,至今痛心疾首,悲憤交深。是諸王大臣等,信邪縱匪,上危宗社,下禍黎元,自問當得何罪?前者兩降諭旨,尚覺法輕情重,不足蔽辜,應再分別等差,加以懲處。已革莊親王載勛,縱容拳匪圍攻堂館,擅出違約告示,又輕信匪言,枉殺多命,實屬愚暴冥頑,著賜令自盡,派署左都御史葛寶華前往監視。已革端


西巡迴鑾始末


郡王載漪,倡率諸王貝勒輕信拳匪,妄言主戰,致肇釁端,罪實難辭;降調輔國公載瀾,隨同載勛妄出違約告示,咎亦應得,著革去爵職:惟念俱屬懿親,特予加恩,均著發往新疆,永遠監禁,先行派員看管。已革巡撫毓賢,前在山東巡撫任內,妄信拳匪邪術,至京為之揄揚,以致諸王大臣受其煽惑,及在山西巡撫任內,復戕害教士教民多命,尤屬昏謬凶殘,罪魁禍首,前已遣發新疆,計行抵甘肅,著傳旨即行正法,並派按察使何福?監視行刑。前協辦大學生吏部尚書剛毅,袒茲拳匪,釀成巨禍,並會出違約告示,本應置之重典,惟現已疾故,著追奪原官,即行革職留任。甘肅提督董福祥,統兵入衛,紀律不嚴,又不諳交涉,率意鹵莽,雖圍攻使館系由該革王等指使,究難辭咎,本應重懲,姑念在甘肅素著勞績,回漢悅服,格外眾寬,著即行革職。降調都察院左都御史英年,於載勛擅出違約告示曾經阻止,情尚可原,惟未能力爭,究難辭咎,著加恩革職,定為斬監候罪名,革職留任。刑部尚書趙舒翹,平日尚無疾視外交之意,其查辦拳匪,亦無庇縱之詞,惟究屬草率貽誤,著加恩革職,定為斬監候罪名。英年,趙舒翹,均著先行在陝西省監禁。大學士徐桐,降調前四川總督李秉衡,均已殉難身故,惟貽人口實,均著革職,並將恤典撤銷。經此次降旨以後,凡我友邦,當共諒拳匪肇禍,實由禍首激迫而成,決非朝廷本意。


朕懲辦禍首諸人,並無輕縱,即天下臣民,亦曉然於此案之關係重大也。欽此。


上諭

本年五月間,拳匪倡亂,勢日鴟張。朝廷以剿撫兩難,迭次如見臣工,以期折衷一是。乃兵部尚書徐用儀,戶部尚書立山,吏部左侍郎許景澄,內閣學士聯元,太常寺正卿袁昶,經


西巡迴鑾始末


朕一再垂詢,詞意均涉兩可,而首禍諸臣,遂乘機誣方,交章參劾,以致身罹重闢。惟念徐用儀等,宣力有年,平日辦理交涉亦能和衷,尚著勞績,應即加恩,徐用儀,立山,許景澄,聯元,袁昶,均著開複原官。該部知道。欽此。


上諭

禮部尚書啟秀,前刑部左侍郎徐承煜,均著先行革職。著奕劻,李鴻章,是明所犯確據,即行奏明,從嚴懲辦。欽此。


上諭

主條目:光緒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諭 (慈禧)

本年夏間,拳匪構亂,開釁友邦,朕奉慈駕西巡,京師雲擾。迭命慶親王奕劻,大學士李鴻章,作為全權大臣,便宜行事,與各國使臣止兵議和。昨據奕劻等電呈各國和議十二款,大綱業已照允,仍電飭該全權大臣將詳細節目悉心酌核,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既有悔禍之機,宜頒自責之詔,朝廷一切委曲難言之苦衷,不能不為爾天下臣民明諭之。此次拳教之禍,不知者咸疑國家縱庇匪徒,激成大變,殊不知五六月間屢詔剿拳保教,而亂民悍族,迫人於無可如保,既苦禁諭之俱窮,復憤存亡之莫保。迨至七月二十一日之變,朕與皇太后誓欲同殉社稷,上謝九廟之靈,乃當哀痛昏瞀之際,經王大臣等數人,勉強扶掖而出,於槍林炮雨中倉皇西狩。是慈躬驚險,宗社貼危,闤闤成墟,衣冠填壑,莫非拳匪所致,朝廷其尚護庇耶?夫拳匪之亂,與信拳匪者之作亂,均非無因而起。各國在中國傳教,由來已久,民教爭訟,地方官時有所偏:畏事者袒教虐民,沽名者庇民傷教。官無辦法,民教之怨,愈結愈深。


拳匪乘機,浸成大釁。由平日辦理不善,以致一朝驟發,不可遏抑,是則地方官之咎也。淶涿拳匪,既焚堂毀路,急派直隸


西巡迴鑾始末


紅軍彈壓,乃練軍所至,漫無紀律,戕虐良民。而拳匪專恃仇教之說,不擾鄉裡,以致百姓皆畏兵而愛匪。匪勢由此大熾,匪黨亦愈聚愈多。此則將領之咎也。該匪妖言邪說,煽誘愚人,王公大臣中,或少年任性,或迂謬無知,平時嫉外洋之強,而不知自糧,惑於妖妄,詫為神奇,於是各邸習拳矣,各街市習拳矣。或資拳以糧,或贈拳以械,三數人倡之於前,千萬人和之於下。朕與皇太后方力持嚴拿首要,解散脅人之議,特命剛毅前往諭禁,乃竟不能解散。而數萬亂民,膽敢紅巾露刃,充斥都城,焚掠教堂,圍攻使館。我皇太后垂簾訓政,將及四十年,朕躬仰承慈誨,夙昔睦鄰保教,何等懷柔?而況天下斷無殺人放火之義民,國家豈有倚匪敗盟之政體?當此之時,首禍諸人,叫囂隳突,匪黨紛擾,患在肘腑,朕奉慈聖,既有法不及眾之憂,浸成尾大不掉之勢。興言及此,流涕何追!此則首禍王大臣之罪也。然當使館被圍之際,屢次諭令總理衙門大臣前往禁止攻擊,並至各使館會晤慰問,乃因槍炮互施,竟至無人敢往,紛紜擾攘,莫可究詰。設使火轟水灌,豈能一律保全?所以不致竟成巨禍者,實由朝廷極力維持,是以酒果冰瓜,聯翩致送,無非朕仰體慈懷,惟我與國,應識此衷。今茲議約不侵我主權,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見諒,疾愚暴之無知,事後追思,慚憤交集。惟各國既定和局,自不致強人以所難。關奕劻,李鴻章,於細訂約章時,婉間力辦,持以理而感以情。


各大國信義為重,當視我力之所能及,以期其議之必可行。此該全權大臣所當竭忠盡智者也。當京師擾亂之時,曾諭令各疆臣,固守封圻,不令同時開釁,東南之所以明訂約章,極力保護者,悉由遒奉諭旨,不欲失之之意。故列邦商務,得以保全,而東南疆臣亦藉以自固。惟各省平時,無不以自強為辭,究之臨事張皇,一無可恃,又不悉朝廷事處萬難,但執一偏之詞,


西巡迴鑾始末


責難君父;試思乘輿出走,風鶴驚心,昌平宣化間,朕侍皇太后素衣將敝,時豆粥難求,困苦鎧寒,不如氓庶。不知為人臣者,亦嘗念及憂辱之義否?總之,臣民有罪,罪在朕躬。朕為此言,並非追既往之愆尤,實欲儆將來之玩泄。近二十年來,每有一次釁端,必有一番誥誡,?薪嘗膽,徒托空言。理財自強,幾成習套。事過以後,徇情面如故,用私人如故,敷衍公事如故,欺朝廷如故。大小臣工,清夜自思,即無拳匪之變,我中國能自強耶?夫無事且難支拄,今又構此奇奇變,益貧益弱,不待智者而後知。爾諸臣受國厚恩,當於屯險之中,竭其忠貞之力:綜核財賦,固宜亟償洋款,仍當深恤民艱;保薦人才,不當專取才華,而當內觀心術。其大要,“去私心”“破積習”兩言。大臣不存私心,則用人必公;破除積習,則辦事著實。惟公與實,乃理財治兵之根本,亦即天心國脈之轉機。


應即遵照初十日諭旨,妥速議奏,實力舉行。此則中外各大臣,所當國爾忘家,正己率屬者也。朕受皇太后鞠勞訓養,垂三十年,一旦顛危至此,仰思宗廟之震驚,北望京師之殘毀,士大夫之流離者數千家,兵民之死傷者數十萬,自責不暇,何暇責人?所以諄諄誥諭者,則以振作之與因循,為興衰所由判,切實之與敷衍,即強弱所由分。固邦交,保疆土,舉賢才,開言路,己屢次剴切申諭。中外各大臣其各凜遵訓誥,激發忠忱,深念殷憂啟聖之言,勿忘盡瘁鞠躬之誼。朕與皇太后有厚望焉。


將此通諭知之。欽此。

上諭

此案首禍諸臣,昨已降旨分別嚴行懲辦。茲據奕劻,李鴻章奏,按照各國全權大臣照會,尚須加重懇請酌奪等語。除載勛已賜令自盡,毓賢已飭即行正法,均各派員前往監視外,載


西巡迴鑾始末


漪,載瀾,均定為斬監候罪名,惟念誼屬懿親,特予加恩,發往極邊新疆,永遠監禁,即日派員押解起程。剛毅情罪較重,應定為斬立決,業經病故,免其置議。英年,趙舒翹,昨已定為斬監候,著即賜令自盡,派陝西巡撫岑春?前往監視。啟秀,徐承煜,各國指稱力庇拳匪,專與洋人為難,昨已革職,著奕劻,李鴻章照會各國交回,即行正法,派刑部堂官監視。徐桐輕信拳匪,貽誤大局,李秉衡好為高論,固執釀禍,均應定為斬監候,惟念臨難自盡,業經革職,撤銷恤典,應免再議。至首禍諸人所犯罪狀,已於前旨內逐一明白聲敘矣。欽此。


王公大臣受辱記

當聯軍之入京也,徐相國桐尚在,避匿馬大人衙同某相國故第,初無殉難意,其子承煜逼之曰:“吾父庇佑拳匪,久為各國指目,洋兵必不見容。若被搜捕,合家皆將不免。若父能死,既得美名,又紓各國之恨,家人或可幸免。惟兒輩則仍當隨侍地下耳。”徐乃涕泣自縊,屍懸梁間。承煜即棄之而遁。


其時近支王公,貝子,貝勒及宗室諸人,徐隨扈外,留京者尚多。怡親王為某國軍所拘,既如箠楚,復令為諸兵浣衣,督責甚嚴,卒以困頓不堪而自裁。克勒郡王亦與慶部郎寬同時被拘,楚辱備至,復使同馱死屍出棄之,日往返數十次,不准稍息。日食以麵包一枚,清水一盂。二人頤養素優,不耐其苦,數日後乘隙往訴李相,哭求設法。李無如何,慰而遣之。其他王公,貝子,貝勒等,財產既盡,生計日絀,每以寶石頂及朝珠等物,沿街求售,又無人顧問。


啟秀初為日軍拘禁,既因母死,李相為之緩頰,請放假十日,俾歸治母喪;日軍許之,惟恐其逃逸,仍以繩系其一手,使人牽之偕行。啟治喪已,往見慶邸,慶邸諷以微詞,啟不悟,


西巡迴鑾始末


仍退而就禁。


崇綺則於城破後,僅以身免,其眷屬盡為聯軍所拘,驅諸天壇,施無禮以為樂。崇子葆公爵知之,憤忿無地,即自縊以死。崇至保定,聞之,亦自裁焉。崇家本富素,講求服飾,城破,遭聯軍罄其所有衣服三千餘襲,頃刻而盡,寸絲尺縑無遺。


聯軍統帥瓦德西既至京,乃駐節禁城,就儀鸞殿而居。李相入京,嘗與訂期會晤,瓦帥欲於殿上見之,李堅以不敢僭入為辭。瓦帥不能強,始與易地相見。


又前安徽巡撫福潤,為故相倭文端公之子,向居京師,其母年九十餘。聯軍入城,福死之,其家被掠,眷屬盡失。其母為某國兵所獲,挫辱備至,亦死焉。


天津府知府沈家本,以嘗與源匪往來,城陷時為聯軍所獲,擬以監禁若幹年之罪。旋經某教民在旅順西官處,控以袒匪害教,遂復將沈解至旅順對質。有見者謂沈縲紲就道,無異平時官府之遞解犯人。


北塘炮台被攻記

德兵於西九月十九號,即華閏月十六日下午三點鐘時,由天津整束隊伍,往攻北塘炮台。當起行登車時,津地留守各西兵,奏軍樂以送之。旋又有法國炮隊一隊,隨後而行。


至軍糧城時,德兵下車。該處有俄兵屯?,德兵到後,即由兩軍統將,互相會晤,議定德兵為中軍,以俄兵為其左翼,分道開隊至塘沽取齊。兩軍既合,復有俄國水師兵多名前往助戰。至中夜十二點鐘時,德俄兩軍統將會集麾下各弁,共議進取之策。時火車早經預備遂傳令各兵登車。約行十餘里,各兵即下車涉鹽池泥澤而行。


至炮台前,已二點鐘左右。當由俄炮隊先行開炮。計開六


西巡迴鑾始末


炮後,炮臺上始行還炮,惟炮彈皆由左而落,故洋兵非特並無死傷,反從右面攻擊。


未幾,又以德步兵為前隊,而以炮隊為之殿,復又逼近數里。時天已漸明,華兵始接連開炮。其炮台之在南面者,更開放不已。在台兵弁,似極勇猛,只以準頭不能瞄準,故洋兵並不畏懼。又復奮勇前進,正行之際,地雷忽從左而起,而洋兵適在其右,是以一無損傷,因各格外加意。少選地雷又忽炸發,其聲盤旋不已。有馬隊兵官二員,適當其厄,人馬均飛入半空,肢体分為數段而墮。各兵乃大驚,分負傷者退回,而以炮兵列於前,鼓勇開放。槍彈皆向炮台而落,無一為虛發。


至七點鐘時,兩軍炮聲更緊。乃轉瞬間,炮臺上濃煙忽爾迷漫,火焰即沖空而起。蓋其中火藥房為洋兵炮彈所擊中,故即了火也。其時北面炮臺上之大炮,及洋兵所放之炮,彼此已各受傷,難以再放。惟華兵尚有一炮,未曾損傷,然開放亦稍緩矣。


至八點鐘時,大雨驟下,兩軍始各停戰。而炮臺上之火,亦已救息。洋兵收隊後,點視各兵,傷亡甚眾。遂將傷者送回天津醫治。一面復行計議,明知炮台堅固,非可以尋常炮火攻取,乃特派兵至津,將前者攻奪津城之列低炮二尊,於夜間由火車運往。乘炮台不備,突然向之開放。華兵初尚竭力支持,嗣因綠氣飛舞,聞者輒斃,乃始不支而退。炮台遂為洋兵所據。


是役華兵所用皆無煙火藥,開放時只見火光一閃,炮聲已從空而下,故洋兵之死者,難以數計。然華兵則亦屍骸枕藉,血流成渠矣。


保定失守記

聯軍以保定曾經殺害教士,其幸免者尚逗留在彼,遂聲言


西巡迴鑾始末


興師問罪。公議以英提督介斯星率英,法,德,意四國兵士,於閏八月十九日由京津同時拔隊前往。


及抵保定,則法國游騎已先期而至。凡各要隘處,悉已懸以法旗。其時華兵亦已早經撤往他處矣。


直藩廷方伯雍知聯軍又大至,乃率所屬各官出郊以迎。聯軍初尚並無動作,僅令方伯回署,而以騎兵三百名入城,周歷四廂,復以各國旗幟遍插城垣。翌日,始將廷方伯,奎恆,王占魁拘拿。時譚道文煥適在保定獄,亦由聯軍解赴天津,處以梟首之刑。並設公案於督署大堂內,各統帥列坐,提方伯等三人跪階下,一如華例審問,歷訊以何故殺害教士。方伯侃侃而對,幾無以屈。因即按照西例,當場翻以槍斃之。復將各城門樓,及城堵東北角城隍廟,三聖庵等處轟毀,以示罪城之意。


由是保定遂為四國所據。


慶王李相與聯帥瓦德西問答記

議和全權大臣李少荃中堂進京後,以聯軍統帥瓦德西既亦在京,自應往謁,以伸主誼,且以和局開議在即,亦須稍通款曲,不無裨益之處。遂於九月二十四日會同慶王,隨帶譯員蔭午樓副都統等,命駕前往。


李相先至,瓦統帥脫帽以迎,執手為禮。


彼此坐定,寒暄畢。先是李相雲:“貴統帥氣體甚好。”


統帥雲:“托庇甚好,中國天氣與吾極宜。貴大臣與吾前數年在德國會晤後,目下貴大臣體氣尚好,吾甚喜悅。”李相雲:“吾前在德國時,因事忙不獲與貴統帥暢談。今日得見,甚為欣喜。”統帥雲:“貴大臣在中國聲望甚著,吾已早聞。今日得以復見,何幸如之!”李相雲:“貴統帥今年若幹歲,諒已七十矣?”統帥雲: “吾年六十八歲!”李相雲:“貴統帥年


西巡迴鑾始末


高,尚能來華,真可異也!”統帥雲:“吾慕中國已久,深願來華一游,以長見識。”李相雲:“華民均不願遠游,與貴統帥所言,殊覺相反。”統帥雲:“貴大臣盡可勸令以後宜至他國游歷。”李相雲:“吾在歐洲時,見各國殷富,甚為駭愕。”


統帥雲:“英人韋禮遜所著之書,有道及貴大臣事者,吾曾讀及。韋禮遜言談:使貴大臣能如前勸令貴國人民,則貴大臣將有益國家不淺。”李相雲:“不幸中國居高位者知識甚淺,致中國大為所害,華民亦不願有鐵路電線等物。”瓦帥雲:“從前德民亦然,當鐵路新出時,德民均不願有之,經久亦知其為有國者所不可不有之物。”李相雲:“和議成後,中國自當即行開辦鐵路。”瓦帥雲:“如和議一成,歐洲各國即將以巨款借與中國,以為建造鐵路之用。”李相雲:“吾甚望中國民智漸開。”瓦帥雲:“吾深知中國極富,但須設法以變之耳。鐵路後來更大有用處。”李相雲:“中國刻下仍貧。”瓦帥雲“歐美各處,吾殆已行遍,深知鐵路之有用。貴大臣在德國時,曾談及毛針軍。將軍,即吾師也。渠亦深知鐵路之有用者。”


李相雲:“吾在德時,毛將軍已故數年,獨幸與卑士麥克王爵談有數點鐘之久。”瓦帥雲:“吾亦深知此事。”李相雲:“貴統帥彼時在漢勃克鄰近某處為統帶官,卑士麥克王爵宅第去漢勃克並不遙遠。”瓦帥雲:“約一點鐘時可至。”李相雲:“貴統帥大約與卑士麥克王爵為良友?”瓦帥雲:“然,吾二人交誼始終無渝。” 李相雲:“刻下和倫洛熙王爵是否為德國宰相?”瓦帥雲:“否,近已告退。”李相雲:“繼為德相者何人?”瓦帥雲:“褒洛孚伯爵也。該伯爵年羅尚未甚老。”


李相雲:“和倫洛熙王爵已逾八旬否?”瓦帥雲:“已逾八旬。”李相雲:“刻下是否褒洛孚伯爵為德國首相?”瓦帥雲:“然。”李相雲:“毛奇將軍有子否?瓦帥雲:’毛奇將軍無子,


西巡迴鑾始末


其侄甚多。”瓦帥又雲:“北京氣候頗冷。”李相雲:“貴統帥置有火爐否?”瓦帥雲:“有。此間天氣與吾頗相宜。德國秋冬之間,雨水頗多,北京則否。”李相雲:“刻下望雪甚殷。”李相又雲:“德王刻在柏林否?”瓦帥雲:“德皇刻在柏林,體氣極好,共有皇子□人。”李相雲:“吾在柏林時,皇子尚無如此之多。” 李相又雲:“德皇后近體如何?”瓦帥雲:“皇后體氣極好。”李相雲:“吾在柏林時,曾蒙皇后賜宴,吾亦曾見過皇子。貴統帥共有幾子?”瓦帥雲:“無。”李相雲:“貴統帥已成婚否?”瓦帥雲:“業已娶親。”李相雲:“貴統帥自一千八百七十年起,是否一向帶兵?”瓦帥雲:“然,中間有時參辦交涉事宜。”瓦帥又雲:“貴大臣在此頗無所擾否?”李相雲:“然”瓦帥雲:“兵爭一事,無論何人,殊形不便。”李相雲:“孟公使暨立側爾副將近狀如何?”瓦帥雲:“孟公使等體氣甚好。立側爾副將刻回保定,渠素來欽佩貴大臣。”李相雲:“立側爾副將暨希立克新,乃上等之陸軍教習。”瓦帥雲:“吾極望以後中國再聘用德國教習。” 李相雲:“聯軍以德國為首務國,所出之主意,他國自必樂從。”瓦帥雲:“吾亦望如此。但貴大臣必須與吾會同辦理,則事自無難辦者。”李相雲:“吾聞聯軍將往張家口。”瓦帥雲:“否,不過至長城為止,該處聞有華兵。”李相雲:“該處如有華兵,無非為彈壓地方起見。”瓦帥雲:“保守府附近各處亦有華兵,該兵並不剿除團匪。”李相雲:“北方華軍,專為彈壓地方起見,並不與西人為難。”瓦帥雲:“此間華軍無紀律者頗多,北省人民頗不願有之。”李相雲:“吾意此系道路之言,並不確鑿。”瓦帥雲:“如貴大臣能保華軍不與聯軍相近,則吾必不遣兵前往各處。”李相雲:“聯軍所占各處,吾不甚詳悉。”


瓦帥雲:“吾將示貴大臣以圖。”李相雲:“謝謝。”李相又


西巡迴鑾始末


雲:“德軍將往張家口否?”瓦帥雲:“如華軍與之抗拒,則德國軍必往。又聞該處有某教會在彼,為百姓所虐待。”李相雲:“吾知該處教會,斷不至有險況。吾已到京,當更無是事。”瓦帥雲:“此軍不可不發。”李相雲:“保定府乃拳匪淵藪,刻下已甚安靜。”


語至此,慶王至。瓦統帥遺德兵宮布立克新迎之。


瓦帥雲:“貴大臣近得兩宮消息否?”李相雲:“兩宮情形,大略同前。”瓦帥雲:“北京與兩宮如何通電?”李相雲:“此間致電上海,再轉漢口而入西安。貴國大皇帝曾勸皇上返蹕北京,奈吾皇上甚膽怯。”


時慶王已到,即經李相引進。


慶王雲:“吾久望與貴統帥締交。”瓦帥雲:“今日得見王爺,吾心甚喜。”慶王雲:“吾願來已久。”瓦帥雲:“吾亦久欲來中國,今日幸得如願。中國情形,吾前雖未來,然見之書中者頗多。所不幸者,此來為兵爭事起見耳。”慶王雲:“亨利親王,吾曾見過。”瓦帥雲:“亨利親王曾告我雲:北京人民,待之甚厚。”慶王雲:“吾與亨利親王亦曾敘談多次。”慶王即言及德使被戕,我兩宮暨中國人民均為惋惜抱歉之意,繼雲:“各統帥覺北京寒冷否?”瓦帥雲:“吾刻已按照中國例,以皮衣禦寒。北京有皮貨,實為天下所僅見。”慶王雲:“德國氣候與北京相同否?”瓦帥雲:“大約相同,惟冬日較北京更短,北京似覺較好。”慶王雲: “貴統帥今年若幹歲?”


瓦帥雲:“六十八。想王爺比吾至少小十歲。”慶王雲:“六十三歲。”瓦帥雲:“王爺有宮在北京否?”慶王雲:“有,不過甚小,與此間相距甚近。”瓦帥雲: “有避暑宮否?”慶王雲:“有,亨利親王來華,曾在該處早膳。”瓦帥雲:“是否與皇上避暑宮相近?”慶王雲:“然。貴統帥帶有馬車來華


西巡迴鑾始末


否?”瓦帥雲:“然,不意此間人民見之,頗為駭異。”慶王雲:“此間此物極為罕見。”瓦帥雲:“歐洲馬車甚有用,中國亦宜用之,其有用處與鐵路相等。”慶王雲:“貴統帥帶來者是否駕以雙馬?”瓦帥雲:“然,如行遠,則駕四馬。”慶王雲:“此間道路崎嶇,馬車殊形不便。”瓦帥雲:“如駕良馬,即可無虞。此間城內佈置甚好,皇宮尤妙。”慶王雲:“惜刻下只餘廢址頹垣。”瓦帥雲:“甚望兩宮早日回京。”慶王雲:“如欲北京一切複舊,此系最難之事。”瓦帥雲:“吾適間與李相接談,以王爺來而止。吾曾問中國皇上能早日回京否?”慶王雲:“吾望皇上早日東歸,惟刻下難於佈置,請貴統帥轉請各公使早將和議條款議定。”” 瓦帥雲:“約數日內即可照辦。”慶王雲:“甚望如此。近日皇上有諭雲:“和議一有頭緒,即將返蹕。況貴國大皇帝,亦請皇上回京。”統帥雲:“王爺須知吾已奉令,以皇帝禮接待皇上。”慶王雲:“甚善。”又雲:“一年前亨利親王來時,敝國亦以禮接待。”


統帥雲:“彼時德王聞之甚喜。吾德皇亦甚願與中國共守和局,方中東構釁時,德皇即有此言。”慶王雲:“吾知德皇待中國極好。貴統帥在貴國向居何職?”統帥雲:“吾充巡閱德國陸軍之職。”言及此,即顧其翻譯官雲:“請將此職發明,俾王爺詳知。”慶王雲:“此位其高,惟甚辛苦。貴統帥常見亨利親王否?”統帥雲:“在克伊爾地方,時常與相見。”慶王雲:“亨利親王刻管何營?”統帥雲:“亨利親王現正休息,明春即當復出。”李相雲:“德皇太子是否尚在學堂讀書?”瓦帥雲:“否,已入軍營,一二年內再入大學堂附學,其所占地步甚好。”慶王雲:“今年若幹歲矣?”瓦帥雲:“十八。”


李相雲:“吾亦見過。”瓦帥雲:“為太子者,必至陸軍學堂學習方可。蓋陸軍乃有國者之基也。”慶王雲:“誠如貴統帥


西巡迴鑾始末


所言,吾亦充過武官。”瓦帥顧蔭午樓副都統方雲:“足下德語極佳,在敝國究有若幹年之久?”蔭雲:“自一千八百七十七年至一千八百八十二年,吾在德奧兩國。”瓦帥雲:“彼時足下若幹歲?”蔭雲:“念七歲。”瓦帥雲:“柏林較維也納好否?”蔭雲:“各有好處。”李相又言及聯軍所據地方之圖。


瓦帥雲:“聯軍刻修楊村北京鐵路,不日即可開用。鐵路鄰近各處居民,必須安靜方可。吾望該處已無拳匪。以後此線,亦可為百姓轉運之用。”李相雲:“俄軍修理鐵路工程,並無停止。”慶王雲:“拳匪前將該處鐵路拆毀。”李相雲:“拳匪已死,無須再言。惟北京至楊村鐵路,能複舊否?”瓦帥雲:“吾意自能複舊。惟鄰近人民,均須安靜,否則當以槍斃。設有事端,該處人民,不能辭其責。”李相雲:“如有兵保護,則必無其事。蓋該處人民,畏兵如虎也。”瓦帥雲:“北京居民,未歸者尚多否?”慶王雲:“歸者約有大半。鋪戶以無本錢,故未開者尚多。”瓦帥雲:“居民在京者,其產業或可保全。此間華民,偷竊他人物件者甚多。” 慶王雲:“貴統帥所言甚是。”瓦帥雲:“吾之閱歷系自幾經戰陣而來,兵爭之時,居民有財產者,不宜他往。如北省一帶,能從此安靜,吾心更喜。”慶王雲: “謝謝。吾深望以後中外成為一家。”瓦帥微笑。李相雲:“深望和局即可開議。”瓦帥雲:“約日內即可開辦。但和議既開,亦須早有歸結。不過中國須吃虧耳。如早日歸結,則吃虧處略可較少。”李相雲:“現欲與華軍通信,以無電報,故殊形不易。請貴統帥給與護照。”瓦帥雲:“此非必需之物,況貴國送信章程已極好,不必再多此周折!”李相雲:“如貴統帥給與護照,較為便益。”瓦帥雲:“如華軍不在聯軍所占處駐札,則吾能設法令人幫同信差通信。”李相雲:“護照不但作送信之用,即派員他往,亦可用之。”瓦帥


西巡迴鑾始末


雲:“如信中言能使吾知,即可照辦。”慶王雲:“所通各信,自與兵事無干。”瓦帥雲:“既與兵事無干,即可由吾處代寄。”李相雲:“如有上諭前來,亦須護照。”瓦帥雲:“容吾思之。吾望自此以後,常與貴大臣相見。”慶王雲:“刻下各信,均已扣留。”瓦帥雲:“吾想並無此事。惟刻下萬不能以護照相與,必須容吾三思。”慶王雲:“如所送之信,業經延擱,信差當可放行矣。”李相雲:“既無護照,則吾豈能發遣信差?”瓦帥雲:“必須容我三思後再奉覆。華軍在直隸省尚多,必須遣往他處。其餘辦事各員,如與聯軍有益者,自可容之。”


李相雲:“然則貴統帥於在直辦事各華官,並無阻難之意矣。”


言至此,慶王,李相,即行告別。


聯軍剿匪紀

聯軍統帥瓦德西抵京後,所有北方用兵情形列下:西九月二十九號,即華閏月初六日起,至十月三號,即閏月初十止,德兵一隊歸利地白男爵管帶,由津前往靜海縣,該處華兵向南而退。


西十月八號,即閏月初五日,至九號,即十六日止,意兵一隊由天津往楊村西北向某處,該處凡戕教鄉村,悉行焚毀。


西十月十二號,即閏月初九日,至十一月六號,即九月十五日止,英,法,德,意四軍,由京津兩處分赴保定。當聯軍未到時,華兵即已向西南方某處而退。保定府府城,則已於西十月十四號,即閏月二十一日,為法軍先據。至西十月十九號,即閏月二十六日,各軍方到。


保定府既定後,聯軍分三隊回京。其由利測曾提督統帶之英兵,則自蓉城縣郎坊馬家鋪而歸。途中遇有拳匪鄉莊,俱經焚毀。其歸葛利恩尼統帶之意,德兩軍,則由獻縣,清縣,黃


西巡迴鑾始末


村而歸,途與華軍四隊相遇,該華軍各將兵器分納。至歸諾蒙提督所帶之英,德,意三軍,則自易州,而歸,在某處亦遇華兵,敗之。英軍歸津者,途遇拳匪其營寨亦經焚毀。


西十月二十二號,即閏月二十九日,至十月二十七號,即九月初五日,德軍一隊由楊村繞香河縣而歸。


西十月二十二號,即閏月二十九日,日軍一隊,由楊村繞寶坻縣而往河西務,西十月二十四號,即九月初二日,至十一月二十八號,即十月初七日由楊村繞寶坻縣,河西務,而往楊村。此外尚有俄軍一隊,則由天津往楊村。兩軍均遇拳匪,大敗之。


西十月二十五號,即九月初三日,至十月二十九號,即九月初七日,俄軍一隊由蘆台繞寧河而歸。


西十月二十五號,即九月初三日,陸軍一隊由保定往某處,途遇拳匪,勝之。西十月二十七號,即九月初五日,俄軍一隊由山海關往某處,此外更有俄軍一隊亦由山海關往他處。兩軍俱途遇拳匪頗多,均大敗之。西十一月一號,即九月初十日,俄軍一隊由山海關往他處,大敗拳匪於途。


西十一月一號,即九月初十日,至三號,即十二日,德軍一隊由天津繞河西務,馬家鋪,入京。


西十一月四號,即九月十三日,至六號,即十五日,俄軍一隊由天津繞楊村,寶坻縣而歸。


西十一月四號,即九月十三日,俄軍一隊由天津往某處。


西十一月五號,即九月十四日,至六號,即十五日,奧,德兵一隊往某處,該處所有拳匪鄉莊,悉經焚毀。


西十一月七號,即九月十六日,日兵兩隊,一由北京,一由通州,前往某縣。


西十一月十二號,即九月二十一日,至十二月四號,即十


西巡迴鑾始末


月十三日,德,奧,意兵一隊,由約克伯爵管帶,繞南口,宣化往張家口,將華軍大隊悉行驅往山西。


西十一月十九號,即九月二十八日,至十一月二十五號,即十月初四日,德兵一隊由北京往長城,遇拳匪,與戰,大敗之。


西十一月二十三號,即十月初二日,德兵一隊由天津繞東安,武定兩縣而歸。


西十一月二十九號,即十月初八日,德兵一隊由山海關入北京。


西十二月一號,即十月初十日,德兵一隊沿天津運糧河兩岸而往滄州,華兵退往山東。


罪魁奉旨賜死記

前尚書趙舒翹之賜令自盡也,先是上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上諭,本欲定為斬監候罪名,已由臬司看管,家屬均往臬署待候。


先一日太后謂軍機曰:“其實趙舒翹並未附和拳匪,但不應以拳民‘不要緊’三字復我。”趙聞,私幸老太后可以貸其一死。


廿九日,外面紛傳西人要定趙舒翹斬決之罪,於是西安府城內紳民咸為不服,聯合三百餘人,在軍機處呈稟,願以全城之人保其免死。軍機處不敢呈遞。刑部尚書薛允升,本趙之母舅,謂人曰:“趙某如斬決,安有天理!”至初二日,風信愈緊,軍機處自早晨六點鐘入見太后,至十一點始出,猶不能定趙之罪。而鼓樓地方,業已聚集人山人海,有聲言欲劫法場者,有聲言:“如殺大臣,我們即請太后回京城去!”又有看熱鬧者。


軍機處見人情洶洶如此,入奏太后不如賜令自盡。至初三日,而賜令自盡之上諭下矣。是日早八點鐘降旨,定酉刻覆命。於是岑中丞銜命前往。宣讀畢,趙跪謂中丞曰:“尚有后旨乎?”


西巡迴鑾始末


岑曰:“無。”趙曰:“必有后旨也!”其時趙夫人謂趙曰:“我夫婦同死可耳!必無後命矣!”遂以金進,趙吞少許。午後一點至下午三點鐘,毫無動靜,猶精神大足,與家人講身後各事,又痛哭老母九十餘歲,見此大慘之事。其時趙之寅友及親戚,往視者頗多。岑中丞始止之,既而亦聽之。趙謂戚友曰:“這是剛子良害我的!”岑見趙聲音巨集朗,竟不能死,遂命人以鴉片煙進。五點鐘,猶不死。又以砒霜進。至是始?倒呻吟,以手捶胸,命人推抹胸口,但口說難過而已。其時已半夜十一點鐘,岑急曰:“酉時覆命,已逾時矣!何為仍不死!”


左右曰:“大人何不用皮紙蘸燒酒捫其面及七竅?當氣閉也。”


岑如法,用皮紙蘸燒酒捫之,共捫五張,久之不聞聲息,而胸口始冷。夫人痛哭後,遂亦自盡。按趙之身體最為強旺,故不易死,又有意候旨,大約鴉片煙所服有限也。


莊王載勛之待罪蒲州也,在行台居住,其妾其子隨之。葛寶華奉賜令自盡諭旨,銜命前往。及抵蒲州,到行台,為時尚早,門外放炮迎迓。莊王大罵曰:“何故無端放炮?”左右曰:“欽差葛寶華至。”莊王曰:“其我之事乎?”左右曰:“欽差過境耳。”及葛寶華入,莊猶詳詢行在各情形,葛不深答。


行台之後本有一古廟,葛往視有空房一間,遂設為莊王自盡之所。懸帛於梁,鎖之。旋飭蒲州府及營縣派兵彈壓。傳命有旨,飭莊王跪聽。莊奉傳,挺身而至,謂葛曰:“要我頭乎?”葛不語,但讀旨。莊曰:“自盡耳!我早知必死,恐怕老佛爺亦不能久活!”又謂葛曰:“與家人一別,可乎?”葛曰:“請王爺從速!”其時莊王之子妾亦至矣。莊王謂其子曰:“爾必為國儘力,不要將祖宗的江山送洋人!”其子哭不能答。妾則滾地昏闕,不知人事矣。莊曰:“死所何處?”葛曰:“請王爺入此房內。”莊入,見帛已高懸,掉頭謂葛曰:“欽差辦事


西巡迴鑾始末


真周到,真爽快!”遂懸帛於頸,不過一刻,即已氣絕。


前都察院左都御史英年,為人極膽小。十二月廿五日降旨在陝西省監監禁趙舒翹,則有家人探視英年,則一人岑寂,終夜哭泣,謂人曰:“慶王不應不為我分辨!” 人不敢答。至元旦,眾皆以歲事忙碌,不暇之顧。英年哭至中夜,忽無聲。次午,家人見其伏地氣絕,滿面泥污,眾趨視之,乃知其以污泥蔽塞滿口而氣絕者。然是時尚未奉朝命也。眾不敢以死聲張,直至初三日旨下,始稟岑中丞覆命。


端王載漪,未奉旨發往極邊時,已在寧夏。及傳旨發往極邊,大阿哥已如痴如呆,而端王奉發充之旨,不惟不驚,,而反大喜。謂人曰:“這已是皇上恩典了,咱們尚等什麼?快些往新疆走,不要動皇上盛怒了!”又急問左右曰:“咱門阿哥有罪乎?”眾曰:“不聞旨。”端王曰:“卻不與他相干,諒無妨也。”故奉旨之日,端王即兼程起行,深恐西人再加以正法之罪也。


山西巡撫毓賢,自奉發遣新疆之旨,押解起行,業已一路帶病,不能行走。及聞正法之旨,早已人事不知,如昏如夢,不似在任時暴虐情形。在正法之先一日,已經病危,故拖至殺場,毫未費事。又傳聞毓賢當未死之先,甘肅城內,並有人張貼告白,約會大眾代為請命免死。毓知事無益,亦發告白一紙,自明其死光明正大,囑大眾勿阻。又自輓二聯,其一雲:“臣死國,妻妾死臣,誰曰不宜?最堪悲老母九旬,嬌女七齡,耄稚難全,未免致傷慈孝治。


我殺人,朝廷殺我,夫復何憾!所自愧奉君廿載,歷官三省,涓埃無補,空嗟有負聖明恩。”


其一雲:


“臣罪當誅,臣志無他!念小子生死光明,不似終沈三字


西巡迴鑾始末


獄。


君恩我負,君憂誰解?願諸公轉旋補救,切須早慰兩宮心。”

意者將死哀鳴歟?然詞氣從容,病中未必能為此也,或其友代為捉刀耳。

西巡迴鑾始末

光緒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諭 (慈禧)

光緒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內閣奉上諭

本年夏間,拳匪構亂,開釁友邦,朕奉慈駕西巡,京師雲擾。迭命慶親王奕劻,大學士李鴻章,作為全權大臣,便宜行事,與各國使臣止兵議和。昨據奕劻等電呈各國和議十二款,大綱業已照允,仍電飭該全權大臣將詳細節目悉心酌核,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既有悔禍之機,宜頒自責之詔,朝廷一切委曲難言之苦衷,不能不為爾天下臣民明諭之。此次拳教之禍,不知者咸疑國家縱庇匪徒,激成大變,殊不知五六月間屢詔剿拳保教,而亂民悍族,迫人於無可如保,既苦禁諭之俱窮,復憤存亡之莫保。迨至七月二十一日之變,朕與皇太后誓欲同殉社稷,上謝九廟之靈,乃當哀痛昏瞀之際,經王大臣等數人,勉強扶掖而出,於槍林炮雨中倉皇西狩。是慈躬驚險,宗社貼危,成墟,衣冠填壑,莫非拳匪所致,朝廷其尚護庇耶?夫拳匪之亂,與信拳匪者之作亂,均非無因而起。各國在中國傳教,由來已久,民教爭訟,地方官時有所偏:畏事者袒教虐民,沽名者庇民傷教。官無辦法,民教之怨,愈結愈深。拳匪乘機,浸成大釁。由平日辦理不善,以致一朝驟發,不可遏抑,是則地方官之咎也。淶涿拳匪,既焚堂毀路,急派直隸紅軍彈壓,乃練軍所至,漫無紀律,戕虐良民。而拳匪專恃仇教之說,不擾鄉裡,以致百姓皆畏兵而愛匪。匪勢由此大熾,匪黨亦愈聚愈多。此則將領之咎也。該匪妖言邪說,煽誘愚人,王公大臣中,或少年任性,或迂謬無知,平時嫉外洋之強,而不知自糧,惑於妖妄,詫為神奇,於是各邸習拳矣,各街市習拳矣。或資拳以糧,或贈拳以械,三數人倡之於前,千萬人和之於下。朕與皇太后方力持嚴拿首要,解散脅人之議,特命剛毅前往諭禁,乃竟不能解散。而數萬亂民,膽敢紅巾露刃,充斥都城,焚掠教堂,圍攻使館。我皇太后垂簾訓政,將及四十年,朕躬仰承慈誨,夙昔睦鄰保教,何等懷柔?而況天下斷無殺人放火之義民,國家豈有倚匪敗盟之政體?當此之時,首禍諸人,叫囂隳突,匪黨紛擾,患在肘腑,朕奉慈聖,既有法不及眾之憂,浸成尾大不掉之勢。興言及此,流涕何追!此則首禍王大臣之罪也。然當使館被圍之際,屢次諭令總理衙門大臣前往禁止攻擊,並至各使館會晤慰問,乃因槍炮互施,竟至無人敢往,紛紜擾攘,莫可究詰。設使火轟水灌,豈能一律保全?所以不致竟成巨禍者,實由朝廷極力維持,是以酒果冰瓜,聯翩致送,無非朕仰體慈懷,惟我與國,應識此衷。今茲議約不侵我主權,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見諒,疾愚暴之無知,事後追思,慚憤交集。惟各國既定和局,自不致強人以所難。關奕劻,李鴻章,於細訂約章時,婉間力辦,持以理而感以情。各大國信義為重,當視我力之所能及,以期其議之必可行。此該全權大臣所當竭忠盡智者也。當京師擾亂之時,曾諭令各疆臣,固守封圻,不令同時開釁,東南之所以明訂約章,極力保護者,悉由遒奉諭旨,不欲失之之意。故列邦商務,得以保全,而東南疆臣亦藉以自固。惟各省平時,無不以自強為辭,究之臨事張皇,一無可恃,又不悉朝廷事處萬難,但執一偏之詞,責難君父;試思乘輿出走,風鶴驚心,昌平宣化間,朕侍皇太后素衣將敝,時豆粥難求,困苦鎧寒,不如氓庶。不知為人臣者,亦嘗念及憂辱之義否?總之,臣民有罪,罪在朕躬。朕為此言,並非追既往之愆尤,實欲儆將來之玩泄。近二十年來,每有一次釁端,必有一番誥誡,臥薪嘗膽,徒托空言。理財自強,幾成習套。事過以後,徇情面如故,用私人如故,敷衍公事如故,欺朝廷如故。大小臣工,清夜自思,即無拳匪之變,我中國能自強耶?夫無事且難支拄,今又構此奇奇變,益貧益弱,不待智者而後知。爾諸臣受國厚恩,當於屯險之中,竭其忠貞之力:綜核財賦,固宜亟償洋款,仍當深恤民艱;保薦人才,不當專取才華,而當內觀心術。其大要,「去私心」「破積習」兩言。大臣不存私心,則用人必公;破除積習,則辦事著實。惟公與實,乃理財治兵之根本,亦即天心國脈之轉機。應即遵照初十日諭旨,妥速議奏,實力舉行。此則中外各大臣,所當國爾忘家,正己率屬者也。朕受皇太后鞠勞訓養,垂三十年,一旦顛危至此,仰思宗廟之震驚,北望京師之殘毀,士大夫之流離者數千家,兵民之死傷者數十萬,自責不暇,何暇責人?所以諄諄誥諭者,則以振作之與因循,為興衰所由判,切實之與敷衍,即強弱所由分。固邦交,保疆土,舉賢才,開言路,己屢次剴切申諭。中外各大臣其各凜遵訓誥,激發忠忱,深念殷憂啟聖之言,勿忘盡瘁鞠躬之誼。朕與皇太后有厚望焉。將此通諭知之。欽此。

慈禧太后

孝欽顯皇后(慈禧太后) (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姓葉赫那拉氏,諱名杏貞。慈禧出身于滿洲鑲藍旗 (后抬入滿洲鑲黃旗)一個官宦世家。清文宗咸豐皇帝的妃子,清穆宗同治皇帝的生母,以皇太后身分或垂簾聽政或臨朝稱制,為自1861年至1908年間大清 帝國的實際統治者,為期僅次於清朝康熙帝和乾隆帝。生前,外人有以「慈禧太后」、「西太后」、「那拉太后」等稱之者;自光緒年間,宮中及朝廷開始以「老佛 爺」尊稱之;死後諡號為「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慈禧太后出身葉赫部(今四平附近),那拉氏,父惠徵,原為吏部筆帖式(八品),鹹豐二年(慈禧選秀入宮之年)昇為安徽徽寧池太廣道道員(四品)。玉牒(皇族家譜)呼記載是「葉赫那拉氏惠徵之女」。徽號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故得「慈禧太后」之稱謂。清文宗駕崩于避暑山庄後,治喪期間,大行皇帝皇后「母后皇太后」以及新皇帝生母「聖母皇太后」分住煙波致爽殿之東、西暖閣,故得「西太后」之稱謂。

由於在其48年的統治期間,中國內憂外患不斷,加上傳統對於女性執政的負面意見,過去對慈禧皇太后的評價幾乎是完全負面的。近來,史學界逐漸開始有人從歷史條件侷限的觀點,對慈禧當政提出多元化的評價。但她在大多數人的心中,依然是一位負面人物。

大事記

* 1852年5月,選秀入宮,賜號懿貴人(但經常被稱作為蘭貴人)。
* 1854年,晉懿嬪。(清制後宮地位共分九級,依序為: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宮女)
* 1856年,生皇子載淳(後來的同治皇帝),當日晉懿妃。
* 1857年,晉懿貴妃。
* 1860年,英法聯軍攻陷北京,咸豐皇帝率后妃宗室重臣等避禍承德避暑山莊,命恭親王奕訢留京與聯軍議和。
* 1861年,咸豐皇帝駕崩,皇子載淳繼位,以皇帝生母被尊為聖母皇太后;八月,在恭親王奕訢支持下發動辛酉政變,兩宮太后聯合恭親王,殺肅順等八大臣,成功奪權。
* 1862年,同治皇帝對聖母皇太后晉徽號「慈禧」。
* 1865年,罷議政王奕訢職務,遭洋人、宗室、大臣疑問,旋又復職,但是對奕訢開始有所戒備。
* 1874年,同治皇帝駕崩,因其無嗣;遵皇太后之意,由醇親王奕譞之子載湉繼位(即後來的光緒皇帝)。
* 1888年,光緒帝大婚,翌年親政;慈禧繼續「訓政」。
* 1894年,皇太后六十大壽慶典;慈禧太后不惜挪用海軍軍費重修頤和園,致使在甲午戰爭戰敗。
* 1898年,因光緒皇帝發起戊戌變法,皇太后與守舊派大臣恐影響其勢力,聯合發動戊戌政變,殺六君子、囚光緒,後重行訓政。
* 1900年,因義和團發起庚子拳亂,導致列強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帝后被迫離京,前往西安避禍。
* 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兩宮回鑾;皇太后及皇帝下詔罪己、行庚子新政。
* 1908年,光緒皇帝駕崩後一天,皇太后於11月15日下午五時病逝,後葬於定東陵;大行皇帝無嗣,由醇親王載灃之子溥儀繼位(即後來的宣統皇帝)。

* 按定東陵神牌上記載,皇太后葉赫納拉氏生前死後得到的諡號全稱為: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諡字23字,連皇后共25字,諡號長度超過清朝開國皇后,及孝德與孝貞兩位正宮皇后,為清代皇后中之最。
* 1928年,軍閥孫殿英藉演習之名,率其部下盜掘了金碧輝煌,極盡奢華的慈禧定東陵,並盜挖慈禧臨終時口含大如雞蛋夜明珠一粒(夜明珠在宮內是太監裝飾品)。

* 溥儀在回憶錄裡提及:祖母慈禧太后夜明珠被盜事,並改餽贈給某位民初權貴夫人(宋美齡),讓他耿耿於懷。

正面評價

慈禧皇太后是帝制時代中國少數長期當政的女性,政治手腕堪稱聰明幹練,尤其擅長操弄親貴朝臣之間的權力平衡,以維繫清廷的絕對權威。

慈禧皇太后當權時期,清廷的中央集權以及中國主權面臨來自內部及外國的種種威脅,她從捍衛清帝國權威及其本身權力的立場出發,所作之舉措收效雖不盡成功,但放在歷史脈絡下做持平之論,多數允稱合理。為因應自鴉片戰爭以來,來自歐美列強的挑戰,以及鎮壓太平天國等民間反抗勢力,慈禧皇太后重用李鴻章、張之洞等能臣,在地方上開辦洋務運動,是中國發展近代化工業的開始。在洋務自強運動成果的支持下,清廷得以弭平內部反抗勢力,在帝國體制下維繫中國相對穩定的局面,並且建設近代化陸海軍軍備,造就「同治中興」的氣象。

在庚子年一場大禍之後,慈禧皇太后意識到時局已不容她堅持帝制傳統,所謂的「祖宗成法」,乃容許清廷推展多種新政措施。庚子後新政牽涉多端,其中犖犖大者包括:官制改定、代科舉以新式教育,甚至立憲準備。社會改革方面,顯著者有:禁止婦女纏足等。

總結慈禧執政四十八年中,對於政務掌握相當嚴格,即使在病中亦然。在她統治中國近半個世紀的時間里,一直勉力維繫並且牢牢掌控着中央集權帝國的局面,中國因得免於陷入割據亂局。

此外,慈禧太后家人除襲「承恩公」一虛爵外,並無家人能幹涉朝政。相對當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歪風,慈禧於這方面尚算公私分明。

負面評價

個人的人格方面,從宮廷鬥爭中奪得政權,慈禧太后素有殘忍和狡詐之名。1861年,咸豐皇帝駕崩於熱河避暑山莊後,甫成為皇太后的葉赫納拉氏,聯合恭親王奕訢等皇室近支,發動政變從以皇室遠支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為首,實際以能臣肅順為核心的顧命八大臣集團手中奪得政權,並將其中三位(載垣、端華、肅順)處死。後為建立及維繫其獨裁權力,慈禧皇太后對於政敵之整肅絕少留情,即使對親生兒子同治皇帝,以及繼位皇帝光緒皇帝的操控及管制,亦極為高壓嚴峻。

從中國國家主權的角度出發,許多人對慈禧皇太后當政的結果做出負面評價。包括1885年在對法戰爭中贏得鎮南關大捷,並成功阻止法軍登陸台灣的優勢局面下,卻以主動求和、簽訂令清帝國喪失安南宗主權的中法天津條約來結束戰爭。此外,令中國喪失重大利權的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1901年辛丑和約等之締結,肇因於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之戰敗,以及1900年庚子拳亂之大禍。慈禧皇太后的執政及決策,於此二事件之發生,均有不可推卸之責任。慈禧皇太后雖然政治上非常幹練,但其最高目的仍然是維繫滿清的對中國的統治。以上列舉的數次喪權辱國的戰爭結果,並非一定如此,其中鎮南關大捷后的乙酉清法戰爭以及中日甲午戰爭都是繼續戰爭比接受議和的恥辱條件要更加有利,但繼續戰爭的結果雖然會在乙酉時擊敗當時國內一片混亂的法國,或在甲午時拖垮當時國力即將窮盡的日本,使中華民族有個更好的結果,卻很可能會讓滿清中央政府因為持久戰亂而失去權威垮台。慈禧皇太后的選擇,一直是議和接受恥辱,這在體現其政治之幹練的同時,也多次惡化了近代中國的前途。

甲午戰敗之源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馬關條約

在「同治中興」的太平表象下,慈禧皇太后的鋪張浪費,以及對於國際時局缺乏認識,允稱導致甲午戰爭戰敗的原因之一。其中最顯著的事例為花費巨資擴建頤和園用以慶祝自己的六十大壽,給包含海軍軍費在內的國家財政帶來無建設性的負擔。修建頤和園是光緒為討好慈禧所為,有部分原因是讓慈禧頤養天年還政于光緒。所用款項和海軍軍費衝突,使北洋海軍無法購買已訂購的快速巡洋艦(后被日本買去成為「吉野號」,此艦后擊沉「致遠號」,在甲午海戰中有決定作用),並且導致北洋海軍在甲午中日戰爭之前的連續數年經費嚴重不足。1882年,日本海軍還只是魚雷艇和二千噸以下的近海鐵甲艦為主,無大型鐵甲巡洋艦。1885年,日本提出十年的擴軍計劃,意圖超過北洋海軍。1886年,法國海軍工程師白勞易(Louis-Émile Bertin)受雇建造4700噸級大型鐵甲巡洋艦「松島號」和「厳島號」。1890年時,中國北洋艦隊的總排水量為27000噸,而日本海軍的總排水量在17000噸以上。到了1894年甲午戰爭時,日本海軍艦隊總排水量為72000噸,並且多有配置速射炮的新式艦艇。相反,北洋艦隊自1888年正式成立后,再未添加任何船隻。1891年后,又停購槍炮彈藥,後來海軍軍費挪用修了慈禧的頤和園。甚至在戰敗簽約、割地賠款之後,1895年,又大興土木,重新修建自己的陵墓,整個工程長達13年之久,直到她死前才完工;重修的慈禧陵雖成為清代最豪華獨特的皇家陵寢,然而耗資巨大,放在清季國事日非的歷史脈絡下加以檢視,更突顯出慈禧皇太后重視個人虛榮以及清廷威儀,甚於國家興衰的貴族心態。

阻礙變法維新

許多批評者謂,慈禧皇太后對於李鴻章等漢臣的重用,以及對於洋務運動的接受,均乃出於維繫清廷統治的現實需要,而非出於真心支持。慈禧皇太后表面上雖讓光緒皇帝於1894年起親政,並容許皇帝及一班主張維新的臣僚在1898年實施變法,實際上對於政局的掌控及干涉卻從未放鬆。終於,帝后兩黨之間的矛盾衝突在一場帝黨方面倉皇籌劃的流產政變中爆發;皇太后大權在握,在守舊派親貴朝臣以及近畿軍權的支持下,順勢從皇帝手中收回政權,實際上等於后黨政變成功。於是,史稱百日維新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實驗,尚未及實施,即嘎然中止;嗣後朝政愈趨保守,對於當時中國的近代化革新造成強大的阻力。

根據雷家聖《力挽狂瀾:戊戌政變新探》一書指出:戊戌變法期間,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至中國訪問。當時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向變法派領袖康有為建議,要求清朝方面聘請伊藤為顧問,甚至付以事權。於是變法派官員在伊藤抵華後,紛紛上書請求重用伊藤[2],引起保守派官員的警惕。保守派官員楊崇伊甚至密奏慈禧太后:「風聞東洋故相伊藤博文,將專政柄。伊藤果用,則祖宗所傳之天下,不啻拱手讓人。」這種激烈的言論,促使慈禧太后在9月19日(八月初四)由頤和園回到紫禁城,意欲瞭解光緒皇帝對伊藤有何看法。

不過,伊藤與李提摩太又向康有為提議「中美英日合邦」。於是,在康有為的授意下,變法派官員楊深秀於9月20日(八月初五)上書光緒皇帝:「臣尤伏願我皇上早定大計,固結英、美、日本三國,勿嫌合邦之名之不美。」另一變法派官員宋伯魯也於9月21日(八月初六)上書言道:「渠(李提摩太)之來也,擬聯合中國、日本、美國及英國為合邦,共選通達時務、曉暢各國掌故者百人,專理四國兵政稅則及一切外交等事,別練兵若干營,以資禦侮。…今擬請皇上速簡通達外務、名震地球之重臣,如大學士李鴻章者,往見該教士李提摩太及日相伊藤博文,與之商酌辦法。」儼然欲將中國軍事、財稅、外交的國家大權,交於外人之手。慈禧太后於9月19日(八月初四)返回紫禁城後,於9月20至21日獲知此事,驚覺事態嚴重,才當機立斷發動政變,重新訓政,結束了戊戌變法。此一新發現,打破了以往對戊戌政變的解釋,使得戊戌時期正反兩方人物的歷史評價,都有重新加以商榷討論之必要。

辛丑和約之源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辛丑條約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光緒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諭 (慈禧)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西巡迴鑾始末

受到戊戌政變的影響,慈禧皇太后排斥維新改革,並寵信端王載漪、剛毅等守舊親貴,甚至考慮撤換光緒皇帝;載漪之子溥儁因而被立為大阿哥,實同儲君,然因忌憚光緒皇帝為歐美日列強一致支持,不敢驟廢[5]。載漪為求其子早日登基,乃利用皇太后對「洋人」的嫉忌之心,極力離間帝后。順此,朝中形勢乃逐漸演變為非理性仇視「洋人」的守舊親貴,結合保守的清流派,對抗主張務實的朝臣之局。在端王等當權親貴的縱容,甚至暗助之下,以仇外起家的「義和拳」乃得以大舉進入直隸、進迫京畿,形成一股「逼宮」的形勢。慈禧皇太后雖未必相信拳民「神力護體」之說,亦未必不能洞悉端王奪權的陰謀,但出於本身對於外人反感的心理,且認為「民氣可用」,亦未嘗嚴令鎮壓拳民,終於釀成拳民殘殺「教民」、攻擊外人、殺死德日外交人員等事故,引起八國聯軍干涉之禍。慈禧皇太后又誤信各國欲迫其退位的假情報,負氣殘殺主張透過外交途徑解決危機的大臣,並率爾對多國宣戰,至此大勢乃全無轉圜餘地。聯軍入京,禍及華北多省,帝后西狩,終以締結辛丑和約解決;和約規定懲辦禍首、謝罪賠款、使館區駐軍、軍備限制等,並造成日俄軍隊長駐滿洲的局面,中國的主權以及清帝國的威望均蒙受重大損失。事件發展的過程中,慈禧皇太后諸般考量均以個人權位為重,結果嚴重損害國家利權以及無辜人民生計,堪稱其主政期間最大的過失。締結辛丑和約后慈禧發布「罪已詔」,詔中對列強的「寬大」處理表示感激:「今茲議約,不侵我主權,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見諒,疾愚暴之無知,事後追思,慚憤交集。」又說:「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此話成為後世指責其賣國之名言。

懸案:光緒之死

1908年秋光緒帝病逝於瀛台,年方三十八歲。因他比慈禧早死一日,故死因諸說紛紜,沒有歷史定論。傳聞他是由慈禧授意光緒帝的近侍所毒死(主因是慈禧病重時,曾猶豫對光緒帝要如何處置,遂以自己不久人世的消息透露給光緒帝知道,惟其近侍回報,帝曾微露喜色,故慈禧決意自己病終前,帝須先於自己命終,以免皇帝有再度親政、否定慈禧生前之佈局的可能)。其實光緒有妃,妃有身孕,但皆因故為慈禧所賜死,遂長年無後。但根據官方紀錄,他是自然病死[7],光緒自少身體就很虛弱,常有疾病,再加上慈禧太后在心理上對他摧殘,其後又迫死了他最愛的珍妃,令他失去精神支柱、英年早逝。更有一說,是袁世凱進藥害死的[8],以避免日後光緒報他告密之仇,不過可能性極微。民國之後,據光緒帝的御醫透露,皇帝生前的確身體並不非常健康,主因是不見天日、身體欠運動心情不佳,導致飲食不正常,卻也無病重之跡象。1909年(宣統元年)光緒帝葬入中國最後一座帝陵——河北易縣清西陵中的崇陵。

傳說軼事

滅國傳說

傳說在清太祖努爾哈赤崛起的過程中,將敵對的海西女真葉赫部消滅,該部酋長金台吉臨死前發下的詛咒:「即使我葉赫族裡只剩下一個女人,也要將建州女真滅亡!」於是後來的滿清皇帝爲了迴避此詛咒,均避免冊立葉赫部的女子為后。慈禧太后是葉赫部的後代,而清帝國在她的主政下邁向衰亡,因此有人說慈禧太后的出現正是葉赫部的詛咒應驗。由於,努爾哈赤的元配為葉赫部人,也有滿清「興於葉赫,亡於葉赫」之說。

* 史實上,葉赫那拉氏和愛新覺羅氏世世代代都是姻親。努爾哈赤的母親以及許多妃子都是葉赫那拉人氏;皇太極即為葉赫那拉氏(滿清第一位皇后孝慈高皇后)所生。

在清朝時有一個世代傳說:葉赫那拉家世代出美女。孝慈高皇后是葉赫部首領楊吉努之女,14歲時(明萬曆16年)作為建州女真與葉赫女真結盟條件嫁與努爾哈赤,與努爾哈赤生活了15年,僅生下皇太極一子,29歲病逝。于清崇德元年被皇太極追諡為太祖高皇后。在孝慈與努爾哈赤共同生活的15年間,正是努爾哈赤積極向外擴張,統一女真各部,並收降一部納娶一妃的輝煌時期。努爾哈赤是用36年的時間統一蒙古與東北其他各部之後,最後才向葉赫那拉氏宣戰。原因有兩個:其一,葉赫那拉最強大;其二,葉赫那拉的汗是他的親舅舅,各守關的將領都是他的表哥、表弟,都是親人。當時,努爾哈赤領兵包圍葉赫城,但他沒有馬上宣戰,而是跪在城前三天三夜,請求葉赫那拉氏投降,團結起來,共同對付明朝政權。可是葉赫那拉家族認為,努爾哈赤是他們家的姑爺,你不聽我的指揮,還要聽你的,於理不合,堅決不同意。最後努爾哈赤下了一道令,凡是願意投降的,一律高官厚祿,凡是反抗的,我六親不認,一律屍首分家。努爾哈赤向葉赫那拉宣戰後,經過激烈的戰鬥,努爾哈赤最終殺進城裡,殺了幾萬人,而葉赫那拉氏的那些被包圍的首領也紛紛自殺,寧死不降,直到最後,老一代的都死了,剩下年輕的看到大勢已去,大勢所趨,才向努爾哈赤投降了。正是因為這個故事,一直流傳着葉赫那拉與愛新覺羅為世仇,宮中后妃與秀女,不選葉赫那拉氏的傳說。

情感傳言

傳說清末重臣榮祿少年時代,與選秀入宮前之葉赫納拉氏為情侶,故當葉赫納拉氏成為皇太后並掌權之後,對於榮祿大力提拔,寵信有加。

雍正

清世宗雍正帝(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姓愛新覺羅,名胤禛,康熙帝第四子。生於康熙十六年,卒于雍正十三年,死後葬於清西陵中 的泰陵。雍正母為康熙孝恭仁皇后烏雅氏。民間謠傳雍正篡權,更改康熙帝遺詔而繼承皇位。雍正在位時期,實行集權、火耗歸公與反腐敗等一系列政策,對康乾盛 世的延續起了重大作用。
出生與早年

胤禛于康熙十六年十月三十(1678年12月13日)出生。康熙皇帝曾評價幼年的胤禛「喜怒不定」,后經胤禛請求,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撤此考語。早年胤禛曾隨康熙巡歷過四方。

爭奪儲位鬥爭中的角色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夏,康熙第一次廢太子胤礽。在推選新太子的過程中,胤禛支持復立胤礽,同時與皇八子胤禩也保持良好的關係。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復立胤礽為太子。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再次廢黜胤礽,自此不再立太子。爭奪儲位鬥爭轉入暗處而更加激烈。胤禩因爭奪意圖過於明顯而被康熙斥責疏遠。胤禛表面不問時事,沉迷於佛道,自稱「天下第一閒人」,與諸兄弟維持和氣,暗中與年羹堯與隆科多交往,加強自己的勢力集團。同時向父親表現孝順,且在治理黃河水患上取得自明初至清初最傑出政績成就,贏得康熙的信任。康熙晚年胤禵得到賞識,任命其為大將軍王出征西北,時人猜測是康熙心中的繼承皇位人選。同時胤禛也屢次被差遣為代替康熙主持大祀。

即位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年十一月初七(12月14日)康熙在暢春園患病,初九胤禛奉命代康熙進行冬至祭天,十一月十三(12月20日)康熙病亡。當時胤禛並不在場,由隆科多宣詔傳位雍正。

雍正四十五歲即位,其即位經過至今也是一個解不開的謎,對其繼位之說有多個版本。「雍正奪嫡」和「太后下嫁」與「順治出家」並稱「清宮三大疑案」。清朝官方史記所說,1722年,清康熙六十一年冬,康熙皇帝病逝于北京暢春園內。之前,召七位皇子至病榻前(雍正不在其中,此時正代康熙在天壇祭天),由提督九門,衛戍京師的雍正的舅舅,理藩院尚書、步軍統領隆科多傳旨,皇四子胤禛即位,即雍正皇帝。《康熙遺詔》原文為:「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然而民間傳聞康熙皇帝本意將皇位傳給皇十四子胤禵,皇四子胤禛——即後來的雍正皇帝——將康熙遺詔中的「傳位十四子」改為「傳位于四子」而奪得皇位。但此傳說有破綻,其中之一是當時清朝內宮事務一般用滿文,因此康熙的遺詔一定的有滿文版本,皇四子胤禛不可能以漢文的方式篡改滿文的遺詔。其次,當時還沒有簡化漢字,應該是「於」而不是「于」,所以不應該出現可能被篡改的情況。再次,清朝文檔應稱「皇四子」或「皇十四子」,而不是直接稱呼,因此更不會出現被修改還可讀通的情況。

此外,一說康熙傳位皇四子胤禛的用意是讓胤禛的兒子弘曆——即後來的乾隆皇帝——在將來繼承清朝的皇位。

還有種說法認為,康熙死的時候情況突然並沒有指定繼承人,雍正利用當時的自己的政治優勢(他代父親主持大祀),聯絡隆科多,並軟硬兼施說服八阿哥同意擁護自己即位。屬於在突發情況下巧妙利用政局的結果。

雍正繼位后,對其兄弟手段頗為毒辣,用各種方式進行迫害。例如:皇位的競爭者之一康熙八子胤禩是非常優秀有才能的一位皇子,他最終被雍正皇帝責令改名為「阿其那」(滿洲話的詈語acina、ekcin,意思等同於「醜八怪」);而康熙九子允禟,因同胤禩結黨,被打為「塞思黑」(滿洲話的詈語sesheri,意思是「討人厭」)。他們即使向雍正上書,也要署名為「愛新覺羅阿其那」及「愛新覺羅塞思黑」。此二人還被雍正皇帝下旨從玉牒中除去。康熙十四子胤禵是雍正的同母兄弟。得知康熙駕崩后,從西寧撫遠大將軍任上趕回弔喪,雍正卻不允許其進城,后又下旨令其在遵化看守康熙的景陵,對其監禁。雍正所為引起別人對其奪嫡的猜測,為平息傳言,雍正下令撰寫《大義覺迷錄》,但是存在的矛盾之處使人覺得欲蓋彌彰,更加懷疑。也有說法認為迷信的雍正死後不隨其父康熙落葬于清東陵而葬于清西陵是因為怕死後因奪嫡一事在地下見罪于祖宗。但不少學者認為雍正埋葬清西陵的目的是因為清西陵靠近石料產地,可以節約民力。

政事治理

雍正初年,重用年羹堯和隆科多。年羹堯先後被任命為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赴青海征討厄魯特羅卜藏丹津叛亂,成功后封為一等公,成為實際的西北王。隆科多為吏部尚書、步軍統領、兼理藩院,賜太子太保銜,被雍正尊稱為「舅舅」。兩人都顯赫異常,但未過幾年,即被雍正整肅。年羹堯令自裁,隆科多被禁死,同時雍正興起文字獄打擊兩人勢力(汪景祺案和錢名世案)。對於隆、年的死因,有人與雍正得位不正聯繫起來,認為隆、年參與此事,知道太多而被兔死狗烹。也有人認為是由於年、隆位重之後過於驕奢,行為不檢,結黨營私,觸犯了皇權,為雍正所不容。雍正其中開始過於寵信放縱,隨後又殘酷打擊,被史學家所批評。

雍正一朝寵信四位臣工:李衛(浙人)、田文鏡(福建人)、張廷玉(安徽人)、鄂爾泰;前三人皆為漢人,足見雍正確實重用漢人。

中央體制:雍正一朝,整頓吏治,在中央創立密摺制度監視臣民,並設立軍機處以專一事權。

經濟政策:在稅制上推動「攤丁入畝」,「廢除賤籍」,「火耗歸公」等制。

民族政策:廢除西南少數民族原本的土司制度,改行「改土歸流」加強對少數民族的統治及同化。

海禁問題上,開始嚴格執行海禁,後來考慮到閩福百姓生計困難,同意適當開禁;雍正二年降旨准廣東人移民台灣。但對外洋回來的人民仍有戒心。

立儲制度:創立秘密選儲制度,即皇帝在位時不公開宣布繼承人,而將寫有繼承人名單的一式兩份詔書分別置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后和皇帝身邊,待皇帝去世后,宣詔大臣共同拆啟傳位詔書,確立新君。這樣使得使皇位繼承問題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康熙晚年諸皇子互相傾軋的局面。

信仰喇嘛佛教:與達賴喇嘛交往密切;達賴喇嘛特頒大佛像贈雍正;現存放於北京雍和宮:達賴喇嘛也讚揚雍正已修為「佛爺」,雍正也著作學佛經籍數部。

雍正在位期間,勤于政事,自詡「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

去世

根據正史的記載,雍正是因為工作過勞而暴卒的。不過,不少人認為這是托詞,關於雍正的真正死因,亦眾說紛紜,留下謎團。民間有傳說被呂四娘刺殺的,但不足為據。比較多的說法是雍正因病服了有毒的丹藥(可能含有水銀)后駕崩。

年號

* 雍正元年(癸卯年屬兔) - 1723年
* 雍正二年(甲辰年屬龍) - 1724年
* 雍正三年(乙巳年屬蛇) - 1725年
* 雍正四年(丙午年屬馬) - 1726年
* 雍正五年(丁未年屬羊) - 1727年
* 雍正六年(戊申年屬猴) - 1728年
* 雍正七年(己酉年屬雞) - 1729年
* 雍正八年(庚戌年屬狗) - 1730年
* 雍正九年(辛亥年屬豬) - 1731年
* 雍正十年(壬子年屬鼠) - 1732年
* 雍正十一年(癸丑年屬牛) - 1733年
* 雍正十二年(甲寅年屬虎) - 1734年
* 雍正十三年(乙卯年屬兔) - 1735年

后妃

* 孝敬憲皇后,皇后烏喇那拉氏,內大臣飛揚古的女兒。雍正九年九月,崩。
* 孝聖憲皇后,熹貴妃鈕祜祿氏杜衡,四品典儀凌柱的女兒,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生乾隆。乾隆四十二年正月,崩,年八十六。
* 敦肅皇貴妃,皇貴妃年氏,巡撫年遐齡的女兒,年羹堯的妹妹,雍正三年十一月,薨。三子,福宜、福惠、福沛,一女,皆殤。
* 純愨皇貴妃,裕妃耿氏,管領耿德金女。雍正間,封裕嬪,進裕妃。乾隆時,初尊為皇考裕貴妃,孝聖憲皇后崩,尊為皇考裕皇貴太妃。乾隆四十九年薨。一子,弘晝。
* 齊妃,齊妃李氏,知府李文輝女。三子,弘昐、弘昀,弘時,只有弘時活至成年,其他兩個皆殤;一女,下嫁星德。
* 謙妃,謙妃劉氏,管領劉滿女,生於康熙五十三年。雍正年間入宮,初為答應,雍正十一年六月生皇十子,翌日晉為謙嬪。乾隆時尊為皇考謙妃。一子,果毅親王弘曕。
* 寧妃,寧妃武氏,知州武柱國女,雍正十二年五月二十四薨,追封為寧妃。
* 懋嬪,懋嬪宋氏,主事金柱女。生二女,皆殤。

後代

雍正皇帝共得十子四女,當中八名皇子與四名皇女皆於即位之前誕育。其中只有四位皇子活至雍正即位。雍正在位十三年其間只有兩名皇子出生:福沛、弘曕。 雍正把皇位傳給皇四子寶親王弘曆。弘曆即位後年號乾隆。

皇子

* 弘暉,長子,母孝敬憲皇后烏喇那拉氏。生於康熙三十六年,殤于康熙四十三年。乾隆時追封為端親王。
* 弘時,三子,雍正削其宗籍。
* 弘曆,四子,清高宗,乾隆帝。
* 弘晝,五子,和恭親王。
* 福惠,康熙六十年生,雍正六年殤,雍正下詔以親王禮下葬。乾隆時追封為懷親王。
* 弘曕,雍正十一年生,果恭郡王,乾隆初出繼為果毅親王愛新覺羅允禮后。
* 弘昀,早殤。
* 弘昐,早殤。
* 福宜,早殤。
* 福沛,雍正元年生,即日殤。

皇女

* 長女(1694年),康熙三十三年三月十六生,未逾月殤,母懋嬪宋氏(時為雍親王府格格);
* 和碩懷恪公主,次女,母齊妃李氏(時為雍親王側妃);
* 三女(1706年),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五生,未逾月殤,母懋嬪宋氏(時為雍親王府格格);
* 四女(1715年—1717年),康熙五十四年三月十二生,五十六年五月殤,母敦肅皇貴妃年氏(時為雍親王側妃)
* 養女和碩淑慎公主,理親王允礽第六女,母側福晉唐氏;
* 養女和碩和惠公主,怡親王允祥第四女,母福晉兆佳氏;
* 養女和碩端柔公主,莊親王允祿長女,母福晉郭絡羅氏。

對外關係

* 延續禁止天主教傳教政策
* 與俄國訂定恰克圖條約

評價

雍正是清朝歷史上一個能幹的皇帝。以前民間有很多關於他的謠言,指雍正是篡位而起,又把雍正描寫成一位毒死父親,氣死母親,不務正業的皇帝;直到近代經過多番歷史研究,這些傳說都相繼被推翻,使近代對雍正評價轉趨正面,讚揚其勵精圖治、打擊腐敗的努力。

日本文化首都京都大學歷史教授盛讚雍正節儉支出,稱「雍正朝後宮一年支出費少於明朝萬曆帝後宮一天支出費用」。

英國歷史學者史景遷認為:雍正的父親康熙為政寬鬆,執政末期受儲立之爭所擾且出現典型長壽帝王的統治能力退化現象,雍正即位之初的清皇朝實已浮現官僚組織膨大腐敗,農民生活水準惡化的危機;由於雍正即位時正處於精神與人格上的成熟階段(45歲),因此得以精準的分析問題並有魄力的作出應對。他的改革同時包含了力行整頓與和現實的妥協(如火耗歸公與養廉銀)。雖然史學家黃仁宇認為雍正未能瞭解與解決明清第三帝國作為內歛式王朝的根本問題,但清朝得以建立起一套繼續運行百年以上仍大致有效的統治體制,而未淪為「立國百年而亡」的異族王朝,仍應歸功於雍正一朝的改革。

乾隆

清高宗弘曆 乾隆 (1711~1799)

弘歷是雍正的第四個兒子,雍正死後繼承皇位,改元乾隆,於雍正十三年登基,成為清朝第六位皇帝。是再位最久,年壽最高,對中華帝國的發展起了最大作用的皇帝。

乾隆繼位時的清王朝已經過康熙,雍正兩代七十余年的治理,社會上出現一片繁榮的景象,再經乾隆的勵精圖治,使清王朝到強盛的頂點,以乾隆的雄才大略,廾鞏固和發展了中國這個多民族國家,奠定了今天中國固有版圖。

在位六十年,但後期乾隆好大喜功,使清朝腐敗之風滋長,使清王朝由盛轉衰.晚年自號為十全老人。乾隆時代是清王朝的轉捩點。

康熙

清聖祖康熙帝,愛新覺羅氏,諱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滿族,清朝第四位皇帝,也是清軍入關以來第二位皇帝,通稱康熙皇帝, 為中國歷史上的明君之一。康熙共有33子,傳說33子當中個個都學有所成,沒有一個紈絝子弟,由此可見其家教之嚴和不凡的人格魅力。康熙於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生於北京紫禁城景仁宮,佟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之子。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1722年12月20日)崩于北京暢春園清溪書屋。終年六十九歲。在位六十一年(1661年—1722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早期生活

康熙即位時只有八歲,是順治帝愛新覺羅福臨的第三子。順治接受湯若望的意見因其出過天花具有免疫力而把他選為繼承人。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初七在太和殿舉行登基儀式。在其祖母太皇太后孝莊文皇后的幫助下,在康熙九年(1670年)從顧命大臣鰲拜手中奪回權力,開始真正親政的階段。

政績

1673年,平西王吳三桂起兵叛亂,其他二藩相繼響應,三藩之亂最終在1681年被完全撲滅。康熙採納了大學士李光地的意見,授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在1683年出兵攻克台灣。從1690年至1697年多次擊敗準噶爾和噶爾丹,史稱三征噶爾丹。在雅克薩戰役,康熙派遣黑龍江將軍薩布素成功驅逐沙俄對黑龍江流域的侵略,收復了雅克薩城(現俄羅斯聯邦斯科沃羅丁諾)和尼布楚城(現俄羅斯聯邦涅爾琴斯克)。他在京師東北的熱河營建了避暑山莊,將其作為蒙古、西藏、哈薩克等部王公貴族覲見的場所。

康熙帝親政不久后,便宣布停止圈地,放寬墾荒地的免稅年限。他還著手整頓吏治,恢復了京察、大計等考核制度。為了防止被臣下蒙蔽欺騙,愛新覺羅玄燁還親自出京巡視,了解民情吏治。其中最著名的是六次南巡,此外還有三次東巡、一次西巡,以及數百次巡查京畿和蒙古。他還親自巡視黃河河道,督察河工,並下令整修永定河河道。

康熙帝重視對漢族知識分子的優遇。他崇尚儒學,尤其是朱熹理學。他曾多次舉辦博學鴻儒科,創建了南書房制度,並親臨曲阜拜謁孔廟。康熙帝還組織編輯與出版了《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曆象考成》、《數理精蘊》、《康熙永年曆法》、《康熙皇輿全覽圖》等圖書、曆法和地圖。康熙帝還褒封道教白雲觀方丈王常月,並依于門下。

康熙對西方文化也十分感興趣,向來華傳教士學習代數、幾何、天文、醫學等方面的知識,並頗有著述。對基督教也很有好感,後來卡康熙逐漸發現羅馬教廷試圖過多的干預清朝的政治,並且皇子皈依基督后以此作為爭權奪利的工具,遂開始有所抵制基督教。正是由於康熙對西方比較開明的態度,使得自明朝朱元璋開始閉關自守的落後于世界的腳步放緩。

康熙自幼習武,精於騎射 。多倫會盟他開硬弓命中很遠的靶子令到場的蒙古王公驚駭不已 ;每每圍場狩獵康熙總是所獲野獸甚多。頭天晚上還在作幾何證明題,第二天一早盡興馳騁以至累垮兩三匹馬,足見康熙精力旺盛。

康熙在收復台灣后開放了海禁(該政策系由明開皇帝朱元璋首創,明朝近200多年時間由於海禁導致中國全面落後于世界發展步伐。),利用「文字獄」這種少流血,威懾、攻心為上的方式作為政治手段成功的打擊了江南一帶的分離勢力。 例如康熙五十年發生過戴名世的南山案文字獄事件。

康熙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也是最傑出的一位帝王。他文武雙全,既精通傳統文化,又涉獵西方科學;既能上馬左右開弓,御駕親征擊退噶爾丹,又能治國安邦善於管理。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坐鎮北京取得了對三藩,沙俄的戰爭勝利,收復台灣,顯示了康熙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另一方面,康熙有著過人的政治眼光和手腕,少年時就挫敗了政治對手鰲拜,年老時利用「文字獄」打擊江南的國家分裂勢力。康熙還是仁義之君,創立「多倫會盟」取代戰爭,聯絡蒙古各部;以條約確保了國家在黑龍江的領土不被侵犯;關心百姓民間疾苦,並出台過一些列措施,恩惠百姓。康熙還特別重視教育,包括自己子女,奠定了持續100多年的「康乾盛世」,可謂前無古人。正是由於康熙一人高超的能力使得清朝國家機器高效運轉,從明朝的的全面倒退開始了發展,並進入盛世。(關於明朝如何落後,參考《利瑪竇中國札記》這部書)。說康熙是中國封建歷史上「千古一帝」並不過分。

傳位的爭議

康熙十三年(1674年),康熙帝立皇后所生的一歲的皇次子胤礽為太子,但數十年後由於太子本身的素質問題及其在朝中結黨而廢太子。廢太子后眾皇子覬覦皇位,矛盾更加尖銳,故太子廢而復立,但康熙仍無法容忍其結黨,三年後再廢太子。最終在康熙六十一年臨終時傳位於皇四子胤禛。傳位給胤禛的理由眾說紛紜,有人認為康熙是希望精明幹練的胤禛能大力改革康熙末年的寬縱積弊,也有人認為康熙是因為鍾愛胤禛之子弘曆(未來的乾隆帝)而傳位於他,還有傳說是顧命大臣隆科多和胤禛矯篡遺詔,故有「傳位十四皇子」竄改為「傳位于四皇子」之傳說,但按清宮秘檔分析,遺詔是由滿、漢、蒙三種語言並列寫成,「傳位十四皇子」改為「傳位于四皇子」之傳說符合漢字書寫邏輯,卻無法符合滿文及蒙文書寫邏輯。繁體漢字十和于大相徑庭。此為誤解

對外關係

* 與俄國訂定尼布楚條約

評價

有專家指出,清朝中後期國力開始遠遠落後於西方,這跟康熙晚年的墨守陳規,缺乏創新,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1]史學家史景遷批評康熙有三:一是皇位繼位的糾葛有點進退失據;二是康熙雖喜愛西學,任用耶穌會士,並允傳教,但對西方並不信任,因而有禮儀之爭以及導致雍正的禁教;三是康熙以輕徭薄賦自豪,以此彰顯盛世,但其永不加賦的政策按耕地面積繳固定稅金,與人口無關,於是人口雖增,亦不加賦,為康熙的繼承者造成財政困難。[2]

另外也有人認為,康熙在位時對西方科技很感興趣並且還掌握了很多,但他卻嚴禁自己之外的人學習,因為他擔心先進的西方科技一旦傳開,將會極大的動搖以騎射起家的滿清的統治[來源請求],而康熙此舉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以漢族為代表的中華文明的衰落。

歷史小說家高陽則說康熙有兩大缺點,一是在傳位問題上,始終猶豫不決;二是「好名」,而且好與臣下爭名。

年號表

* 康熙元年(壬寅年屬虎) - 1662年
* 康熙二年(癸卯年屬兔) - 1663年
* 康熙三年(甲辰年屬龍) - 1664年
* 康熙四年(乙巳年屬蛇) - 1665年
* 康熙五年(丙午年屬馬) - 1666年
* 康熙六年(丁未年屬羊) - 1667年
* 康熙七年(戊申年屬猴) - 1668年
* 康熙八年(己酉年屬雞) - 1669年
* 康熙九年(庚戌年屬狗) - 1670年
* 康熙十年(辛亥年屬豬) - 1671年
* 康熙十一年(壬子年屬鼠) - 1672年
* 康熙十二年(癸丑年屬牛) - 1673年
* 康熙十三年(甲寅年屬虎) - 1674年
* 康熙十四年(乙卯年屬兔) - 1675年
* 康熙十五年(丙辰年屬龍) - 1676年
* 康熙十六年(丁巳年屬蛇) - 1677年
* 康熙十七年(戊午年屬馬) - 1678年
* 康熙十八年(己未年屬羊) - 1679年
* 康熙十九年(庚申年屬猴) - 1680年
* 康熙二十年(辛酉年屬雞) - 1681年
*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年屬狗) - 1682年
* 康熙二十二年(癸亥年屬豬) - 1683年
* 康熙二十三年(甲子年屬鼠) - 1684年
*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年屬牛) - 1685年
* 康熙二十五年(丙寅年屬虎) - 1686年
* 康熙二十六年(丁卯年屬兔) - 1687年
* 康熙二十七年(戊辰年屬龍) - 1688年
* 康熙二十八年(己巳年屬蛇) - 1689年
* 康熙二十九年(庚午年屬馬) - 1690年
* 康熙三十年(辛未年屬羊) - 1691年
* 康熙三十一年(壬申年屬猴) - 1692年
* 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年屬雞) - 1693年
*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年屬狗) - 1694年
* 康熙三十四年(乙亥年屬豬) - 1695年
*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年屬鼠) - 1696年
*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年屬牛) - 1697年
* 康熙三十七年(戊寅年屬虎) - 1698年
* 康熙三十八年(己卯年屬兔) - 1699年
*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年屬龍) - 1700年
* 康熙四十年(辛巳年屬蛇) - 1701年
* 康熙四十一年(壬午年屬馬) - 1702年
*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年屬羊) - 1703年
* 康熙四十三年(甲申年屬猴) - 1704年
* 康熙四十四年(乙酉年屬雞) - 1705年
* 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年屬狗) - 1706年
* 康熙四十六年(丁亥年屬豬) - 1707年
* 康熙四十七年(戊子年屬鼠) - 1708年
*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年屬牛) - 1709年
* 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年屬虎) - 1710年
* 康熙五十年(辛卯年屬兔) - 1711年
*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年屬龍) - 1712年
* 康熙五十二年(癸巳年屬蛇) - 1713年
* 康熙五十三年(甲午年屬馬) - 1714年
*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年屬羊) - 1715年
* 康熙五十五年(丙申年屬猴) - 1716年
* 康熙五十六年(丁酉年屬雞) - 1717年
*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年屬狗) - 1718年
* 康熙五十八年(己亥年屬豬) - 1719年
* 康熙五十九年(庚子年屬鼠) - 1720年
* 康熙六十年(辛丑年屬牛) - 1721年
* 康熙六十一年(壬寅年屬虎) - 1722年

家族列表

*
o 父親順治皇帝
o 母親孝康章皇后
o 長兄愛新覺羅牛鈕,早殤
o 二兄愛新覺羅福全,裕親王
o 四弟,榮親王(順治十四年立為皇太子,但未取名,不久即逝)
o 五弟愛新覺羅常寧,恭親王
o 六弟愛新覺羅奇綬
o 七弟愛新覺羅隆禧
o 八弟愛新覺羅永幹

嬪妃

*
o 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
o 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
o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o 孝恭仁皇后烏雅氏(德妃,雍正帝生母)
o 愨惠皇貴妃佟佳氏,孝懿仁皇后的妹妹。雍正時尊為皇考皇貴妃,乾隆時尊為皇祖壽祺皇貴太妃。死後,諡為愨惠皇貴妃。
o 惇怡皇貴妃瓜爾佳氏。侍奉康熙時為和妃,世宗雍正帝尊為皇考貴妃,高宗乾隆尊為皇祖溫惠皇貴太妃,乾隆三十三年薨,年八十六。生一女,殤。她也時康熙諸妃中最長壽。
o 敬敏皇貴妃章佳氏,一子,愛新覺羅胤祥,生二女,下嫁倉津,多爾濟
o 溫僖貴妃鈕祜祿氏,孝昭仁皇后的妹妹,一子,胤誐,一女,夭折。
o 順懿密妃王氏。初為密嬪,后尊封為密妃。三子,胤禑、胤祿、胤衸,胤衸八歲夭折。
o 純裕勤妃陳氏。初為勤嬪,被雍正尊封為勤妃。一子,胤禮。
o 惠妃納喇氏,郎中索爾和女,初封庶妃。康熙十六年八月封為惠嬪,二十年十二月晉惠妃。生二子,承慶、胤褆。
o 宜妃郭絡羅氏,滿洲鑲黃旗人,佐領三官之女。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冊封宜嬪,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晉封為宜妃。三子,胤祺、胤禟、胤禌。
o 榮妃馬佳氏,員外郎蓋山之女。生有五子一女,其中只有胤祉成人,一女下嫁烏爾袞。
o 定妃萬琉哈氏,康熙在時為嬪,雍正時尊為皇考定妃,後來隨兒子履親王胤裪住,輪到自己的生日的時候,還會被迎進宮去祝賀,但再未進尊封,薨時九十七歲。
o 宣妃博爾濟錦氏,順治悼妃的侄女,無子。
o 成妃戴佳氏,一子,胤祐。
o 良妃衛氏,一子,胤禩。
o 平妃赫舍里氏,孝誠仁皇后的妹妹。
o 慧妃博爾濟吉特氏
o 敬嬪章佳氏亦作王佳氏
o 端嬪董氏,一女,殤。
o 僖嬪赫舍里氏
o 通嬪納喇氏,侍奉聖祖康熙時為貴人。雍正二年,因其女婿有功,受到尊封。乾隆九年薨。二子皆殤,一女。
o 襄嬪高氏。一子,胤禝,一女,未成年即夭折。
o 謹嬪色赫圖氏。一子,胤祜。
o 靜嬪石氏。一子,胤祁。
o 熙嬪陳氏,一子,胤禧。
o 穆嬪陳氏,一子,胤禰。
o 貴人郭絡羅氏,宜妃的妹妹。生固倫恪靖公主,一子,早夭。
o 布貴人兆佳氏,生和碩端靜公主。
o 貴人袁氏,生和碩愨靖公主。
o 伊貴人易氏,雍正六年戊申卒。
o 貴人納喇氏,那丹珠女。
o 貴人納喇氏,驍騎校昭格女。
o 庶妃鈕祜祿氏,晉寶女。康熙四十七年,生皇二十女。
o 庶妃張氏,康熙七年,生皇長女。十三年,生皇四女。
o 庶妃王氏,康熙三十四年,生皇十六女。
o 庶妃劉氏,康熙三十七年,生皇十七女。

子女

康熙共有三十五子、二十女。其中只有24個兒子、7個女兒活到成年。康熙諸子初隨「承」、「保」、「長」等字、后均隨「胤」字。雍正帝胤禛即位後為避帝王諱,諸皇子名中「胤」字改為「允」字。怡親王胤祥逝后其名改回。

兒子(按出生順序)

*
o 承祜(3歲殤,未序齒)
o 承瑞(3歲殤,未序齒)
o 承慶(1歲殤,未序齒)
o 賽音察渾(2歲殤,未序齒)
+ 以上各子幼殤,未序齒
o 皇長子胤禔,貝子品級,原名愛新覺羅保清
o 長華(旋殤,未序齒)
o 皇次子胤礽,皇太子並曾兩次被廢,最後沒有做皇帝,后封理密親王,原名承瑞、保成
o 長生(2歲殤,未序齒)
o 萬黼(4歲殤,未序齒)
o 皇三子胤祉,誠隱郡王
o 皇四子胤禛,雍正皇帝
o 胤禶(1歲殤,未序齒)
o 皇五子胤祺,恆溫親王
o 皇六子胤祚,幼殤
o 皇七子胤祐,淳度親王
o 皇八子胤禩,原封廉親王,后廢
o 皇九子胤禟,
o 皇十子胤礻我,輔國公
o 胤礻禹(1歲殤,未序齒)
o 皇十一子胤禌,幼殤
o 皇十二子胤祹,履懿親王
o 皇十三子胤祥,怡賢親王
o 皇十四子胤禵,恂勤郡王
o 胤禨 (2個月殤,未序齒)
o 皇十五子胤禑,愉恪郡王
o 皇十六子胤祿,出繼承澤親王碩塞之後,後改封莊親王,謚曰恪,為莊恪親王
o 皇十七子胤禮,果毅親王
o 皇十八子胤祄,幼殤
o 皇十九子胤禝,幼殤
o 皇二十子胤禕,簡靖貝勒
o 皇二十一子胤禧,慎靖郡王
o 皇二十二子胤祜,恭勤貝勒
o 胤禐(旋殤,未序齒)
o 皇二十三子胤祈,郡王品級誠貝勒
o 皇二十四子胤祕,誠恪親王

女兒

*
o 皇長女(1668年—1671年),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生;十年十月殤,時年三歲。母庶妃張氏。
o 皇二女(1671年—1673年),康熙十年三月初九生;十二年二月殤,時年三歲。母庶妃董氏。
o 皇三女,固倫榮憲公主,母庶妃馬佳氏。
o 皇四女(1674年—1678年),康熙十三年二月初十生,康熙十七年殤,時年五歲。母庶妃張氏。
o 皇五女,和碩端靜公主,母貴人兆佳氏。
o 皇六女,固倫恪靖公主,母貴人郭絡羅氏。
o 皇七女(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六月初一生,八月即殤。母德妃烏雅氏。
o 皇八女(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九生,閏六月殤。母皇貴妃佟佳氏。
o 皇九女,固倫溫憲公主,母德妃烏雅氏。
o 皇十女,固倫純愨公主,母庶妃那拉氏。
o 皇十一女(1685年—1686年),康熙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七生;二十五年五月殤。母溫僖貴妃鈕祜祿氏。
o 皇十二女(1686年—1697年),康熙二十五年閏四月二十四生,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卒,時年十二歲。母德妃烏雅氏。
o 皇十三女,和碩溫恪公主,母庶妃章佳氏。
o 皇十四女,和碩愨靖公主,母貴人袁氏。
o 皇十五女,和碩敦恪公主,母庶妃章佳氏。
o 皇十六女(1695年—1707年),康熙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生;四十六年十月殤,時年十三歲。母庶妃王氏。
o 皇十七女(1698年—1700年),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生;三十九年十一月殤,時年三歲。母庶妃劉氏。
o 皇十八女(1701年),康熙四十年十月十八生,不久即殤。母和嬪瓜爾佳氏。
o 皇十九女(1703年—1705年),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十四生;四十四年二月殤,時年三歲。母襄嬪高氏。
o 皇二十女(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十月初九生,十二月殤。母庶妃鈕祜祿氏。
o 養女,固倫純禧公主,聖祖弟恭親王常寧長女,母庶福晉晉氏。